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药用经济植物种植情况

5.1 药用经济植物种植区域分布情况

中药材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也是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中药材消耗总量的70%以上来源于人工种植,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人工种植历史悠久,自国家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区域布局如图1所示。其中属重庆道地药材且栽培面积较大的有35种,除主城及潼南和万盛外,重庆市各区县均有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于石柱、丰都、巫山、巫溪、奉节、酉阳、秀山、江津、武隆、綦江、合川等20多个区县,并以渝东北和渝东南分布最为集中。其中,黄连、木香、牡丹皮、白术、枳壳、款冬花、党参、小茴香、天麻、半夏、青蒿、厚朴、黄柏、独活等为国家重点发展品种;金银花、银杏、吴茱萸、佛手、红豆杉、辛夷、前胡等20多个品种为市级重点发展品种。

图1 重庆市中药材种植区域分布图

5.2 药用经济植物种植情况

重庆市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大宗中药材品种达到200余种,常年收购的种类约400种,但其中实现规模化人工种植的仅有黄连、盾叶薯蓣、金银花、牡丹皮、玄参、补骨脂、葛根、天麻、白芷、白术、半夏、青蒿、何首乌、金银花、党参、云木香、栀子、吴茱萸、前胡等30余种,常年种植面积1.3万~1.7万 hm 2 ,同时其他品种如小茴香、桔梗、使君子、大黄、芍药、白及、独活、款冬、防风、藁本、山药、乌头、升麻、川续断等近百种近年也有小范围的人工种植。在众多人工种植中药材中,以黄连、牡丹皮、前胡、金银花、白芷、青蒿、何首乌、玄参及白术等10余种的种植面积较大,种植技术较为成熟和规范,如牡丹皮、白术、黄连、白芷、款冬花、独活等品种已经完成了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并在产区开展了广泛的技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其中的绝大多数种类的栽培还采用原始的方法,产量低而且经济效益低下,还需要开展深入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经济动物还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更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只是对极少数的动物如麝香、鹿茸等药材进行人工繁殖科学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基地建设水平、区域化布局、生产组织模式、品牌影响力、市场化运营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据行业统计,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由21世纪初的20万亩左右,发展到目前的216万亩,约占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2%,产值近52.6亿元,综合产值接近480亿元。但产值不高、附加值低,仅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48%,远低于云南、贵州、四川的中药材种植业产值的218亿元、120亿元、122亿元,我市的产值仅为它们的24.1%、43.8%、43%,普遍以提供原料药材简单初级加工原料为主,并且原产地初加工水平也比较低,市场收购重庆原料药材的占有率也偏低,产业附加值最高的精深加工环节更低。全市中药材种植品种70余个,其中实现规模化种植的20余个,金银花、黄连、枳壳、玄参、独活、川党参、味牛膝等其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区域化布局也合理展开。由渝东北和渝东南的主要种植区发展到渝西片区,中药材种植已逐步发展为山区的优势特色产业,成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随着产业发展需求,中药材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医药工业龙头企业56家,规模普遍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中药企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极少,部分企业缺乏正确的市场定位,疲于应付市场变化,还有部分企业设备陈旧、管理落后、缺乏竞争和创新精神,产业空虚化严重,与东部和周边省份的中药企业相比,生产规模相差甚远,带动实力不强。大部分中药企业融资能力不强,虽然得到国家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中药企业新产品研发的需要,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大型骨干中药企业1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40家,我市已成立中药材种植及销售专业合作社(公司)约500家;现有以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及销售为主业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7家。建立万亩以上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7处以上,通过中药材GAP(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良好农业规范)现场认证的有青蒿、山银花、独活、款冬花、黄连等10余个品种,“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正在成为我市中药材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5.3 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类保健意识增强、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药品消费结构变化、动植物及动植物产品生产安全门槛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中药材应用已从人类自身扩大到动植物的预防保健与治疗,中药材资源短缺与环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中药材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空间和潜力。目前,与快速增长的中医药战略需求和国内其他中药材产业发展强省相比,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投入少,生产条件差。国家和市对中药材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专项投入,专业交易市场的仓储、晒场等配套设施简陋。二是种质资源家底不清,良种选育有待加强,中药材专业的专业科研机构仅2家。三是科技研发力量不足,支撑产业能力差,中药材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四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多数科研成果侧重于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五是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化水平较低,大部分药材以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精深加工程度较低,企业竞争力不强。六是市场宏观调控不足,产供销信息不畅,全市尚未建立规范统一的中药材市场供求信息平台,药农的种植、销售等存在很大盲目性。七是中药产业化水平低,尚未形成完备的产业结构,规范化程度仍较低,目前我市中药种植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的品种不多,多数中药材仍沿用传统栽培、农户自发分散种植,不注意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种植,往往只重视产量,而忽略了质量,造成品质不稳定、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种子种苗是药材生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材料,优良的种子种苗是提高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先决条件,但目前重庆市良种选育刚起步,如“渝葛1号”“渝青1号”“渝蕾1号”等新品种。八是缺乏统筹规划,生产盲目,常言道“药少了是宝,多了是草”。药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有别于一般农作物,市场需求有限,对于农户比较容易掌握种植技术的品种,很容易形成一哄而上的“一窝蜂”现象。不经过科学规划和大数据统计,大面积种植会造成产量剧增,导致价格大幅度下降,损害了药农收益,同时还严重影响药材质量,致使市场贸易交易降低,部分中药材品种会不定期出现价格的大起大落现象。九是紧缺濒危中药材的人工栽培重视不足,缺乏资金支持,紧缺濒危中药材除了人为原因破坏比较严重外,多数还有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抗外界能力较差,如半夏倒苗、石斛附生、黄连根腐病、前胡病虫害等。其人工繁育极具挑战性,不仅周期长,且成本较高,由于重视不够或缺乏资金的持续支持,部分研究成果中途夭折。十是产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过度竞争,产业集中度、关联度低,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十一是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目前,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缺乏具体可操作规则,难以适用国际规则,因此造成中医药在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受到国际专利保护的不多,大多数中药产品难以申请到国际专利保护。同时,对国内中药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保护门槛低,由于不保护药品的多家生产,对企业投资新药的吸引力不大,从而造成中药企业专利市场转化率低,中药企业申请专利较少的现状。

5.4 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5.4.1 强化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建立市级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和市级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搜集保存我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技术体系,以加强种质资源利用研究;在利用资源的同时注意资源保护和资源再生,采取隔年轮流采挖的方法,让药源有生息的机会;建设黄连、青蒿、牡丹皮、太白贝母、独活、川党参、川枳壳、川牛膝、川白芷、川续断、川厚朴、杜仲、巫山淫羊藿、乌天麻、补骨脂等种质资源圃,并在相应区域建立资源野生抚育区,以加强原产地保护。

5.4.2 加快中药材良种选育与引进

将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建立中药材育种技术体系,有重点地培育因品种退化和病虫害造成的道地中药材,如黄连、半夏等,加强中药材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制订配套的良种繁育技术、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及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推进良种产业化。积极引进石斛、当归、浙贝母、大黄等中药材,开展人工种植和种性改良,并进行产业化生产及推广生产。

5.4.3 优化产品区域布局,做到一域一品和地理标志保护

加强对道地中药材产地的支持力度,打造品牌优势,申请地理标志进行产品保护,以保证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对已申请原产地产品保护的品种,如石柱黄连、巫溪独活、巫山党参等要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同时积极引导垫江丹皮、酉阳青蒿、秀山山银花、开州木香等著名中药材产地申请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给予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通过品牌提高产品的价值,较高的价格反过来又促进产品质量的保证,以此促进中药材的良性发展。渝东北片区主要发展太白贝母、独活、味牛膝、山楂、党参、款冬花、川黄柏、川厚朴、杜仲,前胡、藁本等;渝东南片区主要发展黄连、山银花、青蒿、川续断、银杏、白术、红豆杉等;渝西片区主要发展枳壳、栀子、佛手、吴茱萸、使君子、百合、瓜蒌、花椒、柠檬、陈皮、木瓜、补骨脂等。

5.4.4 加强中药材科技示范园与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

依据产地适宜性原则,建立区域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开展区域内等大宗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并制订相应的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并逐步进行地理标志认证。

5.4.5 加强市场交易体系建设

积极扶持和提升重庆市解放西路国家级中药材市场的集散能力,培育区域性中药材交易市场,增强市场议价能力,通过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集聚和品牌效应,建成管理规范、服务一流的能辐射西南及全国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将有力地促进中药产业的整体发展。重点建设以石柱为主的黄连交易市场,以秀山为主的山银花交易市场,以巫山为主的川党参、巫山淫羊藿为主的交易市场,以巫溪为主的独活、款冬花为主的交易市场,以江津、云阳为主的枳壳、陈皮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物流网络,提升市场交易的现代化服务水平。

5.4.6 完善中药材质量监控技术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协同创新

以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等作为牵头单位,建立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质量检测技术水平,全面监控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中药材的活性成分、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变化,提升中药材质量标准,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科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引导,充分利用重庆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优势,搭建中药创新平台,在科研院校和大型企业中建设一批国家和市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重点实验室和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和支持产品深加工,引导中药生产企业对重点品种进行二次开发,进行深度研究开发,明确作用机理,提高质量标准,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药饮片精品和名优中成药。

5.4.7 推动中药材的深加工与综合开发

鼓励中药材加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加工工艺,在规范化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传统产品外,以药食两用中药材为重点,积极开展功能饮料为主的饮料、茶叶、功能性食品等延伸性产品研发;探索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综合利用途径,加强中药材在中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化妆品等方面开发利用,培育5~10家产值过亿元的中药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5.4.8 制定发展规划,统筹中药产业发展

通过加强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制定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及早出台重庆市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方面的指导意见,引导重庆市中药产业迈向规模化、现代化、产业集群化,重庆中药产业一定会取得长足发展。

5.4.9 建立和推行中药产业循环经济模式

中药材生产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残留,倡导建设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从而减少随径流进入水体的氮、磷污染,防止耕地质量的退化。对于非药用部位的药用植物废弃物,秸秆可利用培育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后的废渣可作为肥料进入药园,有效改善土壤结构;茎叶可收集并加以发酵处理,作为绿色肥料。此外,还应加强对药用植物非药用部位的成分开发研究,如将其作为提取物原料用于制药,或作为副食品、饲料等。制药企业应重点改进提取生产工艺,降低水、电、气和有机溶剂的消耗,排放的药渣、沉淀物等废弃物应尽量回收,用作生物肥料的原料,进入再循环。循环经济模式不但可以充分提高中药资源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切实转变过度消耗资源、不断恶化环境的传统产业生产方式,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在不同层面上将推动各个领域“产业共生”“要素耦合”“整体循环”“综合利用”和“产业生态链”,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最终实现中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CnxF8mNdWx8lWhVLOPRQ5CqdXd3Dd/XaxARlK2pSHtHmtYdkSW3C97DtsQ+RgsB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