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6. 苦参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 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中药名:苦参;别名:地槐、白茎地骨、山槐、野槐等。

【原植物形态】

草本或亚灌木,稀呈灌木状,通常高1m左右,稀达2m。茎具纹棱,幼时疏被柔毛,后无毛。羽状复叶长达25cm;托叶披针状线形,渐尖,长6~8mm;小叶6~12对,互生或近对生,纸质,形状多变,椭圆形、卵形、披针形至披针状线形,长3~4(~6)cm,宽(0.5~)1.2~2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宽楔形或浅心形,上面无毛,下面疏被灰白色短柔毛或近无毛。中脉下面隆起。总状花序顶生,长15~25cm;花多数,疏或稍密;花梗纤细,长约7mm;苞片线形,长约2.5mm;花萼钟状,明显歪斜,具不明显波状齿,完全发育后近截平,长约5mm,宽约6mm,疏被短柔毛;花冠比花萼长1倍,白色或淡黄白色,旗瓣倒卵状匙形,长14~15mm,宽6~7mm,先端圆形或微缺,基部渐狭成柄,柄宽3mm,翼瓣单侧生,强烈皱褶几达瓣片的顶部,柄与瓣片近等长,长约13mm,龙骨瓣与翼瓣相似,稍宽,宽约4mm,雄蕊10,分离或近基部稍连合;子房近无柄,被淡黄白色柔毛,花柱稍弯曲,胚珠多数。荚果长5~10cm,种子间稍缢缩,呈不明显串珠状,稍四棱形,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成熟后开裂成4瓣,有种子1~5粒;种子长卵形,稍压扁,深红褐色或紫褐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资源分布及生物学习性】

野生苦参产于我国南北各省区。生于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或田野附近,海拔1 500m以下。苦参系深根植物,喜温暖气候,多野生在海拔200~2 500m的向阳山坡或河滩荒地。苦参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砂壤和黏壤上均可生长,为深根植物,一般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地块种植。海拔1 000~1 400m,适宜气温20~25℃,适宜湿度50%~70%,适宜的pH值为6.0~7.5,最佳光照时数12~14 h。

【规范化种植技术】

1. 选地整地

选土层深厚、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冬前深耕30cm,清除残枝败叶,杀灭虫卵,结合深耕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2 000~3 000kg。为防蛴螬危害,在整地时每亩撒施15kg的硫酸亚铁。翌年早春浅犁大约20cm,耕后耙耱塌墒。耙耱保墒,无尖草、苦菊的秋耕壮垡地,可春免耕,耙耱保墒。在整地的同时,深耕20~25cm,整平耙细,作宽1.2~1.3m高畦。

2. 繁殖方法
2.1 种子播种繁殖

播种时间为春、夏、秋、冬播,具体播种时间,各地按照当地的气候决定。播种前可用温汤浸种(用40~50℃的温水浸泡10~12 h)或沙藏催芽的方法解决苦参种子重皮硬实不易发芽的问题。生产上有撒播、沟播两种方法,撒播:在整好的苗床上将催芽种子混3倍沙子均匀撒在地表,再耙磨1次,使种子入土1~2cm。沟播:按行距25~30cm,开深3cm播幅宽10cm的浅沟,种子和沙土按等份拌匀,一边开沟一边均地撒入沟内,覆土2~3cm后稍加镇压。每亩播种量5kg。

2.2 分株繁殖

苦参也可分株繁殖,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出芽时进行,秋季落叶后进行分株。把母株挖出,剪下粗根作药用,然后按母株上生芽和生根的多少,用刀切成数株。每株必须具有根和芽2~3个。按上述株、行距栽苗,每穴栽1株。栽后盖土、浇透水。

2.3 组织培养

研究表明,以苦参种子作为外植体,采用75%乙醇8s+0.1%升汞8min消毒后,污染率低,易获得无菌材料。MS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1mg/L、3.0mg/L6-BA和0.5mg/LNAA、3.0mg/L6-BA的组培苗增殖效果较好,增殖率最高可达120.2%;在1/2 MS培养基中添加0.1mg/L的NAA,更利于苦参组培苗生根。根长1~2cm的无菌苗,在自然光下驯化培养5d后移栽至蛭石基质中成活率较高,移栽后5~15d的成活率达80%以上。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

间、定苗结合中耕锄草,每年要中耕3次,当苗高4~5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7~8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以后视田间杂草情况及时拔除,以防止草荒影响苦参的生长,禁止使用除草剂除草。

3.2 追肥

苦参是多年生喜肥植物,追肥是苦参高产优质必不可少的关键措施。苦参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在3月中下旬,苦参尚未发芽前进行,每亩施农家肥1 500kg以上或磷酸二铵30kg,撒施后浅锄一遍;当苗高60cm左右时,施第二次肥,以尿素撒施为主,每亩用量为5kg;秋季地上茎叶枯萎后,结合中耕,沟施饼肥50kg、过磷酸钙50kg和适量的有机肥。

3.3 灌溉和排水

天旱时,对于能灌溉的田块要及时浇灌,保证水分供应。多雨季节时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治过多的积水浸泡,引起苦参烂根。

3.4 摘蕾

为提高苦参根的产量,除留种田外,需要在第2、第3年的田间管理工作中,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养分向根部积累、提高根条的产量,故在6月10日—7月10日进行打顶处理。

3.5 病虫害防治

3.5.1 白粉病

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9月中旬达高峰期。主要发生于苦参叶片正面,开始出现极小的白色稀疏粉状物,随着病害的发展,粉状霉层不断加厚,病斑面积不断扩大,受害部位由绿变褐,无霉层覆盖部位逐渐变黄,致使全叶卷曲,最终脱落。该病还可侵染叶柄和果荚。

防治方法:可以喷施15%粉锈宁1 000倍液或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1 000至1 500倍液。

3.5.2 叶斑病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点,后病斑扩大、变白,病斑呈圆形,斑上出现黑色小颗粒,颗粒埋于叶片皮层之下,颗粒物排列成同心轮纹,发病叶片在病斑以上逐渐变黄,提早脱落。

防治方法:可选用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3.5.3 苦参野螟

6月出现幼虫,初龄幼虫取食叶片下表皮,造成圆形“天窗”;8月下旬—9月上旬,大龄幼虫取食叶片边缘,造成“缺刻”,或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柄。

防治方法:在幼虫盛孵期,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4. 采收加工与贮藏

苦参叶片脱落初期的10月中旬—11月下旬,土壤封冻前为最佳采收期,适宜采收年限为第3~第5年。应尽量深挖,保持苦参根条完整,无撕裂,无断条。挖出的苦参根条除去泥土,去掉根头残枝,晾晒至全干贮藏,或洗净泥土趁鲜切片,切成1cm厚的圆片或斜片。晒干或烘干即成苦参片。置于干燥处贮藏。

【药材质量标准】

【性状】 本品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30cm,直径1~6.5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和裂隙,有的具异型维管束呈同心性环列或不规则散在。气微,味极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淡黄色。木栓细胞淡棕色,横断面观呈扁长方形,壁微弯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平周壁表面有不规则细裂纹,垂周壁有纹孔呈断续状。纤维和晶纤维,多成束;纤维细长,直径11~27 μm,壁厚,非木化;纤维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增厚。草酸钙方晶,呈类双锥形、菱形或多面形,直径约237 μm。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20 μm,脐点裂缝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较多,由2~12分粒组成。

(2)取本品横切片,加氢氧化钠试液数滴,栓皮即呈橙红色,渐变为血红色,久置不消失。木质部不呈现颜色反应。

(3)取本品粉末0.5g,加浓氨试液0.3mL、三氯甲烷25mL,放置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参碱对照品、槐定碱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用2%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甲醇(8∶3∶0.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8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水(2∶4∶2∶1)10℃以下放置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斑点。

(4)取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鉴别](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和上述对照品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用2%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5∶0.6∶0.3)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1.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8.0%(通则2302)。

【浸出物】 按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0.0%。

【含量测定】 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氨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理论板数按氧化苦参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苦参碱对照品、氧化苦参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无水乙醇(80∶20)混合溶液分别制成每1mL含苦参碱50 μg、氧化苦参碱0.1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0.5mL,精密加入三氯甲烷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 kHz)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三氯甲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5g,内径1cm)上,依次以三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7∶3)混合溶液各20mL洗脱,合并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无水乙醇适量使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各5μL与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C 15 H 24 N 2 O)和氧化苦参碱(C 15 H 24 N 2 O 2 )的总量不得少于1.2%。

【市场前景】

苦参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功效。主治黄疸、痢疾、疮疡、皮肤瘙痒等症;外用可治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瘙痒等症;有明显的抗菌、消炎、杀虫作用。从其根、茎、叶和种子中提取的苦参碱、苦参素被大量应用到医药、保健等方面,提取苦参碱、苦参素后的残渣也是生产有机肥的好原料;茎皮纤维可织麻袋等;苦参中的苦参碱作为植物杀虫剂,杀虫效果好,对人、畜无毒害,且不产生抗药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长期以来,苦参生药资源以采挖野生植物为主,超限量采挖造成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前几年贵州、河南、山西资源较多,经过几年大面积采挖之后,产区资源明显减少,现在已难有大货应市。随着各大产区资源的萎缩,苦参资源产量下滑的趋势难以逆转,为价格上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加之目前苦参还广泛用于生物农药的开发,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l5xpGKYMOo+CEyVKKiQFj84oWmAPbMJW726X/WnSjSB7VB5Ym4c5QAqfRi4uTG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