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丛书前言
PREFACE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综合实力由工业保障,工业发展由工业软件驱动,工业软件正在重塑工业巨人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国家最高领导人将工业软件定位于“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是“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史无前例,开国首次,彰显了国家对工业软件的高度重视。机械工业出版社此次领衔组织出版这套“工业软件丛书”,秉持系统性、专业性、全局性、先进性的原则,开展工业软件生态研究,探索工业软件发展规律,反映工业软件全面信息,汇总工业软件应用成果,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这套丛书是以实际行动落实国家意志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作用重大,正当其时。

本丛书分为产业研究与生态建设、技术产品、支撑环境三大类。

在工业软件的产业研究与生态建设大类中,列入了工业技术软件化专项研究、工业软件发展生态环境研究、工业软件分类研究、工业软件质量与可靠性测试、工业软件的标准和规范研究等内容,希望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让读者清晰地知晓,在工业软件的技术与产品之外,还有很多制约工业软件发展的生态因素。例如工业软件的可靠性、安全性测试,还没有引起业界足够的重视,但是当工业软件越来越多地进入各种工业品中,成为“软零件”“软装备”之后,工业软件的可靠性、安全性对各种工业品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要,甚至就是“一票否决”式的重要。至于制约工业软件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以及工业技术的积累等基础性的问题,就更值得予以认真研究。

工业软件的技术产品大类是一个生机勃勃、不断发展演进的庞大家族。据不完全统计,工业软件有近2万种 。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业软件家族,如何用一套丛书来进行一场“小样本、大视野、深探底”的表述,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就连“工业软件”术语本身,也是在最初没有定义的情况下,伴随着工业软件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形成了一个“用于工业过程的所有软件”的基本共识。如果想准确地论述工业软件,从范畴上说,要从国家统计局所定义的“工业门类” 出发,把应用在矿业、制造业、能源业这三大门类中的所有软件都囊括进来,而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制造业一个门类上;从分类上说,既要顾及现有分类(如CAX、MES等),也要着眼于未来可能的新分类(如工研软件、工管软件等);从架构上说,既要顾及传统架构(如ISA95)的软件,也要考虑到基于云架构(如SaaS)的订阅式软件;从所有权上说,既要考虑到商用软件,也要考虑到自用软件(in-house software);等等。本丛书力争做到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对各种形态的工业软件都能有所展现,勾勒出一幅工业软件的中国版图,尽管这种展现与勾勒,很可能是粗线条的。

工业软件的支撑环境是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数据库、云技术、材料属性库、图形引擎、过程语言、工业操作系统等,都是支撑各种形态的工业软件实现其功能的基础性的“数字底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遑论自主,更无可控。没有强大的工业软件所需要的运行支撑环境,就没有强大的工业软件。因此,工业软件的“数字底座”是一项必须涉及的重要内容。

在基础篇中,本书首先提出了对“新工业”的认识和理解,指出工业知识与工业软件是“新工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工具,同时又是生产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工程则是连接工业知识与工业软件的桥梁。

在此背景下,体系篇进一步介绍了认知“知识”,特别是工业知识的“金字塔模型”,知识工程的体系,特别是知识体系的内涵,以及对其进行评估的知识工程成熟度模型。

对工业知识的基础概念和体系架构进行清晰阐述之后,技术篇从技术层面介绍工业知识的采集、加工和表达,以及软件化、模型化和平台化。这形成了面向工业应用的知识工程平台。最后,本篇对各个阶段所用到的技术、工具和相关方法展开了详尽的介绍,包括基于知识平台进行工业知识的应用与创新的整个过程。

实践篇围绕如何为企业或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问题,提出了实施知识工程的方法论DAPOSI。该方法论的介绍充分融合了近两年我们自身的经验总结和实践。此方法论包括六个阶段:定义阶段(Define)、分析阶段(Analyze)、定位阶段(Position)、构建阶段(Organize)、模拟阶段(Simulate)、实施阶段(Implement)。DAPOSI方法论在不同行业和企业落地,需要根据其业务现状、信息化程度等形成适合本行业、本组织的落地实践方案,因此在本篇中同时提出了知识工程落地实践的基本策略,以及在各行业落地的典型案例,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借鉴。

知识工程“让工业植入软件基因,让制造装上知识引擎”!本书旨在能够为更多人了解工业软件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尽绵薄之力。希望读者能够在阅读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衷心感谢赵敏老师、郭朝晖老师、王美清老师、冯升华老师、杨春晖老师等为本书提供素材和宝贵建议。他们对于工业知识软件化的核心观点也在本书中有所体现。 SEu2SUFS4Wj265aBCJ9EHXFKvesHXinbZ/LfakFRvOS364Hl6k6n3HbA46yoTWf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