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运动防护与卫生

第一节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运动中发生的人体损伤,统称运动损伤。体育运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创伤或者运动性疾病是在所难免的,应尽量避免和减少损伤,一旦发生损伤就要迅速准确地进行急救处理。

一、运动损伤的预防

无论哪种类型的人体损伤,都会影响到你的生活和学习,所以针对运动中的损伤,我们主要以预防为主。

①加强安全意识,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切忌盲目进行体育运动;运动时情绪上要稳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要克服畏难、恐惧、害羞等心理,以免在完成动作时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而造成身体受伤。

②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加强对易伤部位的防范措施。国内相关资料表明,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是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③遵循教学规律,特别是对技术较难和容易受伤的环节,应事先做好预防,注意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切忌急于求成。

④加强自我保护,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摔倒时立即屈肘、低头、团身,以肩背着地,顺势滚动,而不能直臂撑地。

⑤加强医务监督,要善于把握自己在运动前后的生理变化,患有慢性病者要定期体检,并在医生和体育老师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

⑥重视运动器材、场地的安全和卫生,场地器材应经常检查和维修。锻炼者的服装、鞋子要符合体育卫生要求。同时应避免不良天气状况下的运动。

二、运动损伤的分类
(一)按伤后皮肤黏膜是否完整进行分类

按伤后皮肤黏膜是否完整,运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1.开放性损伤

开放性损伤是指受伤的皮肤或黏膜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有血液或组织液从伤口渗出,容易引起感染。常见的有擦伤、撕裂伤、刺伤、开放性骨折等。

2.闭合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是由一次较强的运动所致,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未破裂,伤口不与外界相通。常见的有挫伤、扭伤、肌肉拉伤及肌腱腱鞘炎等。

(二)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类

按受伤的组织结构不同,运动损伤可分为软组织损伤、骨折、脑震荡。

1.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又分为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两类。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包括擦伤、撕裂伤、刺伤等;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包括挫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

(1)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①擦伤。擦伤是指身体某部位受外力摩擦,皮肤被擦破出血或组织液渗出。例如,人运动时摔倒,造成皮肤与地面摩擦发生人体擦伤,创面有擦痕,并出现血点或组织液渗出。

②撕裂伤。撕裂伤是指因钝器打击或挤压所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开裂。撕裂伤以头、面部撕裂较多,创缘不整齐,周围软组织损伤严重,从而引起出血肿、水肿。

③切伤和刺伤。切伤和刺伤是指由于尖锐器物切入、刺入皮肤所致。其创口有不同程度的深度和宽度,创缘整齐。

(2)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①挫伤。挫伤是指用钝力直接作用于人体,使局部软组织受伤。例如,运动中人体互相冲撞等造成的挫伤,常见的有大、小腿前部挫伤,另外头、胸、腹部及睾丸的挫伤也很多见。

②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外力的直接、间接作用,使肌肉、肌腱和韧带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

③关节扭伤和关节脱位。关节扭伤是由于动作不慎,关节发生了超常范围活动,这就容易造成关节囊、韧带及肌腱的损伤,常见的有踝关节扭伤、肩关节扭伤、膝关节扭伤等。关节脱位是因外力作用,关节面之间失去了正常的连接关系,体育运动中,以肩、肘关节脱位为多见。

2.骨折

在外力作用下,人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这称为骨折。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的程度与形态又分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

3.脑震荡

脑震荡是指大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到外力打击后,意识和机能发生暂时性障碍。

(三)按受伤的病理过程分类

按受伤的病理过程不同,运动损伤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1.急性损伤

急性损伤是指瞬间遭受直接或间接的暴力造成的损伤。

2.慢性损伤

慢性损伤是指劳损或陈旧性劳损造成的损伤。

三、运动损伤的急救原则

急救是指对运动中突然发生的严重损伤进行的紧急、初步和临时性的处理。

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为转送医院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若处理不当,轻则会加重损伤、招致感染等,重则危及生命。因此,急救者必须及时、准确、合理、有效地采取措施,判断正确,抓主要矛盾,分工明确。这对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急救的一般方法是:止血、抗休克、包扎固定、速送医院。

1.止血

运动创伤一般都有出血现象,出血可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两种。外出血又有动脉、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之分。这里仅介绍外出血的常用止血方法。

小的外伤静脉出血,在出血点上加压包扎,使血管闭塞形成防御性血栓或血块即可达到止血的目的;动脉出血常采用指压止血法,达到止血目的。6 个重要的压迫止血点位置如下:

①颞动脉点。用拇指指腹在耳屏前上方一指宽处压迫,用于头部、颞部出血。

②颌外动脉点。压迫下颌角前一横指处,用于面部出血。

③颈总动脉点。在甲状软骨一寸处压迫,用于颈、口、喉部出血。

④锁骨下动脉点。压迫锁骨上窝,用于肩部、上肢出血。

⑤肱动脉点。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将肱二头肌内侧的肱动脉压向肱骨,用于前臂和手出血。

⑥股动脉点。用整个手掌压迫腹股沟,用于下肢的止血。

2.抗休克

休克是许多有害因素引起全身循环障碍、组织血灌注量不足的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在体育运动中,创伤性休克较为多见。

抗休克的措施一般包括:使伤员安静平卧,注意保暖;控制大的活动性出血;若呼吸困难,应进行人工呼吸或给氧急救;疼痛剧烈者可给服止痛片或镇静剂。之后,迅速送医。

3.包扎固定

正确的包扎、固定可限制伤肢的活动,保护伤口,防止感染。

包扎时动作要轻柔、敏捷,松紧适度。对于制动程度要求高的损伤(如骨折、关节脱位等),则需夹板固定。

4.速送医院

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迅速送医做进一步治疗。

四、常见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
(一)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外出血,因此首先要及时止血,而后处理创口,以防感染。

1.擦伤

小面积的擦伤,一般先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也可用自来水)等冲洗伤口后,再用红汞或紫药水涂抹伤口(脸部不宜涂紫药水),无须包扎。

如是关节部位发生较大面积擦伤,注意不可用紫药水,可在创口上抹磺胺药膏或抗菌软膏,并用消毒敷料覆盖包扎,以防干裂影响关节活动。

大面积的、严重的擦伤或创口有异物的擦伤,应先用消毒镊子将异物取出,而后再进行创口处理。

2.撕裂伤、切伤、刺伤

对于小的撕裂伤、切伤可用创可贴做简单处理。

刺伤的创口一般比较深而小,可致深层肌肉组织或内脏器官的损伤,有些刺入物还可能带入污物碎片,应先将其取出,再彻底清创、止血、消炎、包扎,同时应到医院进行抗菌素治疗,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以防破伤风。

对于撕裂伤、切伤、刺伤伤口较大的患者,还须及时对其进行缝合和包扎。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通常应按损伤的病理过程进行处理。

1.急性损伤

急性损伤的一般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1)制动

闭合性损伤发生后,首先要检查有无合并伤,如腹部挫伤后有无合并内脏器官破裂,头部挫伤后有无合并脑震荡等。若有合并伤,先处理合并伤,再处理软组织损伤。在确定无严重合并伤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2)止血防肿

伤后 24~48 h,应进行冷敷、加压包扎、制动和抬高患肢。要停止伤部的活动或对伤部做局部固定,同时应对伤部进行冷敷(如冷水浸泡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有条件的可用氯乙烷喷射于伤部表面,使局部组织降温和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加压包扎(用棉花贴在患处,再以绷带加压包扎),还可外敷新伤药、内服止痛片(如跌打丸、七厘散),之后抬高伤肢,适当固定。

(3)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受伤 24~48 h后,可以在局部进行按摩、热敷、理疗等,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瘀血与渗出液的吸收,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当损伤基本恢复后,应开始进行适当的力量练习和肌肉、韧带的伸展练习。

2.慢性损伤

慢性损伤的一般处理原则是改善伤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合理安排运动量,通常也采用按摩、热敷、功能锻炼等方法。

3.骨折、关节脱位

体育运动中四肢长骨的闭合性骨折为多见。骨折发生时会有啐骨声,骨折发生后的症状一般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骨折处疼痛、局部肿胀和皮下瘀血。肢体失去杠杆和支持作用,使得人体发生功能障碍或失去活动能力。肢体完全骨折后,局部会畸形或出现“假关节”,有压痛和震痛感。人体移动时会产生骨摩擦音,严重骨折常伴有出血和神经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关节脱位时,局部有疼痛、压痛、肿胀、关节畸形和关节活动丧失的症状。

骨折或关节脱位的处理原则是:抗休克→临时固定→送医院。如果出血,应止血→抗休克→包伤口→固定→送医院,即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都应首先止痛抗休克。对于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再做局部无菌处理和包扎伤口,最后再就地取材,用夹板及绷带固定伤肢(非医护人员不能随意使用整复手法)。简易处理后,应迅速送医院进行整复和治疗。

4.脑震荡

脑震荡发生后,患者会出现短则数秒、长则几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意识丧失。意识丧失时,呼吸表浅、脉搏稍缓、肌肉松弛、瞳孔放大但对称,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清醒后,患者不能回忆起受伤情况、反应迟钝,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疼、头昏、恶心、呕吐等。

脑震荡的处理方法是:立即使患者平卧,冷敷头部,使身体保暖;掐其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使其苏醒。对呼吸发生障碍的伤员,可做人工呼吸。对昏迷时间超过 4 min的患者,两侧瞳孔大小不一,口、鼻、耳出血,眼球青紫及清醒后头疼,剧烈呕吐或再度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对短时间意识恢复的轻度患者,应尽可能使其平卧并送其回宿舍休息,一般应卧床休息到头痛、头晕的症状完全消除。其不宜过早进行运动,以免留下头痛、头晕等后遗症。

(三)中暑和运动性贫血的处置

由于天热和身体弱等,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易中暑或出现运动性贫血。

1.中暑的处置方法

首先,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用凉水擦拭患者并冷敷其额头;其次,患者昏迷时要使其侧卧以保证其呼吸道畅通,可让患者适量饮用淡盐水。

2.运动时贫血的处置方法

运动时若贫血,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将脚抬高加速血液的回流;松解衣服,加速血液流动。昏迷时要使患者侧卧以保障呼吸的畅通。

第二节 职业病的预防

一、职业病概述
(一)职业病的定义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而引起的疾病。一般来说,各国法律对职业病的范围都有一定的规定。

(二)职业病的特点

中国职业病的五大特点分别是:

(1)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数多,患病者数量大。

(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严重。

(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容易被忽视。

(5)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三)职业病的分类

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十大类,分别是:

①尘肺。有硅肺、煤工尘肺等。

②职业性放射病。除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还有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

③职业中毒。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④物理因素职业病。中暑、减压病等。

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炭疽、森林脑炎等。

⑥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⑦职业性眼病。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

⑧职业性耳鼻喉疾病。噪声聋、铬鼻病等。

⑨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⑩其他职业病。职业性哮喘、金属烟热等。

职业病的诊断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四)职业病与职业诱发的病症

很多人有一个常见的思想误区,认为凡是由职业诱发的病症都属于职业病的范畴,其实不然。严格来说,狭义的职业病是法律规定且须用人单位进行经济赔偿的职业病。也就是说:①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的病因;②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的疾病病情;③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所患疾病可以得到控制或缓解。因此,在职业卫生工作中,应将该类疾病列为控制和预防的重要内容,保护和促进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

广义的职业病包括许多因职业诱发的病症。常见的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有:行为(精神)和身心的疾病,如精神焦虑、忧郁、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是工作繁重、夜班工作、饮食失调、过量饮酒、吸烟等因素引起。有时人由于对某一职业危害因素产生恐惧心理而精神紧张、脏腑功能失调。慢性非特异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是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吸烟、空气污染、呼吸道反复感染是得此病的主要病因。即使空气污染程度在卫生标准限值以下,患者仍可发生较重的慢性非特异性呼吸道疾患。其他如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腰背痛等,也常与某些工作有关。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病概述

本节所说的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病主要是指广义的职业病,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新的工作环境给其带来了无限的憧憬与激情。面对职场,除了基本的知识储备,更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健康的身体。然而面对职场的压力,人们往往忽视了运动可以强身健体,把运动的时间压榨到所剩无几。为了我们的将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告别职业病,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长期保持不当的工作姿态,身体就会出现种种病症。现代人群有以下几种常见职业病。

(1)鼠标手

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手上的屈伸肌肉使用不平衡,人们经常使用屈肌,而伸肌功能就会退缩。

(2)电脑腰

人长期从事静力性坐姿劳动,会引起腰背和下肢肌群的负担加重,促使肌力失调,导致脊柱变形,呈弯曲畸形,同时下肢静脉管腔壁弹性会减退、变硬,静脉瓣萎缩、硬化,诱发血管弯曲的静脉曲张,容易引起直肠肛管静脉扩张、血液瘀滞,从而并发痔疮、肛门疼痛、血便等症状。久坐也会使心脏工作量需求减少,引起心肌功能减退及血流减慢,为高血压、冠状动脉、血栓等病症埋下隐患。

(3)慢性腰腿痛

这主要是腰椎骨关节退行性变化和腰肌的慢性劳损以及肌无力等引起的,应以腰、背和腿部肌肉锻炼为主,方式有太极拳、体操、散步、慢跑、门球以及退步行走。运动中不宜超量负重锻炼,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三、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病预防

对于上述常见的慢性病症,通过坚持正确的运动是能够避免的。但是学生们常常抱怨“我真的没有时间去运动”“我喜欢运动,但真的没有时间”。可能部分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场所确实没有羽毛球场地、没有球拍、没有跑道。即使这样,同样可以在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场地和空间去完成简单的运动,如利用我们身边的椅子,对腰部、腹部、腿部等进行有效锻炼。其动作要领和主要步骤如下:

用手抓住椅背,脚后跟不断地提起再放下,每次持续保持 5~10 min就能使骨骼肌得到锻炼,对小腿的塑形也很有帮助。双手握住椅子的把手,使其可以支撑身体,双脚并拢尽量平伸向上抬起,这样可以锻炼腹肌和大腿,使身材更加完美。通过对腹肌有效的锻炼可以起到对腹部器官的保护作用。双手抓住椅背,单脚后踢,左右脚轮换,反复几十次,这对腰部的锻炼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避免腰椎疾病的产生;站直后双手抓住椅背,身体挺直,仰头看天花板,保持望月的动作。身体呈反向弯曲,对脊椎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运动不一定要去球场和跑道,巧妙利用学习和办公区域的有限空间,也能达到锻炼的目的。以下是关于小空间全身锻炼的建议。

(1)手的锻炼

双手平放在桌子上,手掌不动,手指离开桌面向上抬,反复坚持 1~2 min,会感觉手部肌肉舒服了很多。另外,转笔也是预防鼠标手的好办法,正反 360°不但能让你成为一个“杂技高手”,还能让你的手指更加灵活。

(2)手臂和胸肌锻炼

在地面够宽的前提下,利用凳子做斜卧撑,锻炼手臂肌肉和胸肌。斜卧撑可以有效增强胸部、上臂后部、背部及腰腹部的肌肉质量,塑造体形,还可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等。

(3)颈椎锻炼

在地面上做手臂平举,然后再向上举起、放下,姿势类似于飞翔,来回做 100 次左右,就能达到锻炼的效果。每次锻炼的时候,我们能感觉到颈椎附近肌肉的紧张和松弛,也能缓解颈椎疲劳。

四、其他运动处方

其他运动处方包括针对所有人的有效运动处方和针对长时间静坐的人的有效运动处方,系统地根据处方完成运动要求,可以有效预防相关职业病。

第三节 体育卫生常识

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能使自己的新陈代谢更加旺盛,而且能把体内的毒素从汗腺中排出,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健康,那么运动卫生常识有哪些?就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你能通过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

一、运动卫生
(一)运动前

1.地点

不要在不适合运动的地方运动,由于运动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呼吸从外界摄入大量新鲜氧气,以满足身体需求,故运动前一定要选择好地方,如平坦开阔,空气新鲜的公园、河滩、体育场等。

2.热身

热身运动又称准备运动,前者因人体生理反应而得名,后者则属一般性概念。热身运动是全身活动,在主要身体运动之前,以较轻的活动量先行活动肢体,为随后更为强烈的身体运动做准备,目的是提高随后激烈运动的效率、安全性,同时满足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运动前,人体的机能和工作效率不可能在一开始就达到最高水平,因而需要通过热身调整运动状态。

3.饮食

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食品卫生,不要吃生冷、刺激、不卫生的食物,以免生病,影响人体机能。不要在进餐后运动,进餐后需要较多血液流入胃肠道,帮助人体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如果这时进行运动就会造成血液流向四肢,妨碍胃肠对食物进行消化,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严重疾病。

4.着装

运动时间应选择舒适的着装,尽量穿运动鞋、着运动服,避免穿皮鞋、高跟鞋或鞋底较硬等不利于运动的鞋。

5.作息

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避免运动时出现身体疲劳。运动前一天晚上最好尽早休息,让第二天保持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

6.情绪

运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心理的锻炼,所以不要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运动。运动医学专家的解释是:人的情绪直接影响着身体的生理机能,而情绪的变化又产生于大脑深部,并扩散到全身,在心脏及其他器官上留下痕迹,这种痕迹将影响人体的健康。

(二)运动时

1.选择最佳运动量

由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最佳运动量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体力状况、健康水平、体育基础、生活环境、目的任务等不同情况来决定。比如,长跑要根据自己耐力水平确定跑的速度和节奏,合理支配体力。

2.运动应量力而行

若运动中身体出现不良状况,不要勉强坚持,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

(三)运动后

运动不仅消耗人体的能量,也消耗人体的水分,尤其是夏季进行运动时,容易口干舌燥。如何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1)水的质量

尽量不喝各种饮料,诸如汽水之类;要喝白开水、绿豆汤或淡盐水等,以清热解暑,及时补充体内由于大量出汗而丢失的微量元素。

(2)忌服过冷的水

因为平时人的体温在 37℃左右,运动后可上升到 39℃左右,如果饮用过冷的水,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突然收缩,胃肠功能紊乱,最终导致消化不良。

(3)饮水的量

运动时人体出汗较多,饮水的量自然会大,但不能一次喝足,要分次饮用。一次饮水量一般不超过 200 mL,两次饮水时间间隔至少 15 min。另外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

(四)运动后消除疲劳的四种方法

1.充足睡眠

睡眠是消除人体疲劳,恢复体力的关键。运动者每天应保证 8~9 h的睡眠时间,使人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

2.按摩

按摩不但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促使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还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人体疲劳。按摩时以揉搓手法为主,交替使用按压、扣折等手法,可在运动结束后或晚上睡觉前进行。

3.整理运动

人体进行剧烈运动后骤然停止,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使血压降低,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运动后应做整理运动,动作缓慢、放松,使身体恢复运动前的状态。整理活动是指,运动后采用的一系列放松练习和运动后按摩等恢复手段,目的是消除人体疲劳,恢复人的体能,提高运动效果。

4.合理安排膳食

人在疲劳时应注意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和维生素,尤其是糖、维生素C及B 1 ,应食用富有营养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运动后的营养补充重点:①补充因流汗而损失的水分和电解质,②补充运动中消耗的肝醣,③修复受伤的肌肉和组织。

(五)运动后不宜做的事情

1.不宜立即吸烟

运动后马上吸烟,会导致吸入肺内的空气中混入大量烟雾,一方面会减少氧量,另一方面会因供氧不足出现胸闷、气喘、头晕、乏力等。相关资料表明,身体疲乏时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比平时更大。

2.不宜立即洗澡

运动时体内大量血液分布在四肢及体表,虽然运动停止,但四肢及体表增加的血液量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此时如果马上洗澡,易导致血液过多地进入肌肉的皮肤,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

3.不宜贪吃冷饮

运动时失水较多,往往口干舌燥,这时如喝下大量的冷饮容易引起胃肠痉挛、腹痛、腹泻等。

4.不宜蹲坐休息

运动后马上蹲下休息,不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易加重肌体的疲劳感。

5.不宜立即吃饭

运动时神经系统控制着肌肉活动,而管理人体内脏器官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同时全身的血液更多地处于运动器官处而非消化器官处,此时进食,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

二、女生的特殊时期

正常情况下,女生在生理期进行适当的运动是有益无害的。适当的运动能改善人体的机能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盆腔内生殖器的血液供应;运动时腹肌、盆底肌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能对子宫起一定的按摩作用。这对缓解女生生理期的反应有一定作用。

一般女生在生理期的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强度也不宜过高,要循序渐进,特别是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女生。如果运动强度过高、运动量过大,超出身体承受能力,也会挫伤女生运动的积极性。因此其可以适度做一些活动进行调节,例如一些技巧性活动,简单的前滚翻、乒乓球、慢跳绳、踢毽子等。

运动虽然能对人体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应避免剧烈活动,如高强度的仰卧起坐、跳跃、长跑等。因为女生生理期期间生殖器官充血,韧带松弛,剧烈运动易使子宫位置改变和经血过多。如有严重的痛经,经血量过多,可以暂作休息。需要注意的是女生生理期期间要注意保暖。总之女生生理期期间,必须根据自身条件,适当进行运动。

三、预防传染病,人人有责
(一)疫情防控下做好科学消毒工作

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消毒不宜过度,要按照规范操作,并且要注意潜在风险。

公共场所消毒:非病毒流行区的公共场所,预防性措施应以开窗通风和环境清洁为主,消毒的意义有限。平时应注意加强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 2~3次,每次不少于 30 min。

大型公共设施如宾馆、商场、超市和会议中心等应保证空调系统的供风安全,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和消毒,若空调无消毒装置,须关闭回风系统。其次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必要时可以用 84 消毒液对物体表面进行喷洒、擦拭。

手的消毒:所有人员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接触病人的医务人员可选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洗手。

交通工具日常性消毒措施:火车和地铁到站后,应打开所有舱、车门进行通风换气。公共汽车、出租车应随时开窗通风。车厢内设施的消毒,如桌、椅、把手、马桶、洗手池等高频接触部位可用有效氯为 250~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病人用过的被服、口罩的消毒措施:病人使用过的无纺布帽子、衣物、口罩、鞋套等放入污物袋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棉质衣、被、帽子、口罩等,可用有效氯为 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 30 min。

病人用过的餐具的消毒措施:病人的剩的食物煮沸 30 min或加适量漂白粉作用 1~2 h后方可倒掉。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 30 min,也可用有效氯为 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 30 min后,再用清水洗净。

(二)预防传染病,从正确戴口罩开始

戴口罩是预防传染病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戴口罩看似简单,其实是很有学问的。冬季传染病高发时,戴口罩既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传染,也是保护身边人的有效措施,就好像给自己的呼吸系统设置一道“过滤屏障”。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佩戴口罩?

①去医院看病的时候。

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

③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需要在相对密闭的或人多的环境中停留较长时间时。

④如果一个办公室或一个班级内,有同事或同学感冒时。

⑤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时。

对冬季传染病的防护,选择购买正规一次性医用口罩最合适。但口罩佩戴方式不正确,防护效果会大打折扣。佩戴口罩时最重要的是保证口罩的密闭性,这就要选择适合自己型号的口罩,比如儿童要使用与其脸部大小相匹配的口罩。

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时,要将其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还要注意一次性口罩有里外之分,浅色面有吸湿功能,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应先洗手,再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后,尽量不要触摸口罩。如果必须触摸,则记得在触摸前和触摸后洗手。摘口罩的时候,尽量不要触摸口罩的外侧,摘下口罩后记得立即洗手。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要重复使用。

(三)预防结核病,远离亚健康

每年的 3 月 24 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身心压力大、生活习惯不良,年轻人群已成为结核病易感易发群体,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结核病是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的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感染了结核杆菌,并不意味人就会成为结核病患者。在结核潜伏感染人群中,5%~10%的人会在一生中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成为新的结核病传染源。这是因为结核病的发病与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在人体免疫力强的状态下,结核杆菌在人体内处于一种休眠状态。一旦人体的免疫力降低,结核杆菌就容易趁机活跃起来,这部分人群就会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

许多年轻人学习、工作、生活压力大,这就造成其身心疲惫。作息和饮食不规律、不健康,有的人还吸烟、酗酒、长期熬夜,平日久坐不动,严重缺乏锻炼,这些都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让结核杆菌乘虚而入。

专家提醒,远离结核病,预防居首位,并且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相关专家也表示,预防结核病,要增强抵抗力、远离亚健康,平时应做到生活规律、营养均衡、戒烟限酒,还要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锻炼身体。同时,定期体检也很重要,发现肺部有异常病灶,切莫大意,应及时到结核病专科医院就诊,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被治愈。

等三天多重要?

戴口罩的重要性

黄金四分钟,生命“重”律动 VzMmUEbHNA7ay3iOSXAKao5k+ZMYIM9+K3DyD3JgCRmefB/oH260iP6S6mevxZu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