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党在调查研究中形成一整套优良作风

调查研究是一项与作风紧密相关的事。一方面,调查研究本来就是党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党的历史来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坚持调查研究则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表现,实事求是是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调查研究是党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从调查研究关系到党风、关系到党性的高度加以论述,尖锐地指出不做调查研究的主观主义是一种极坏的思想作风,是党性不纯的表现,是共产党的、民族的、人民的大敌。他说:“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他认为,必须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计划,使调查研究成为全党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这是克服主观主义,转变党的作风,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一环。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思想和党的建设的学说,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调查研究始终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作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调查研究本身也有自己的作风。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在调查研究上淬炼出了自己独特的、一整套的优良作风。

(一)躬亲的作风

领导干部作为调查的主体,无论职务高低,社会调查要躬亲。“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立身。”一句古话点破了在党风建设中,领导干部带头做起的重要性。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建设中带头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等于为全党立起了一个标杆,树起了一面旗帜,具有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并且作为调查人员,调查记录应该自己亲手记录,假手于人无法记录和反映真实的情况。最后,要亲手写报告。毛泽东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是背着雨伞走街串巷,徒步很多地方才写出来的。正因为对社会各层面的各种人物都有亲身的广泛接触,所以文章才具体、生动、深刻,这也为中国的革命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二)深入的作风

毛泽东曾把调查研究形象地概括为“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两种形式。“下马观花”式的调查,是一项艰苦细致甚至危险的工作。沉得越深,工作越实,获得的资料才越丰富;反之,如果走马观花,作风漂浮甚至心猿意马是达不到调查目的的。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 调查者一定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产和工作的第一线。既要“身入”,更要“深入”“心入”,真正沉下去,贴近群众,蹲点调查,“解剖麻雀”,察民情,解民忧。绝不能“坐着车子跑,隔着玻璃看,等在宾馆听”,力戒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或停留在问题表象上的所谓调研。先通知、安排,再去调研,往往是不行的。让基层同志代笔,写好了往上送,就更不行了。这样的调查有悖于调研的初衷,绝不能称其为调查。

(三)科学的作风

长期以来,党一直非常重视调查研究的科学性。调查的科学性包括两个方面。

1.调查对象构成的科学性

首先,要考虑调查对象从事的行业。其次,要考虑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年龄比较大的人一般具有丰富的经验,不仅看得到表面的现象,而且明白其所以然。同时,也需要有进步思想且有斗争经验的青年的参与,他们眼光独到,观察锐利。毛泽东强调调查对象的广泛性,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有歧视性调查。

2.调查对象人数与调查主体指挥能力挂钩

虽然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对象越多越容易得到比较接近真相的调查结果,但是调查的有效程度与调查人数并不是成绝对的正相关。毛泽东将调查对象的人数与调查人员的指挥能力进行了挂钩。如果是比较善于指挥的人,调查人数可以适当增加,多至十几二十个人;如果指挥能力有限,那么调查人数就不宜太多,否则会造成秩序失控,给调查的正常进行造成困难。“但是至少需要三人”,三人成众,可以保证不会因为调查对象人数过少,调查对象的见识、知识和经历有限而影响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四)谦虚的作风

要谦虚谨慎,密切联系群众。邓小平同志说过,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调查研究,那么,任何天才的领导人也不能进行正确的领导。因此,调查者一定要有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真心诚意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组织群众,“让群众说话”,做到听真话、察实情。那种下车伊始、乱发议论,板起面孔、不停说教的钦差大臣式的调查,基层干部和群众是很反感的,也是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的。

(五)求实的作风

调查者一定要认真负责,求真务实。调查要全面。毛泽东曾强调:必须全面地看问题,切忌片面性。克服片面性,就要既调查机关,又调查基层;既调查领导,又调查群众;既要通过汇报了解情况,又要深入一线获得感性认识。坚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防止以点代面、一叶障目。搜集材料不能丢三落四,分析综合不能马马虎虎,推断结论不能随意捏合,反映情况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掺水分。要敢于秉笔直书,有一是一,有二是二。调查研究中求真务实就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敢于和善于听真话、听不同意见,真正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真实声音,不回避问题,不回避矛盾,有喜报喜,有忧报忧。求实的作风还包括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意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并予以回应和解决,同时如实向上反映,以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修改和完善。

(六)讲究方法的作风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桥梁,方法关系着我们工作和事业的得失成败。毛泽东曾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在此,毛泽东非常生动地说明了方法对于我们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在党风建设中,调查研究一贯注重方法的科学性。从宏观来看,就是坚持运用系统和辩证的方法来开展调查研究,既要善于把对象置于社会和系统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又要善于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把调查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把现象与本质联系起来,全面、客观地把握对象。从微观来看,调查研究又涉及许多具体的方法,包括实地调查、会议调查、典型调查、民主测评、走访巡视等。方法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不过它也要求我们要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调查对象选择不同的调查方法,如此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搜集到真实材料,从而取得调查实效。

(七)不怕吃苦的作风

因为调查研究本身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很多领导同志在实践过程中会碰钉子。为了把问题搞清楚,在寻找调查对象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挫折。调查者必须不怕困难和挫折,一定要与群众同甘共苦,不能搞特殊化。我们党的调查研究一直有轻车简从、微服私访的传统,很多领导干部下基层不怕困难,不怕劳累,不怕受冷遇,经常到工厂食堂和农民家中去吃便饭。那种车轮滚滚,前呼后拥,或乘调研之机,游山玩水,走亲访友,吃吃喝喝或蜻蜓点水、跑马观花式的所谓调查,是不受欢迎的。

(八)勤奋的作风

调查者一定要做到脚勤、眼勤、口勤、手勤、脑勤。要勤于调查,勤于记录,勤于思考,勤于研究。如果懒懒散散,东抄西搬,敷衍塞责,热衷于看稿子,甚至请人“捉笔代劳”,就难以完成任务、取得实效。 kqECuu/xRcC15DAazftyZ2XEtDWx1WoDXHa9Sml9d0kFyOHEXjTn3e1eqGwNVv3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