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可行性研究

1.3.1 政府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 号),我国政府对于投资项目的管理有审批制、核准制和备案制 3 种方式。

根据《政府投资条例》(国令第 712 号),政府采取直接投资方式、资本金注入方式投资的项目(以下统称“政府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应当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按照政府投资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报投资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批。政府投资,是指在中国境内使用预算安排的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活动,包括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等。政府投资项目应当按照投资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实施;拟变更建设地点或者拟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作较大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报原审批部门审批。

根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73 号),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具体项目范围以及核准机关、核准权限依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执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并适时调整。对前述规定以外的项目,我国实行备案管理。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按照属地原则备案,备案机关及其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规定。

1.3.2 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可行性通常有“可能的,行得通的,可以实现或可以成功的”等含义。因此,任何一个决策者,在其决策行动之前,都应有一个“可行性”研究的问题。

可行性研究是关于项目是否可行的研究。一个项目是否可行通常包含 4 个问题:项目是否必要?项目能否实现?实现后的效果如何?项目实施的风险大小?任何项目首先要有客观的需求,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中,有些项目表面上似乎是必要的,实际上也许根本不存在使其成立的条件。同样,项目的可行性也是一个需要详细研究才能知晓的问题。只有项目在技术上可行,才有可能实现。一个项目除了能实现,还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还应分析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减少风险的措施。

在项目建议书批准之后,要依据批复的项目建议书对项目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在工程建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经济论证方法。它是指工程项目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先对与该项目相关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所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项目各种可能的拟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研究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建设上的可行性,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内容进行科学预测和评价,据此提出该项目是否应该投资建设以及选定哪种投资建设方案等结论性意见,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1.3.3 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和作用

1)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划分

可行性研究工作一般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投资前期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任务、要求以及作用各不相同,其研究的深度和可靠程度也不同,见表 1.1。

表 1.1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续表

(1)机会研究

机会研究主要是为项目主体(项目的主要组织、投资及负责者)寻求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对经济发展有较大贡献,并具有较大成功可能性的投资机会。通过机会研究形成项目设想,因此机会研究是项目产生的揺篮。机会研究的一般方法是从经济、技术、社会及自然等大的方面发生的变化中挖掘潜在的发展机会,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提出项目设想。

(2)初步可行性研究

在机会研究之后,虽然形成了项目设想,但还需要对项目设想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细化,要从产品的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法律、资源、能源、交通运输、技术、工艺及设备等大的方面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初步可行性研究主要对项目在市场、技术、环境、选点、效率、资金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初步分析,同时为项目设计出主要的实施方案或方案纲要。

(3)详细可行性研究

通过初步可行性研究后,对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还需要经过详细可行性研究来确定。详细可行性研究一般要对项目的纲要、技术、工艺及设备、厂址选择及厂区规划、资金筹措、建设计划及项目的经济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计划和规划。虽然研究范围没有超过初步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但其详细程度却大大提高。

2)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作用有:

①作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②作为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③作为筹集资金和申请银行贷款的依据;

④作为与有关方签署合同和协议的依据;

⑤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资料;

⑥作为向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开工建设手续的依据;

⑦作为环保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⑧作为项目建成后企业组织管理、机构设置、职工培训等工作的依据。

1.3.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程序和依据

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程序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程序如图 1.3 所示。

(1)筹划准备

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对拟建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双方应当签订委托协议,协议中应明确规定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目标、前提条件、进度安排、费用支付方法和协作方式等内容。建设单位应当提供项目建议书和与项目有关的背景材料、基本参数等资料,协调、检查、监督可行性研究工作。可行性研究的承担者在接受委托时,应了解委托者的目标、意见和具体的要求,收集与项目有关的基础资料、基本参数、技术标准等基本依据。

(2)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包括市场、技术和经济三方面的内容,如市场需求与市场机会,产品选择、需要量、价格与市场竞争,工艺路线与设备选择,原材料、能源动力供应与运输,建厂地址的选择,建设条件与生产条件等。对这些方面都要进行深入调查,全面收集资料,并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和评价。

图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程序

(3)方案的制订和优化

这是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经过分析比较,选出最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专题性辅助研究,有时要把不同的方案进行组合,设计成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这些方案包括产品、生产经济规模、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车间组成、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等。

(4)项目评价

对选出的方案进行详细研究,重点是在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财务预测的基础上,再进行项目的财务效益分析和国民经济分析。在估算和预测工程项目的总投资、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费用效益分析、敏感性分析、盈亏分析和风险分析,论证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5)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证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实现条件的可能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后,即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一个及以上的项目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提出结论性意见和重大措施建议供决策单位作为决策的依据。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可行性研究需要进行评价和论证,而评价和论证的结果都是以大量数据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得到的。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广泛收集各种有关基础资料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这些资料包括:

①国民经济建设的长远规划、地区和部门的规划;

②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③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资源报告;

④项目建议书和委托单位关于拟建项目设想的文字说明;

⑤可靠的自然、地理、气象、地质、经济和社会等基础资料;

⑥水电、交通、原料及燃料等外部条件资料;

⑦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参考指标等;

⑧国家颁布的有关项目评价的方法和参数。

1.3.5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主要包括:

①总论:主要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与依据、项目概况、投资者概况、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建设单位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及编制人员等。

其中,项目提出的背景是指项目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包括宏观背景与微观背景等。项目提出的依据是指项目依据哪些文件提出,一般包括批复的项目建议书、选址意见书及其他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和协议等,以考察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定的投资决策程序。

项目概况包括项目的名称、性质、地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设内容、投资和收益情况等,使有关部门和人员对拟建项目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投资者概况包括投资者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注册资本、资产和负债情况、经营范围和经营概况、建设和管理拟建项目的经验等,以考察投资者是否具备实施拟建项目的经济技术实力。

②市场预测:是指对项目产品供求的分析。通过科学的方法预测项目产品在一定时期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并对其关系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得出项目产品是否有市场的结论。市场预测主要包括市场现状调查、产品供需预测、价格预测、竞争力与营销策略、市场风险分析等。

③资源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对生产原材料、辅助生产材料的供应情况,即对资源可利用量、资源品质情况、资源赋存条件、资源开发价值等的评价。

④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主要包括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构成、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比选、推荐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技术改造项目推荐方案与原企业设施利用的合理性等内容。

⑤场(厂)址选择:主要包括场(厂)址现状及建设条件描述、场(厂)址方案比选、周边环境状况等内容。

⑥技术设备工程方案:主要包括工艺技术方案选择、主要设备方案选择、工程方案选择、技术改造项目技术设备方案与改造前的比较等内容。

⑦原材料、燃料供应:主要包括主要原材料供应方案选择、燃料供应方案选择等内容。

⑧总图运输与公共辅助工程:主要包括总图布置方案、场(厂)内外运输方案、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方案、技术改造项目与原企业设施的协作配套等内容。

⑨节能措施:主要包括节能措施、能耗指标分析等内容。

⑩节水措施:主要包括节水措施、水耗指标分析等内容。

⑪环境影响评估:在投资项目实施前,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充分调查所涉及的各种环境因素,据此识别、预测和评价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按照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提出预防或减轻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措施。环境影响评估主要包括环境条件调查、影响环境因素分析、环境保护措施等。

⑫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设计:在已确定的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工伤、职业病、火灾等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对项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相应建议,主要包括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安全防范措施、卫生保健措施、消防设施等。

⑬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主要包括组织机构设置及其适应性分析、人力资源配置、员工培训等内容。

⑭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工程建设方案确定后,应研究提出项目进度计划,主要包括建设工期、实施进度安排、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与生产的衔接等内容。

⑮投资估算:在对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及项目进度计划等进行研究并初步确定的基础上,估计项目总投入资金(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并测算建设期内每年资金的需要量。投资估算内容主要包括投资估算范围与依据、建设投资估算、流动资金估算、总投资额及年度投资计划。

⑯融资方案研究:通过对拟建项目的资金来源渠道、融资模式、融资方式、融资组织形式选择、融资结构、融资成本、融资风险的研究及对拟订的融资方案进行对比,优化融资方案。项目融资通常需要在投资估算的基础上进行。

⑰财务评价:指根据现行价格条件下投资成本、产品成本费用、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利润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数据,计算出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对拟建项目的财务效益进行的分析和评价。财务评价主要包括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估算、编制财务评价报表、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不确定性分析、财务评价结论等。

⑱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站在整个国民经济角度来考察和分析拟建项目的可行性。一般来说,凡是影响国民经济宏观布局、产业政策实施和生产有关国计民生产品的大中型投资项目,都要求进行国民经济效益评价。其内容主要包括影子价格及评价参数的选取、效益费用范围调整、效益费用数值调整、编制国民经济评价报表、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得出国民经济评价结论等。

⑲社会评价:是在国民经济评价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分析与评价。它不仅考虑经济增长因素,而且还考虑收入公平分配因素。它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分析、评价投资对实现社会目标的贡献。社会评价主要包括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社会风险分析、社会评价结论等。

⑳风险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以降低风险,同时提高项目的抗风险能力。风险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主要风险、风险程度分析、防范与降低风险的对策等。

㉑综合评价结论:运用各项数据,从技术、经济、社会、财务等各个方面论述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推荐一个或几个可行性方案。

总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大部分:市场研究、技术研究、经济评价。这三部分构成了可行性研究的三大支柱。首先是市场研究,包括产品的市场调查与预测研究,这是建设项目成立的重要前提,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问题;其次是技术研究,即技术方案和建设条件研究,从资源投入、厂址、技术、设备和生产组织等问题入手,对工程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条件进行研究,这是可行性研究的技术基础,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建设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问题;最后是效益研究,即经济评价,这是决定项目投资命运的关键环节,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工程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问题。 /hE0ENF4QwIfyCP6Hy/Kd7jcjhAVBeaMF4hLFfnDJUf0/LsNBZy6DyHJ8Hedej3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