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 白芍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中药名:白芍;别名:白芍药、金芍药、青羊参等。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分枝黑褐色。茎高40~70cm,无毛。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骨质细齿,两面无毛,背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花数朵,生茎顶和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而近顶端叶腋处有发育不好的花芽,直径8~11.5cm;苞片4~5,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 1.5cm,宽1~1.7cm;花瓣9~13,倒卵形,长3.5~6cm,宽1.5~4.5cm,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花丝长0.7~1.2cm,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顶端裂片钝圆;心皮4~5(~2),无毛。蓇葖长2.5~3cm,直径1.2~1.5cm,顶端具喙。花期5—6月;果期8月。

【资源分布及生物学习性】

白芍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在东北分布于海拔480~700m的山坡草地及林下,在其他各省分布于海拔1 000~2 300m的山坡草地。在我国四川、重庆、贵州、安徽、山东、浙江等省及各城市公园也有栽培,栽培者,花瓣各色。喜温暖湿润气候,性耐寒,喜肥怕涝,喜土壤湿润,但也耐旱,喜阳光,夏季喜凉爽气候。对光照要求不严,在屋后、树下、林边也能生长,但不及阳光充足处茂盛。宜植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黏质土、盐碱土、瓦砾土均不宜,潮湿低洼之地也不宜。忌连作,可与红花、菊花、豆科作物轮作。

【规范化种植技术】

1. 选地整地

白芍生长年限较长,根系发达,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栽培。前作物收获后,深翻地30~40cm,耕翻2次,要求精耕细作,结合翻耕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 500~3 000kg作基肥,耙平。雨水多的地区起宽1.2m、高30cm的畦,以利排水四周开好排水沟。

2. 繁殖方法
2.1 种子播种繁殖

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摘,收获种子。如果条件允许,土壤湿润时可及时秋播。若条件不适宜,可将种子与湿沙按1∶3比例混匀后置于阴凉的室内待播。根据南方、北方不同的积温带,分别于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播种。作平畦,畦宽1.2m,在畦面上开沟,行距15cm、沟深2~3cm,在播种沟内每隔3~5cm播入种子。播种后覆土并稍加镇压,浇水。每亩播种量为3~4kg。第2年4月上旬除去上层盖土,约半个月后即可出土,以后加强中耕除草追肥,幼苗生长2~3年后,可进行定植,每穴留苗1~2株壮苗。此法繁殖生长周期长,生产上少用,只作选育良种用。

2.2 种芽繁殖

生产上多采用种芽繁殖,此法可缩短白芍生长周期。白芍在收获时,剪除芦头上的根,选择粗大、芽头饱满、无病虫的芦头,按芦头大小切成2~4块,每块应有粗壮的芽孢2~3个作种苗。种芽以粗壮饱满有两个芽苞的为好,种芽下留2cm长的芦头,随切随栽。栽种白芍实行垄作,株行距40cm×60cm,每穴栽一个芽头,切面向下,芽头向上,使芽头低于地面3~5cm。栽后覆土压实,再培土5~10cm高,以保墒越冬。每亩保苗2 800株,每亩需种芽量85~100kg。

2.3 组织培养

研究表明,白芍外植体消毒的最佳方法:种胚用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min,鳞芽用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min,无菌子叶和叶片用75%乙醇处理15 s。种胚最佳萌发培养基为 MS+GA 3 1.0mg/L+6-BA2.0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 MS+6-BA1.0mg/L+KT0.5mg/L,种胚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 MS+GA 3 0.2mg/L。叶片和子叶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 MS+6-BA1.0mg/L+NAA0.5mg/L,茎段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 MS+6-BA1.0mg/L+NAA0.5mg/L。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

白芍生育周期一般为4年,栽后翌年春季便有紫红色的嫩芽破土萌发,同时田间杂草也陆续滋生,需要结合中耕除草的方式进行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宜浅,不能伤根碰芽。杂草较多时,可采取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除草。这种方式效率较高,省时省力。但必须要注重选择适当的化学药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用75%的巨星或者20%的使隆达梯度稀释来除阔类叶的一些杂草,用22%的伴地农乳油和36%的禾草灵乳油梯度稀释相应倍数之后,用于清除杂草。

3.2 追肥

白芍喜肥,除施足底肥外,栽后第一年,在7月每亩追施一次三元复合肥25kg。第二年至第三年,每年追肥两次,第一次追肥在5月,每亩追施饼肥30kg、尿素12kg;第二次在8月,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45kg。第四年只在5月追肥一次,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50kg。施肥方法为穴施,施于芍头周围、深埋。

3.3 灌溉和排水

芍药系肉质根,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喜旱怕涝,一般不需灌溉,如春旱或伏旱时间较长,可浇水一到两次,宜在傍晚灌1次透水,最好用无污染的河水,冬季视土壤干湿情况,也可浇一次越冬水。多雨季节应及时清沟排水,减少根腐病的发生。

3.4 摘蕾

为集中养分,促进根部和植株的生长,已显蕾的芍药,除留种的外,选晴天将花蕾全部摘除。留种的植株,也应当留大去小,使种子粒大、饱满。

3.5 病虫害防治

3.5.1 灰霉病

主要是在白芍的茎、叶、花等部位出现病变,患病初期是从叶面开始出现圆形,淡褐色的斑点,随时间推移,在茎部会有病斑梭形,后期出现灰色霉状物,能够将茎部完全腐烂。

防治方法:需进行合理密植,植株之间注意通风透,适当施加磷氮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栽种前要选择无病的种根,播种之前也需要将芍头和种根用35%的代森锰锌浸泡之后,再进行播种,在发病初期也可以喷洒稀释后的多菌灵和乙磷铝,定时喷洒并进行交替喷洒,就可以有效防治这种灰霉病的产生。

3.5.2 叶斑病

常发生在夏季,主要为害叶片,病株叶片早落,生长衰弱。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叶,发病前用1∶1∶1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每7~10d喷1次,连续多次。

3.5.3 锈病

为害叶片,5月上旬发生,7—8月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一般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土地栽培。及时清除病株,发病初期喷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400倍液,每7~10d喷1次,连续多次。

3.5.4 根腐病

夏季多雨积水时多发生,为害根部。

防治方法:选健壮芍芽作种,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灌根。

3.5.5 软腐病

病原菌从种芽切口处侵入,是种芽储藏期间和芍药加工过程中的一种病害。

防治方法:种芽储藏要选通风处,使切口干燥,储放场所先铲除表土及熟土,后用1%甲醛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洒消毒。

3.5.6 紫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叶正面为灰褐色近圆形病斑,有轮纹,上生黑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7~10d一次,连续施药2~3次。

3.5.7 虫害

主要有蛴螬、地老虎等为害根部,5—9月发生。

防治方法:用90%的敌百虫1 000~1 500倍液浇灌根部杀虫。采收前7~10d禁止使用任何农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使用高毒农药。

4. 采收加工与贮藏

白芍在移栽后第四年采收,采收适期在9月中下旬,此时白芍根粉足、品质好,晒干比率高,成色好。采收白芍应选天晴地干时进行,挖取全根,抖去泥土,留种芽作栽培种,切下芍根加工成药。将白芍根分成大、中、小三级,分别放入沸水中大火煮沸5~15min,不时上下翻动,待芍根表皮发白时,迅速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20min,然后用竹签、刀片刮去褐色的表皮,放在阳光下晒制。晾晒过程中,晒半天用麻袋或席子盖半天,俗称发汗。不经发汗的白芍外干内湿,不仅不易干透,而且抽油,粗糙,色泽不鲜艳,影响质量。

将白芍置通风干燥地方贮藏,严防受潮,要经常检查是否有受潮、霉变,要定期进行翻晒,翻晒要在温和的阳光下进行,忌烈日暴晒,以免变色翻红。为预防白芍在贮藏过程中发现虫蛀、霉变,在贮藏前可对芍根用挥发油熏蒸,方法是将芍根用10 000∶1比例的荜澄茄或丁香挥发油在密封状态下熏蒸6d。

【药材质量标准】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白色。糊化淀粉粒团块甚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1~35 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具缘纹孔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20~65 μm。纤维长梭形,直径15~40 μm,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圆形纹孔。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5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4.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4.0%(通则2302)。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0.3mg/kg;砷不得过2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通则2331)测定,不得过400mg/kg。

【浸出物】 按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2.0%。

【含量测定】 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 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中粉约0.1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35mL,超声处理(功率240W,频率45 kHz)30min,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芍药苷(C 23 H 28 O 11 )不得少于1.6%。

【市场前景】

白芍为中医常用药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且赤、白不分。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主要有平抑肝阳、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

头晕、目眩、胸胁疼痛、痛经、手足拘挛等。种子含油量约25%,供制皂和涂料用。近年来白芍被用作保健食品开发,出口量不断增加,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

芍药与美丽芍药P.mairei很近似,但本种叶缘具白色骨质细齿,叶顶端渐尖,具数朵花,易与后者区别;尤以叶缘具骨质细齿为该属其他各种所没有的特征,栽培时注意区别。 k4MlAx1yim3HR9UJ8Mfy6VNx4w4ywJ01tQztTTZXyZLn5nhzEvlQEcJMicz8xTb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