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当前调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作风。但当前,在调查研究上我们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调查研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调研意识不到位

对加强调查研究这一“大问题”,大多数同志是有正确认识的,是重视的,但也有不少同志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认识。有的人认为,调研工作“过时了”,说什么“现在是讲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时代”。他们认为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分工高度发达,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工作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如果需要了解某一方面的情况,只要上上网、点点鼠标就行了,甚至直接委托社会上的专业机构来做就可以了,不必费力费神、亲力亲为。现在很多领导不重视调查研究,调研意识不到位,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沉下去,把基层的情况搞清楚了,把百姓的愿望搞清楚了,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上新征程,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以便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

2.不善于调查研究

有的领导干部虽然在认识上对调查研究能给予一定的重视,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一是体现在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有些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不是为了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而是要客观存在符合主观意识,选择性地收集相关材料,开座谈会要求基层干部和群众顺杆爬,反对不同意见。他们带着事先拟定的框框调调,按固有思维去套基层实践,不符合的就加以排斥,犯了主观主义错误。这样的调研充其量只是个人偏见,既不能充分、详细地占有材料,也不能有效地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研究,更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体现在提前定调定论上。有的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还没有进行或是正在进行但还没结束,就受到某些印象、某些评价、某些经验的影响,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定调定论,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三是体现在调查研究方法简单粗糙。有的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只是看看材料、听听汇报,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生活,不深入群众。这样的做法,严重偏离了调查研究的宗旨,不仅“谋事”无策、“成事”无望,而且还会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引起群众不满。 四是调查研究不“入情”。调查研究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无论调查问卷多么精美,调查提纲多么严谨,提问方式多么委婉,都无法替代情感在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始终明白,每一个被调查的对象都是具体的有情感的人,而不是一个个抽象的数据样本,只有长时间用真心去对待他们,才能得到他们坦诚的回应。现在有的干部调研,摆架子,不走心,难以获得群众的接受和认可。

3.不抓紧抓实调查研究

在现实中,有的干部认为调查研究工作“可以放一放,让一让”,说什么“现在搞经济建设忙得很,哪有心思和时间搞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工作与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具体来说,有的领导干部在改革发展潮流滚滚向前的时代大势之下,却甘当“太平官”“逍遥官”和“庸官”,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不强,对调查研究不抓紧或者虽抓但不紧,又或者虽紧但不实,“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抓而不实,等于白抓” 。因为这对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是毫无益处的。抓紧抓实,就是领导干部要紧紧迫迫、忙而不乱、实实在在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满怀热情与激情,以时不待我的紧迫心态去认真学习、去调查研究情况、去科学决策部署、去督促检查落实。有的人把调查研究当作动动嘴皮子、做做样子,这就违背了调查研究的初衷,也得不到实在的效果。

(二)大力反对调查研究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不良作风。反对官僚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党的历史上,尤其是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不断受到官僚主义的侵扰,以致多次明确提出将“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为某个时期的主要任务,足见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权势的产物。1956 年,邓小平针对党内存在官僚主义的问题指出:“必须有系统地改善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方法,使领导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群众,善于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研究群众的情况、经验和意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坐办公室、处理文件、在领导机关内部开会上面”;要“防止领导机关官僚化的危险”。 因此,要在全党大改调查研究之风,转变作风。

当前,调查研究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有很多表现。具体来说有这么几大类。

①浮萍式调查研究。有的领导像一片浮萍漂浮在水面,随波逐流,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从高楼深院到县、乡机关大院,只是挪了一下屁股,换了一把椅子。他们只是在干部圈子里兜来兜去,而且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看到点表象就觉得是实质,瞧到点个案就当成普遍,挂一漏万,难成气候。

②折腾式调研。调研无主题,无的放矢,随心所欲,到处游荡,忽东忽西,要这要那,计较接待标准,挑剔下面礼数。而且警车开道,一路绿灯,威风八面,惊扰百姓,忙坏基层。“下基层”变成“吓基层”“乱基层”,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老百姓怨声载道。

③抢功式调查研究。白鸽子喜欢往亮处飞,哪里有先进典型,哪里领导就扎堆成患。各路人马争先恐后,谁都想在第一时间拿到典型事迹,抢摘“桃子”,往脸上贴金,邀功请赏。而对落后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很少光顾。即便去了,也是蜻蜓点水,行色匆匆,做个样子。

④作秀式调查研究。把调研变成作秀,打几句官腔,摆几个造型,握几下手,追求报纸上有名,电视中有影,广播里有声,营造政绩,包装形象。

调查研究中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不乏案例。上级领导来调研了解基层情况,推动工作开展,这对基层原本是好事。然而,在个别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正日益演变为基层干部、群众的负担。每到一地,基层都要事先精心选择企业,确定路线,有的企业不堪其扰。有的调研数据“注水”、情况失真,得不到基层的第一手资料。调研失真的危害性很大,容易把实情挡在“线”外,造成做决策、定政策与基层现实不符,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最终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这样的调研,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影响党的作风和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对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做出批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党中央从整治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抓起,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风政风明显好转。经过五年整治,“四风”问题中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基本刹住,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对当前在调查研究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良风气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sh5oiQ/4mY5qFtNixiBTL7HaLNAjfE4SMGbrHhi6G03M1H2CBQnvWDtrftnQS3s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