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中药名:黄连;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雅连、云连。
黄连根状茎黄色,常分枝,密生多数须根。叶有长柄;叶片稍带革质,卵状三角形,宽达10cm,三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长3~8cm,宽2~4cm,顶端急尖,具长0.8~1.8cm的细柄,3或5对羽状深裂,在下面分裂最深,深裂片彼此相距2~6mm,边缘生具细刺尖的锐锯齿,侧全裂片具长1.5~5mm的柄,斜卵形,比中央全裂片短,不等二深裂,两面的叶脉隆起,除表面沿脉被短柔毛外,其余无毛;叶柄长5~12cm,无毛。花葶1~2条,高12~25cm;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有3~8朵花;苞片披针形,三或五羽状深裂;萼片黄绿色,长椭圆状卵形,长9~12.5mm,宽2~3mm;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6.5mm,顶端渐尖,中央有蜜槽;雄蕊约20,花药长约1mm,花丝长2~5mm;心皮8~12,花柱微外弯。蓇葖长6~8mm,柄约与之等长;种子7~8粒,长椭圆形,长约2mm,宽约0.8mm,褐色。2—3月开花,4—6月结果。
三角叶黄连根状茎黄色,不分枝或少分枝,节间明显,密生多数细根,具横走的匍匐茎。叶3~11枚;叶片轮廓卵形,稍带革质,长达16cm,宽达15cm,三全裂,裂片均具明显的柄;中央全裂片三角状卵形,长3~12cm,宽3~10cm,顶端急尖或渐尖,4~6对羽状深裂,深裂片彼此多少邻接,边缘具极尖的锯齿;侧全裂片斜卵状三角形,长3~8cm,不等二裂,表面沿脉被短柔毛或近无毛,背面无毛,两面的叶脉均隆起;叶柄长6~18cm,无毛。花葶1~2,比叶稍长;多歧聚伞花序,有花4~8朵;苞片线状披针形,三深裂或栉状羽状深裂;萼片黄绿色,狭卵形,长8~12.5mm,宽2~2.5mm,顶端渐尖;花瓣约10枚,近披针形,长3~6mm,宽0.7~1mm,顶端渐尖,中部微变宽,具蜜槽;雄蕊约20,长仅为花瓣长的1/2左右;花药黄色,花丝狭线形;心皮9~12,花柱微弯。蓇葖长圆状卵形,长6~7mm,心皮柄长7~8mm,被微柔毛。3—4月开花,4—6月结果。
云连根状茎黄色,节间密,生多数须根。叶有长柄;叶片卵状三角形,长6~12cm,宽5~9cm,三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宽3~6cm,基部有长达1.4cm的细柄,顶端长渐尖,3~6对羽状深裂,深裂片斜长椭圆状卵形,顶端急尖,彼此的距离稀疏,相距最宽可达1.5cm,边缘具带细刺尖的锐锯齿,侧全裂片无柄或具长1~6mm的细柄,斜卵形,比中央全裂片短,长3.3~7cm,二深裂至距基部约4mm处,两面的叶脉隆起,除表面沿脉被短柔毛外,其余均无毛;叶柄长8~19cm,无毛。花葶1~2条,在果期时高15~25cm;多歧聚伞花序具3~4(~5)朵花;苞片椭圆形,三深裂或羽状深裂;萼片黄绿色,椭圆形,长7.5~8mm,宽2.5~3mm;花瓣匙形,长5.4~5.9mm,宽0.8~1mm,顶端圆或钝,中部以下变狭成为细长的爪,中央有蜜槽;花药长约0.8mm,花丝长2~2.5mm;心皮11~14,花柱外弯。蓇葖长7~9mm,宽3~4mm。
黄连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南部。生海拔500~2 000m的山地林中或山谷阴处,野生或栽培。
三角叶黄连特产四川峨眉及洪雅一带。生海拔1 600~2 200m的山地林下,常栽培,野生的已不多见。
云连在我国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生海拔1 500~2 300m的高山寒湿的林荫下,野生或有时栽培。
黄连为浅根系植物。水平分布31~35cm,垂直分布10cm以下。移栽当年,须根生长旺盛。4月为新叶盛发期,第3年叶面积达最大值。叶芽呈二叉分枝,混合芽为合轴分枝,使根茎呈连珠状的节结向上生长。根茎开花结实期,小檗碱含量最低,以后逐渐升高,至10月达最大值,然后下降。移栽后3年,小檗碱含量最高或基本稳定,是黄连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期,黄连开花率达75%以上。8—10月花芽分化,其顺序为花萼、雄蕊、花瓣及雌蕊。在石柱县黄水地区,9月中旬为小孢子分化发育阶段,10月中旬为大孢子分化发育阶段,12月上中旬为胚囊分化发育阶段,2月中旬胚囊成熟。3月中旬为胚的形成与发育阶段,5月中旬为球形胚发育,7—8月心形胚分化,第3年2月胚完全成熟。胚需在13~17℃下经3~6个月或在0~5℃下2~3个月才能完成后熟。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精卵细胞受精阶段。花葶弯曲出土,然后伸直,当花草高达11.9cm时,开始开花,主花葶先开,分枝花葶后开,在一根花葶上,由下而上。在一朵花内,花药由外向内散开,开花后2~3d,花丝伸至3~6cm,花药散开,散粉后第9d达高峰,昼夜均可裂药散粉,以9~13点的散粉最多。开花6 h后,花粉生活力下降,22 h后完全丧失生活力。成熟柱头10d内仍有生活力。自由授粉率与自交率均为95%以上。人工授粉率在46%以上,故黄连常为异花授粉植物。黄连种子平均产78~441kg/hm 2 ,随苗龄的增长,波动地上升,每隔1~2年即可有一个种子丰产年。而以移栽后第3年的种子质量最好,饱满度、千粒重和发芽率均高。
选地:宜选择在避风的阴山或日晒时间短的半阳山,土壤肥沃、腐殖质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山腰、山脚和槽地的轮作地作苗圃地。坡度不宜过大,一般在20°以内。
整地:在每年11月进行整地。先清除地上的杂物,挖出树根和草根。将枯枝草根等杂物堆集成堆,用火烧熏,只要土壤受熏发黑,土壤表面凝聚了水汽即可。然后粗挖翻土,再进行细耕,将土块打碎以备开厢作畦。
搭棚蔽荫:荫蔽度要求达到80%左右。现多采用水泥桩搭棚蔽荫。一般先埋桩,后拉铁丝,然后自下而上将遮盖物盖上。
开厢:土地整平后,根据地势,按150cm开厢,厢面宽120cm,沟宽20cm,沟深10~12cm。厢做好后施基肥,每亩施腐熟的厩肥500~1 000kg,或100kg磷肥,均匀铺于厢面,与表土拌匀。再盖上3cm左右厚的熏土即可播种。
播种:每年10—11月或翌年2月初播种。播种时,将种子与20~30倍细腐殖质土或干牛粪粉拌匀撒于厢面。撒后用木板将厢面稍稍压实,使种子与土壤相接触,然后再覆盖一层稀疏的谷壳,黄连种子每亩播种量2.5kg左右。
勤除草:由于黄连苗床土壤肥沃,杂草容易滋生,所以,必须勤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净。除草时操作必须小心细致,拔草时,应一手按住连苗根,一手将草拔起。除草时结合间苗,约1cm处进行间苗。
追肥:在5月,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每亩施尿素8kg左右。第二次追肥,在7月,追施尿素12kg,加施过筛的腐殖土150kg撒于厢面。10—11月,每亩以干厩肥500~1 000kg撒于苗床,以备越冬。到第三年春季,再施尿素10kg一次,使幼苗生长更快。这时的秧苗称为“当年秧子”,就可选取合格苗移栽了。每次扯秧后,必须进行追肥管理(追肥量尿素10kg氮肥),这样可以多次选合格苗移栽。
黄连种苗应选择2~3年生,具有6片以上真叶,株高6cm以上的健壮苗作为移栽苗。
选地一般应选择在海拔1 200~1 600m的早晚阳山,坡度为10°~20°,腐殖质含量高、上层疏松、下层较紧密(上泡下实)的紫红泥、森林黄棕壤、腐殖质黄棕壤等土壤的轮作地。
整地荒山土、撂荒土整地方法类同育苗的整地方法。多在11月整地,经过冻垄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如果所选地是轮作土,厢整好后,可亩撒生石灰粉500kg消毒灭菌,并采用复土(客土)栽连技术。
起厢根据地势,开沟做厢(同育苗方法),特别要做好排水沟,以免积水造成黄连根茎腐烂和病虫害发生。
蔽荫搭制荫蔽棚的时间为10—12月。黄连栽后第一年只需透光20%~25%,第二、三年需透光35%~40%,第四年透光需增加到60%左右,收获当年要全日照。
水泥(石)柱搭棚棚桩长2m、厚(7cm×7cm)的水泥预制(石)柱。根据地势,按1.5~2.0m的距离栽柱。水泥桩或石柱埋入土内约50cm,使地面上部桩高有1.7m左右。桩栽好后,后拉铁丝,然后自下而上将遮盖物放上,使棚内荫蔽度达60%~70%。棚的四周的小树竿或小竹杆编制成篱笆。完成后在每桩旁栽一树苗(即一桩一树)。
木桩搭棚木杈粗3~5cm,长160cm左右,下端砍成渐尖的三棱形,上端留杈口6cm左右;竖杆(檩子)粗3~6cm,长300cm以上的树枝或竹竿;横杆:粗3cm,长130~160cm。先将木杈按2m距离插入木中固定,再在其上端杈口纵放檩子,横放横杆,用绳固定。盖上遮盖物。完成后在每桩旁栽一树苗(即一桩一树)。
林下蔽荫选择荫蔽良好的林地,以常绿林、混交林为宜,一般树以3~5m为宜,冠幅在3.5m左右的大灌木或小乔木为好。树间距离约为3m,修剪树枝,使其树冠的遮荫度保持在70%左右。在荫蔽不够的地方,要栽树或补搭蔽荫棚。在移栽第三年后,砍掉部分上层树枝,增加透光度,以后逐年增加树枝的修剪量,使光照逐渐加强,但应防止砍死或砍掉树木。
施基肥基肥一般以腐熟厩肥为主,每亩施2 000~3 000kg,同时施过磷酸钙150kg。把腐熟厩肥捣碎与磷肥混合,均匀铺于厢面,然后用锄头浅挖,把厩肥与表土拌匀。若厩肥不足也可拌施沤肥、堆肥和其他土杂肥料。施基肥后,再盖3~5cm的熏土称“面泥”。“面泥”中最好拌施适量腐熟的人粪尿或碳酸氢铵50kg,然后均匀摊平在厢面上。
专家指导种植
秧苗准备移栽宜在阴天进行,先剪去黄连秧苗部分须根,留1.5~2.0cm长,剪须根后,用水把秧苗根上的泥土淘洗干净,用多菌灵水浸0.5 h后栽植。栽后容易成活。如起挖的苗,当天未栽完,应摊放阴湿处。次日再栽时应再次浸根。通常上午扯秧子,下午栽种,当天栽完。
在2—3月所栽的秧苗,雪化后,黄连新叶未长出前,栽后成活率高,移栽后不久即发新叶,长新根,生长良好,入伏后,死苗少,是比较好的栽连时间。第二个时期是在5—6月,此时新叶已经长成,秧苗较大,栽后成活率高,生长亦好。
移栽时间黄连可移栽的时期较长,一年四季均可移栽,尤以3—5月移栽为佳,称为“春排”。在9—10月移栽称“秋排”。剪口秧子在采收后及时栽培,一般在11月进行栽培。
栽植密度种植规格一般为10cm的方窝,即连农习惯称“一跨三窝”,为正四方形,每亩6万株左右。若土壤特别肥沃的地方也可采用12cm×12cm的株行距。
栽植深度依苗大小及移栽期而定。小苗栽浅些,大苗栽深些。春栽稍浅有利发叶,秋栽要深有利防冻。天旱时可栽深些,一般以土表刚好壅过根茎处为度,过深过浅皆不适宜。在栽秧苗时,应注意不能将苗子根部或叶柄弯曲栽下(即所谓栽“弯脚秧”),也不要栽双株秧子。
栽培方法栽秧苗前,选阴天用齿耙将厢面梳去草根石块,现梳现栽,如果当天的梳土没有栽完,第2天栽秧苗前应再行梳地一次才能移栽。
栽秧用具为专用木柄心形小铁铲或一端削尖的小竹片。栽秧时用栽秧刀或一端削尖的小竹片,并用大、食、中指兼拿秧苗一把,左手从右手中取1株秧苗,用大、食、中指拿住苗子的上部,随即将铁铲垂直插入土中,深4~6cm,并向胸前平拉2~3cm,使成一小穴,把秧苗端正地插入穴中,立刻取出小铲,推土向前掩好穴口,用铲背压紧秧苗。再在孔边斜插1刀培土,将苗压紧,一般以土表刚好壅过根茎处为度(上半年移栽时,可略浅,而下半年可略深。最后平土扶苗浇足水即成)。
徒手栽植以左手握秧苗的柄叶,右手取苗1株,并用右手食指压住幼苗根茎向土中插下旋转半周后,取出手指将连苗留在孔穴中,然后把秧苗扶正,将手指留下的孔穴覆土填盖即可。
栽植顺序为由上至下,边栽边退,并随之弄松畦土,弄平脚印。栽苗不宜过浅,一般适龄苗应使叶片以下完全入土,最深不超过6cm,方易成活。
黄连是喜肥作物,开始第一、二年生长较慢,直到第三、四年才进入旺长期。根据这一特点,除在移栽前施足基肥外,每年都需要大量追肥,追肥重于基肥,才能提高黄连产量和质量。
黄连根茎具有向上生长而又不长出土面的特性,必须逐年培土(习惯称“上泥”),以促进根茎生长(伸长)。“面泥”可以是腐殖土或者是生土。撒“面泥”时必须撒均匀,不能厚薄不一,也不能一次上得过多,以免引起根茎节间突然迅速伸长,形成细长的“过桥”,反而降低黄连的产量和质量。
第一年,在栽后7d以内,即应施肥一次,连农称“刀口肥”。每亩以腐熟细碎的厩肥1 000kg或熏土1 000kg均匀撒于厢面。移栽约一个月秧苗发根后,每亩可用尿素7~10kg拌细土在晴天无露水时撒施,撒肥后即用竹子或细树枝在厢面上轻扫一次,将肥料颗粒扫落土里,以免肥料烧叶。
春栽的秧苗,于8、9月份还可施尿素10~15kg。秋末冬初(10—11月)施肥一次,连农称“越冬肥”。用捣碎的厩肥每亩1 000kg拌过磷酸钙100kg及石灰150kg,尿素10~15kg拌熏土1 500kg均匀撒于厢面,连农称上“花花泥”。
第二年3月施春肥1次,每亩用厩肥1 500kg,也可单用尿素10~15kg拌细土撒施。5、6月份每亩施用捣碎腐熟的厩肥1 500kg或熏土2 000kg。10—11月又施冬肥1次,每亩可用厩肥2 000kg拌100kg过磷酸钙及石灰100kg撒施厢面,或单施过磷酸钙150kg后培土1cm左右厚。
第三、四年黄连进入旺长的年龄时期,需肥量较多,因此,5、6月份追肥很重要,可用腐熟厩肥每亩3 000kg,拌石灰100kg施用。冬肥每亩用腐熟厩肥3 000kg,或熏土4 000kg,拌过磷酸钙150kg。第5年:若不收获,追肥、培土的方法同第4年。若为收获的当年,则只施春肥,不需施秋肥。
第5年,若不收获,追肥、培土的方法同第四年。若为收获的当年,则只施春肥,不需施秋肥。
补苗黄连苗着根浅,易受强光直晒,雨水冲刷,冷冻等因素,导致黄连死亡。补苗最好能做到随时发现缺苗随时补上,但实践中一般分两次补苗。在移栽当年的秋季补一次,次年的春季补苗一次,保证黄连存苗率达到85%以上。补栽的黄连苗要求株高8cm上,有6片以上真叶的健壮大苗。
拦棚边移栽后的黄连幼苗,最怕强光照射,极易被晒死。黄连栽秧苗后,立即用竹子、树枝插于棚周,或者用编好的篱笆拦在四周,以利荫蔽,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防止牛、马、羊进入践踏黄连。依照棚的大小和进出方便,需留一至4个门,在平时门应关闭,进棚内作业时将门打开,出棚后即关门。
除草松土在移栽后的第一、二年内,每年至少除草4~5次,要求基本上保持厢面上无杂草。林间栽黄连在第二年内结合除草进行一次树旁断根。第三、四年后,每年只需在春季、夏季采种后及秋季各扯草一次。第五年以后,一般不必除草。在拔除杂草时要一手按住连苗,再一手拔草,同时,必须结合撬松表土,以利新叶再生。但应注意不能把连苗撬松,避免造成黄连苗的死亡。
林间栽黄连在第三年内结合除草再进行一次树旁断根。
摘花苔除留种植株外,从移栽后第二年起,每年的1月底2月上中旬及时摘除花薹。
培土(上面泥)即在附近收集腐殖质土弄细后撒在厢上。施面泥可与施肥结合,即施肥后,即时上面泥(培土)。“面泥”可以是腐殖土、熏土或者是生土。撒“面泥”时必须撒均匀。
第二、三年撒1cm左右厚,称为“上花泥”;第四年撒2cm左右,称为“上饱泥”。
棚架修补与拆棚黄连栽后的1~4年中,应特别注意棚架棚盖,不能任其倒塌掉落,发现垮棚时亦应修补、调整。到第四年秋后,即收获的上年,必须拆去棚上盖材,使收获前的黄连得到充分光照,以抑制黄连地上部分生长,使根茎充实和品质提高。
症状:黄连发病初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病症状,后期随着温度的增高,根茎内的菌丝穿出土层,向土表伸展,菌丝密布于根茎及四周的土表,最后在根茎和近土表上形成先为乳白色、淡黄色最后为茶褐色油菜籽大小的菌核。由于菌丝破坏了黄连的根茎的皮层及输导组织,被害株顶梢凋萎、下垂,最后整株枯死。
病源:黄连白绢病一般以成熟菌核及菌丝体在土壤、被害杂草或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据报道有的菌核在土中还能存活5、6年以上。病菌可通过带菌种苗及带菌厮肥、水流传播,以聚合和菌丝体蔓延进行再次侵染。
发病与环境关系:复土栽连白绢病的发生最重,熟土和二荒地栽连白绢病的发生相对较轻,林间(老山)栽连白绢病的发生与周围植被构成有关,十字花科、茄科等植物较多的林间栽连,白绢病的发生较重。地势低洼,雨后积水的黄连地比地势高、排水较好的黄连地发病重。海拔低的相对海拔高的,发病期较长,表现病重。荫蔽度70%与荫蔽度50%比较。荫蔽度大的,易发病。沙质土、酸性土或土壤湿度过高,有利于发病。黄连地下雨之后的冲积土,土壤持水量高,构成有利于本病发生的土壤因素。
防治时间:7—8月。
最佳防治期:土表有白色菌丝时。
农业防治:采收黄连后的土地可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实行熟土轮作栽培的,可用生石灰粉500kg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棚块发病初期,可采用50%的石灰水浇灌。发现病株,及时带土移出黄连棚外深埋或者焚烧掉,并在病害周围撒生石灰粉进行消毒。
生物防治:麦麸皮10kg,加水3kg,放在蒸笼里蒸1 h,待麦麸凉后,拌入哈茨木霉菌种25g,均匀即可使用,施在植株周围,使土壤中的木霉大量生长和繁殖,可大大抑制白绢病的发生和蔓延。
化学防治:有白绢病发生病史的园区,4月上旬—9月上旬用农药喷洒根际和土壤。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淋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剂800倍液。
症状:黄连白粉病主要危害黄连叶子。发病时如遇干旱,在黄连叶背面呈现红黄不规则病斑,其上撒播小黑点,渐次扩大成大病斑,直径大小为2~25mm,叶的正面呈现黄褐色不规则的病斑,有时误认为日灼病,严重者迅速引起叶片枯死。如遇潮湿,叶的正面有一层白色粉状物,叶背仍为一种红黄不规则病斑。以后变成水渍状暗褐斑点,严重时叶子凋落枯死。轻者次年可生新叶,重者死亡缺株。
病源:越冬后的黄连叶片残体上的白粉病子囊孢子是主要的侵染源。
发病与环境关系:复土栽连白粉病的发生最重,熟土和二荒地栽连白粉病的发生相对较轻,林间(老山)栽连白粉病的发生与周围植被构成有关,壳斗科植物较多的林间栽连白粉病的发生较重。温度高、湿度大、荫蔽度高的利于病菌生长。
防治时间:5—6月。
农业防治:在3—4月锄第一次草时应仔细将上年留下的枯叶和一些老叶随之除去,以减少初次侵染源。发病初期要及时将病株移出棚外烧毁,防止蔓延。同时,对荫蔽度过大、积水较多的地块应根据黄连的生长状况调节荫蔽度,拆除边棚,适当增加光照;及时排水,以降低湿度,减轻病害的流行和蔓延。此外,采取适宜的种植密度,密度大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如在施肥充足的前提下,可采用7寸3兜的种植密度;调节荫蔽同时,对荫蔽度过大、积水较多的地块应根据黄连的生长状况调节荫蔽度,拆除边棚,及时排水,以降低湿度,减轻病害的流行和蔓延。此外,采取适宜的种植密度,密度大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如在施肥充足的前提下,可采用7寸3兜的种植密度。
化学防治:可以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5%晶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43%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500倍液,或50%嘧菌脂水分散粒剂240~360g/hm 2 。或“农抗120”200倍液防治,或用庆丰霉素80单位喷射,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500倍液喷雾。
5—9月,发病株率20%以上,喷雾防治,每隔7d 1次,连续2~3次。
也可用清尿泡谷壳撒于叶面,每亩约250kg,撒后几天即可回青。
最佳防治期:叶片出现褪绿的黄色小斑点时。
症状:发病初期,叶柄、叶等地上部分及根茎无明显症状,地下的须根呈黑褐色。发病时叶缘变紫红色,逐渐出现暗紫红色不规则病斑;枝叶呈萎蔫状;须根变黑褐色,干腐,再干腐脱落。叶面初期从叶尖、叶缘变紫红色不规则病斑,逐渐变暗紫红色,布满全叶;叶背由黄绿色变紫红色,叶缘紫红色。病变从外叶渐渐发展到心叶。病情继续发展,枝叶即呈萎蔫状,初早期尚能恢复,后期则不再恢复,干枯至死。发病时,病株很易从土中拔起。
病源:附着在病残组织和叶片上的病原菌,越冬菌态主要是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主要从伤口入侵。黄连炭疽病的分生孢子主要借雨水传播,可重复侵染发病,而气流只有在雨水将黏结在一起的分生孢子堆浸散开后才有相对较大的传播作用,风雨交加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无雨天分生孢子粘在一起,不易被风吹散,气流传播作用小,所以干旱不利于病原菌分散传播及流行,发病则轻。
发病与环境关系:生长势弱,杂草多的黄连地易感染,湿度利于病菌的生长。
防治时间:4—5月。
农业防治:熟土栽连,一般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后才能再栽黄连。切忌连作或与易感此病的药材或农作物轮作。移栽前结合整地,每亩施用生石灰粉500kg消毒土壤。在黄连生长期,要注意防治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以减少发病机会。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在病穴中施生石灰粉。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亩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g兑水喷雾防治,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磷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有根腐病发生病史的园区,4—8月喷雾或灌根。
最佳防治期:叶尖、叶缘有紫红色不规则病斑。
症状:发病初期,在叶脉上产生褐色略下陷的小斑,病斑扩大后呈黑褐色,中部褐色,并有不规则的轮纹,上面着生小黑点。叶柄茎部常出现深褐色水渍状病斑,后期略向内陷,造成枯柄落叶。天气潮湿时病部可产生粉红色粘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堆。
防治时间:3—4月。
农业防治:发病后立即摘除病叶,消灭发病中心,冬季清园,将枯枝病叶集中烧毁。黄连炭疽病的初侵染源为越冬后附着在病残组织和叶片上的病原菌,因此,在第一次锄草时应仔细将上年留下的枯叶和老叶除去,集中深埋和烧毁,以减少初次侵染源。对荫蔽度过大、积水较多的地块应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调节荫蔽度,拆除边棚,及时排水,以降低湿度,减轻病害的流行和蔓延。加强肥水管理,增强黄连的长势,适当施用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化学防治:每亩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g兑水喷雾。或50%脒鲜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9月份,发病率5%以上,喷雾防治,每隔7d 1次,连续2~3次。
最佳防治期:叶脉上产生褐色下陷的小斑时。
症状:发病初期叶或叶柄上出现暗绿色不规则病斑,随后病斑变深色,患部变软,黄连叶片像开水烫过一样,卷曲、扭曲,呈半透明状,干枯或下垂。该病主要出现在轮作地或幼苗期。
防治时间:4—5月。
农业防治:荫棚适当,土壤疏松,厢沟排水良好。发病后,及时剪除病叶集中烧毁。
药物防治:每亩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g兑水喷雾。
最佳防治期:黄连叶或叶柄上出现暗绿色不规则病斑时。
症状:蛴螬一般在比较肥沃的土壤中较多,咬食叶柄基部,严重时,成片幼苗被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主要有大黑金龟子、铜绿丽金龟子和黑绒金龟子3种。
防治时间:7—9月。
农业防治:栽连前,应于冬季清除杂草,深翻土地,消灭越冬虫卵;施用腐熟的厩肥、堆肥、施后覆土,减少产卵量;栽黄连秧子前半月,每亩用500kg石灰撒于土面,翻入土中,杀死幼虫。
生物防治:白僵菌(2%粉粒剂)防治蛴螬能达到化学药剂防治效果的81%。
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白炽灯对成虫进行诱杀;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可以进行人工捕捉。
化学防治:在危害期也可亩用9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g(1 000~500倍液)浇注。或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2.5kg;或10%二嗪磷颗粒剂2~2.5kg/亩。于4—5月,8月下旬—9月上旬中耕投入土壤中。
最佳防治期:成虫期。
症状:常从地面咬断幼苗,并拖入洞内继续咬食,或咬食未出土的幼芽,造成断苗缺株。白天潜伏在土中,夜晚出土为害,为害特点是将茎基部咬断。
防治时间:3—4月。
农业防治: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清除黄连棚周围杂草和枯枝落叶,消灭越冬幼虫和蛹。清早日出之前,检查黄连地,发现新被害苗附近土面有小孔,立即挖出捕杀。
物理防治:诱杀小地老虎:利用草堆诱杀幼虫,在一年生黄连地旁边,堆放些新鲜杂草,每隔6m左右放一堆,幼虫喜欢白天藏在草堆,每天翻查草堆,杀死幼虫;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糖醋液的配制是:糖6份、醋3份,白酒1份,90%敌百虫晶体1份、水10份混合调匀装在罐或盆中置于田间,盆离地66~100cm高,可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2.5%氯氰菊酯乳剂2 000倍液;在为害盛期,每亩用90%敌百虫晶体粉100g拌切碎的新鲜嫩草撒在黄连厢面诱杀。或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2.5kg;或10%二嗪磷颗粒剂2~2.5kg/亩。于4—5月中耕投入土壤中。
最佳防治期:幼虫期。
症状:蝼蛄以成若虫食害黄连的根和靠近地面的幼茎,在地表层活动,钻成很多纵横交错的隧道。受害植株枯萎而死。为害特点是咬成乱麻状,同时蝼蛄在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凋枯死亡。
防治时间:3—5月。
农业防治: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料,以防止招引成虫来产卵,精耕细作,及时镇压土壤,清除田间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区,秋冬翻地可把越冬幼虫翻到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的防效特别明显。
物理防治:利用蝼蛄对马粪、灯光的趋性进行诱杀。
化学防治: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
最佳防治期:幼虫期。
优质种子培育优质种子来源依赖于优良类型和良种的培育,因而在生产上应注意优良株型的选择和合理施肥技术。
选种时首先选择大叶型和花叶型两个类型,再在这基础上,选择芽苞数多,外侧芽发达,分枝多,叶数多且面积大,叶色正常,生成旺盛的四、五年黄连植物,作采种植株。最好在种植三年时,将符合上述要求的类型,集中栽培,作为优质种源来培育。
种子一般分为三级:在0.9mm筛以上的种子为一级,占种子,二级种子为0.8~0.5mm筛,三级种子在0.5mm筛之下。一般只用一、二级种子作为良种育苗。
收获的年限和时期以移栽后5~6年采挖,其产量和质量都达到最佳效果。黄连的最适时收获时期为历年的10—11月。根据黄连经济量最大月份在7月,折干率最大在8月,而根茎的小檗碱的含量最高在9—10月,总生物碱的含量最高在10—11月。黄连作为药材,其成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品质,所以,根据质量优先的原则,考虑到气候、海拔的因素,确定黄连最佳采收期为10—11月。
低海拔栽培的黄连可在9—10月采收,而海拔栽培的黄连可在10—11月采收。同时,采收时晴天利于干燥。
在采收之前,须将待收的黄连棚折下,将盖材及木桩整理成梱,运回作为烘烤加工用柴。准备采收工具,采收工具主要有二齿耙及剪刀,此外,还要撮箕、背篓及运输工具。
不同产区的黄连采收方法并不完全一致,如重庆石柱采收黄连时,一般是将整株黄连挖起,剪去须、叶,此时,称为毛坨子,将毛坨子运回烘烤加工。湖北恩施太山庙药材采收黄连方法,则是先将黄连割去叶,再将黄连挖出、运回,最后剪除须根,上烘加工。
石柱黄连采收方法:选晴天挖连,抖落泥沙,用剪刀将须根、叶子连同叶柄一起剪掉,只剩下根茎部分称“毛坨子”。其剪法为“一左二右,三梗子”。剪时注意切勿剪伤根茎,以免影响产量。
剪好的毛坨子运回后,应及时烘烤。如遇晴天,也可将毛坨子在太阳下摊晒,待表面土色变干时,用齿耙翻晒,并拍打毛坨子,抖落粘附在毛坨子上的泥土,通过翻晒,尽量使毛坨子泥土抖净,减少烘烧的时间及温度,提高烘烤效率。
毛炕 把剪好的黄连根茎(坨子),放在炕上堆好,每炕放湿黄连300~800kg。堆好后点火,火力开始不宜过强,应慢慢增大。以避免黄连根茎内湿外干或起泡,影响质量。其温度控制为50~110℃,即在点火加温的1 h之内,温度保持在50~65℃,加温后1~2 h,温度逐渐由65℃升至100℃内。要求勤翻动,每隔10~20min,用造板翻动一次。水汽干时,用山耙捶打搓动,抖掉泥土。待根茎表面颜色发白或最小的根茎已干时,便可停火出炕。出炕后,按黄连根茎的大小及干湿程度选分为档。分档后再进行加温烘炕(称为细炕)。
细炕 先将特大和相对较湿的黄连平铺于炕帘上,用中等火力烘炕,勤翻勤抖,待炕至干湿度与应参兑的相应级别时就将其加入其中,连农称“对货”,以此类推到炕满。火力由小到大,出炕前几分钟,火力逐渐加大,连农称“爆须”。即自生火的2 h内,温度保持为60~80℃;2~4 h内,温度保持为80~100℃;4~5 h,温度保持为100~110℃;在出炕的最后半小时内,温度逐渐升至150℃。在细炕干燥的整个过程中,翻造宜勤,可每隔3~5min翻造一次,防止炕焦,使干燥均匀,直到全部炕干,外皮呈暗红色,内肉呈甘草色(淡黄色),即停火出炕。
脱毛 经细炕后的黄连根茎(坨子)立即趁热装入清洁无污染的槽笼进行脱毛(打槽笼)。黄连装入槽笼后,将盖子盖好,由2~6人将槽笼抬起来回冲撞,使黄连在槽笼中相互摩擦,去掉须根及所附泥土与残余叶柄(即桩口)。随后,将黄连倒在干燥、清洁无污染的篾席上,用大孔筛子(即炭筛)将黄连筛出,除去石子、土粒,异物及灰渣即为成品黄连。
【性状】 味连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
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鉴别】 (1)本品横切面:味连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其外有表皮,常脱落。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中柱鞘纤维成束或伴有少数石细胞,均显黄色。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木质部黄色,均木化,木纤维较发达。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
雅连髓部有石细胞。
云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2)取本品粉末0.2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0.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三乙胺(3∶3.5∶1∶1.5∶0.5∶1)为展开剂,置用浓氨试液预饱和20min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4个以上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4.0%(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 不得过5.0%(附录ⅨK)。
【浸出物】 按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Ⅹ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 味连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每100mL中加十二烷基硫酸钠0.4g,再以磷酸调节pH值为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5 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90.5 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盐酸(100∶1)的混合溶液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 kHz)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盐酸小檗碱对照品的峰面积为对照,分别计算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和巴马汀的含量,用待测成分色谱峰与盐酸小檗碱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确定。
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峰位,其相对保留时间应在规定值的±5%范围之内,即得。相对保留时间见下表。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以盐酸小檗碱计,含小檗碱(C 20 H 17 NO 4 )不得少于5.5%,表小檗碱(C 20 H 17 NO 4 )不得少于0.80%,黄连碱(C 19 H 13 NO 4 )不得少于1.6%,巴马汀(C 21 H 21 NO 4 )不得少于1.5%。
黄连是常用重要中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入药历史。以干燥根茎入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根茎中主要含小檗碱、黄连碱、表小檗碱、巴马汀及药根碱等多种生物碱。黄连的利用至少经历了1 200多年历史,人类对当地资源的干扰由来已久,由于黄连长期利用,大量采挖,野生黄连极为稀少,黄连已被列为国家三级珍稀濒危植物;虽然历代人工种植都有相当规模,但采挖野生黄连从未停止过。当地民间对黄连的资源、环境及开发利用等具有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栽培加工经验,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目前产品的场地加工、炮制工艺还相当简陋,加工开发的深度及广度也十分有限,产品附加值很低,仍然没有改变以销售原材料为主的被动局面。因此,深入开展黄连及其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突破黄连产业发展瓶颈,推动黄连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