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川续断

【来源】

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 Dipsacus asperoides C.Y.Cheng et T.M.Ai的干燥根。中药名:续断;别名:五鹤续断、萝卜七、和尚头、山萝卜等。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2m;主根1条或在根茎上生出数条,圆柱形,黄褐色,稍肉质;茎中空,具6~8条棱,棱上疏生下弯粗短的硬刺。基生叶稀疏丛生,叶片琴状羽裂,长15~25cm,宽5~20cm,顶端裂片大,卵形,长达15cm,宽9cm,两侧裂片3~4对,侧裂片一般为倒卵形或匙形,叶面被白色刺毛或乳头状刺毛,背面沿脉密被刺毛;叶柄长可达25cm;茎生叶在茎之中下部为羽状深裂,中裂片披针形,长11cm,宽5cm,先端渐尖,边缘具疏粗锯齿,侧裂片2~4对,披针形或长圆形,基生叶和下部的茎生叶具长柄,向上叶柄渐短,上部叶披针形,不裂或基部3裂。头状花序球形,径2~3cm,总花梗长达55cm;总苞片5~7枚,叶状,披针形或线形,被硬毛;小苞片倒卵形,长7~11mm,先端稍平截,被短柔毛,具长3~4mm的喙尖,喙尖两侧密生刺毛或稀疏刺毛,稀被短毛;小总苞四棱倒卵柱状、每个侧面具两条纵纵沟;花萼四棱、皿状、长约1mm、不裂或4浅裂至深裂,外面被短毛;花冠淡黄色或白色,花冠管长9~11mm,基部狭缩成细管,顶端4裂,1裂片稍大,外面被短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上,明显超出花冠,花丝扁平,花药椭圆形,紫色;子房下位,花柱通常短于雄蕊,柱头短棒状。瘦果长倒卵柱状,包藏于小总苞内,长约4mm,仅顶端外露于小总苞外。花期7—9月,果期9—11月。

【资源分布及生物学习性】

川续断野生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西、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900~2 300m沟边草丛、林边。川续断喜温暖而较凉爽湿润的环境,耐寒忌高温,适宜海拔1 000m以上的地区栽培,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疏松砂壤土为佳。海拔较低的闷热地区种植川续断,地上部分生长旺盛,但根茎产量低。土壤板结、肥力低的生地种埴,地下根茎分叉严重,影响药材的质量,且在阴雨天气中容易发生根腐病。环境湿度是川续断最重要的生态条件之一,要求较高的土壤持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较喜阳,但苗期适度遮光条件下,生长更茂盛。

【规范化种植技术】

1.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疏松砂壤土田地,育苗地应选择有灌溉条件的平地。大田移栽地可以选用坡地、减少土地成本。播种前深耕,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 000~3 000kg,复台肥750kg作基肥,施肥后将地整平耙细,做成宽1.2m、高20cm的高畦。厢面呈龟背形。四周开排水沟。

2. 繁殖方法
2.1 种子播种繁殖

播种前厢面浇透水,种前将川续断种子用40℃温水浸泡10 h,捞出摊于盆内,种子与过筛的细土接1∶3的比例混合,均匀播下种子。种子用量每亩一般为2.5kg左右,播种方式可穴播或条播。穴播按株行距40cm×35cm开穴,穴深7~10cm,每穴10粒左右种子;条播按行距25~30cm开沟,沟深3cm,宽7~10cm,播种后先浇清人畜粪水,再覆土,以厢面上不见种子为标准,可盖2cm厚的松毛,起到保水的作用。播种20d后逐步出苗,要及时拔除杂草,并保持土壤湿度在60%以上。秋播在每年的11月份进行,方法与春播一致。

2.2 分株繁殖

在川续断采收时,充分利用药用部分剩下的细根和根头,重新栽种。分蘖苗的叶片可剪去部分,留下叶柄、心叶,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成活率。种苗最好当天栽种完,栽种密度为(25~30)cm×50cm,幼苗成活后能自然露地越冬。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

除草主要在幼苗期进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除草次数,一般种植当年除草2次,以后每年除草1次即可。川续断相对于其他药用植物来说,田间杂草不是很多。每年植株封行后就不用除草了。

3.2 追肥

直播川续断出苗90d以后,结合除草每亩施尿素15kg,或用0.5%的云大120喷施叶面,喷施后6 h内淋雨需重喷。育苗移栽的川续断移栽20d后苗返青,追施尿素20kg左右,所施尿素禽苗5cm左右,追肥应在阴雨天气进行。第2年开始萌芽生长时,有灌水条件的地方灌水1次,施一些磷肥,没有灌水条件的田地只能雨季追施,一般施50kg左右。

3.3 灌溉和排水

除非遇到较为严重的干旱一般川续断不需要浇水,但雨季应及时排去积水,以免烂根。同时及时疏通排水沟渠,以免暴雨等造成土壤冲刷,影响根的生长。

3.4 摘花蕾

种植1年以上的川续断到了7月份抽薹开花,为了集中营养使根茎粗壮,不留种的植株应及时割除花茎,叶子太旺盛的植株也可以割除部分叶子。

3.5 病虫害防治

3.5.1 铁叶病

主要为害叶片。初发病时叶片上产生铁黑色不规则黑点,斑点逐步扩大,蔓延到全叶枯死,此病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4月下旬开始发病,6—8月为发病盛期,摘蕾后发病最快,直至采收都有发生。

防治方法:冬季注意清洁田园,烧毁残株病叶;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对促进续断健壮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有重要作用;发病重的地方实行轮作,从而减少损失;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摘去续断株下部病叶,以防病害蔓延;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进时行喷雾,喷雾时注意雾点要细、均匀,叶片正反面均要喷雾到,每隔10~15d喷1次,连续3~4次。

3.5.2 白粉病

常在夏季高温干旱季节发生。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0.2%粉锈灵喷施。

3.5.3 根腐瘸

患病初期先是根部须根和根尖感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早期地上部分不表现症状,随着根部感病加剧,地上部分开始枯萎,直至死亡,此时根部已经腐烂变成褐色。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过冬,一般多在4—5月发病,5月进入发病盛期。一般低温高湿易发病,有地下害虫为害造成伤口也是利于病原入侵而发病。

防治方法:种子消毒,对带病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有效减少病原对续断的危害;轮作,通过对所栽培用地用几种不同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可避免或减轻病害的发生;选择较高海拔地区透气好的土壤,凉爽的环境栽种和雨季开排水沟,从而改变根腐病适合生长的环境,减少其危害;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为害,减少病原入侵;提前采收,如发病重时,可提前采收,以免造成较大损失;化学防治:发病初期每亩用立枯净0.1kg兑水50kg喷雾;另外也可在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雾。

3.5.4 根节线虫病

植物病原线虫,体积微小,多数肉眼不能看见。根结线虫造成寄主川续断受害根畸形膨大,可引起植株营养不良而生长衰弱、矮缩,甚至死亡。根结线虫以胞囊、卵或幼虫等在土壤或种苗中越冬,主要靠种苗、土壤、肥料等传播。

防治方法:根结线虫可采取雨季开排水沟改变其适生环境;土地轮作、提前翻地等方法外;主要采取土壤消毒处理,在发现病害的地块,按300~375kg/hm 2 撒施生石灰,然后翻整地块;植物检疫,通过检疫,阻止根结线虫的传播。

3.5.5 小地老虎

1年发生3~4代。以蛹和幼虫越冬,从4月开始出现,白天栖息在杂草、土缝等蔽阴处,夜间飞出交尾、产卵和取食;卵散产于低矮杂草上,特别是贴近地面的叶背或嫩茎上,每次产卵量为1 000粒左右。卵期7~13d。幼虫孵出后。1~2龄幼虫不入土,昼夜活动,啃食嫩叶,3龄后白天潜伏在表土2~3cm的干湿土层间,夜晚及阴雨天出来活动为害,尤其是黎明前后露水多时为害最凶,常将川续断叶片吃成洞孔或缺刻,4龄以后常咬断川续断嫩茎,将茎头拖入土穴内取食,在移栽期可造成缺苗断垄。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后缩成环形)、迁移性和相互残杀的习性,在食料缺乏或寻找越冬场所时表现更为明显。成虫有较强趋光性(黑光)和趋化性(喜糖醋、酒的气味)。

防治方法:翻地:秋季、春季翻耕所选种植地,让土壤曝晒,可杀死大量幼虫和蛹;清洁田园:秋后或早春彻底清除地边和田间杂草,运出田间,集中堆沤,可消灭大量卵和幼虫,以减轻危害;诱杀幼虫:于移栽定植前,以小地老虎喜食的鲜菜叶拌药(如甲氰菊酯、敌百虫等),于傍晚撒入田间地面进行诱杀;诱杀成虫:4—10月,田间挂杀虫灯、黑光灯或糖醋挂排诱杀成虫;人工捕杀幼虫:移栽定植前,用鲜菜叶等于傍晚堆于田间地面上诱集小地老虎幼虫,次日清晨人工捕捉。移栽后,每天早上进行田间检查,发现断苗立刻刨开断苗附近的表土捕杀幼虫,连续捕捉几次,可收到满意的效果;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小地老虎的天敌很多,如中华广肩步甲、夜蛾瘦姬蜂、螟蛉绒茧蜂等,通过保护利用田间自然天敌,可减轻小地老虎的发生和危害;药剂防治:移栽定植后,随时检查虫情,田间调查达0.5头/m 2 以上时。要及早喷药杀虫。可喷2.5%溴菊酯乳油5 000倍液,或喷10%氯氰菊酯乳油5 000倍液,一般6~7d后,可酌情再喷1次。

3.5.6 蛴螬类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通称。成虫与幼虫都能为害,以幼虫为害最严重。幼虫是常见的地下害虫,以咬食根、地下茎为主,也咬食地上茎,常造成幼苗死亡或生长不良。成虫主要为害地上部分,但为害相对较轻,成虫具趋光性。

防治方法:灯光诱杀成虫;人工捕杀成虫;生物防治:可以用绿僵菌、白僵菌对蛴螬类害虫进行防治;化学药剂防治:发生期间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释液浇灌洞穴;用25g氯丹乳油拌炒香的麦麸5kg加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撒于植株附近诱杀。

3.5.7 蚜虫类

4—9月发生。4—6月虫情严重,“立夏”前后,特别是阴雨天蔓延更快。其种类很多,形态各异,体色有黄、绿、黑、褐、灰等,为害时多聚集于叶、茎顶部柔嫩多汁部位吸食,造成叶子及生长点卷缩,生长停止。叶片变黄、干枯。

防治方法:彻底清除杂草,减少其迁入的机会;天敌的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中存在大量蚜虫天敌,如瓢虫、食蚜蝇等,通过对其天敌的保护可以有效控制蚜虫的危害;在发生期可用40%乐果1 800~l 500倍液或灭蚜松(灭蚜灵)1 000~1 500倍液喷杀,连喷多次,直至杀灭。

4. 采收加工与贮藏

续断移栽的第1年不会开花和结果,根茎的粗度不够,药含量也不足,未能形成产品。不能采挖。直播川续断通常2年采收,育苗移栽的川续断一般需3年采收。秋季采收,将全根挖起,除去泥土,采挖时应运回加工,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心成绿色时,再烘干,撞去须根即可。忌日晒,以免影响质量。另外,应放干燥处贮藏,以防止发霉和虫蛀。

【药材质量标准】

【性状】 本品根长圆柱形,略扁,微弯,长5~15cm,直径0.5~2cm,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有多数明显而扭曲的纵皱纹及沟纹,并可见横长皮孔及少数须根痕。质稍软,久置干燥后变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绿褐色或浅褐色,木部黄褐色,可见放射状花纹。气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栓内层较窄。韧皮部筛管群稀疏散在。形成层环明显或不甚明显。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近形成层处分布较密,向内渐稀少,常单个散在或2~4个相聚。髓部小,细根多无髓。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粉末黄棕色。草酸钙簇晶甚多,直径15~50 μm,散在或存在于皱缩的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紧密的条状。纺锤形薄壁细胞壁稍厚,有斜向交错的细纹理。具缘纹孔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约至72(90)μm,木栓细胞淡棕色,表面观类长方形、类方形、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壁薄。

(2)取本品粉末3g,加浓氨试液4mL,拌匀,放置1 h,加三氯甲烷3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用盐酸溶液(4→100)30mL分次振摇提取,提取液用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10,再用三氯甲烷20mL分次振摇提取,合并三氯甲烷液,浓缩至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续断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醚-丙酮(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15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续断皂苷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12.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通则2302)。

【浸出物】 按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45.0%。

【含量测定】 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2nm。理论板数按川续断皂苷Ⅵ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川续断皂苷Ⅵ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mg的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100W,频率40 kHz)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川续断皂苷Ⅵ(C 47 H 76 O 18 )不得少于2.0%。

【市场前景】

川续断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安胎等功效,用于胎漏、胎动不安、滑胎、腰膝酸软、跌打损伤、骨折等症。含有三萜皂苷粪、生物碱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油类、β-谷甾醇、胡萝苷等化学成分,此外还含有Ca、Fe、Mg、Ma、Zn、Cu等微量元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骨质疏松、促进骨损伤愈合、抗氧化、抗维生素E缺乏症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先兆性流产和早产、习惯性流产、腰椎骨质增生、崩漏、胎动不安、妊娠腿疼、妊娠尿失禁、男性精少不育、夜盲等疾病,均获得良好效果。日本续断 Dipsacus japonicus Miq.、峨眉续断 D. asperoides C. Y. Cheng et T. M. Ai var.emeiensis T. T. Yin、康定续断 D. Kangdingensis T. M. Aiet X. F. Feng, sp. nov.、大理续断 D. daliensis T. M. Ai、深紫续断 D. atropurpureus C. Y. Cheng et Z. T. Yin、涪陵续断 D. fulingensis C. Y. Cheng et T. M. Ai 等地方习用作续断。 O9ho2koXLt+qwXH8Uu+E1B3tiY3FaHOrgog+GLWNCtMZApVagEu0l5TgczpYu2i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