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运动性疾病是指运动负荷安排不当、体育卫生知识缺乏、自我保健意识不强等造成体内功能紊乱所出现的疾病或症状。常见的有过度紧张、低血糖症、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中暑、游泳性中耳炎、昏厥、运动性贫血、运动后肌肉酸痛等。

(一)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是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一时运动量过大,超过了机体承受能力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

1. 病因

过度紧张多见于锻炼较少、训练水平不高、生理状态不良或伤病中断训练后突然参加剧烈活动,机体不适应或过分疲劳引起紧张反应,也可为饭后不久即进行剧烈运动而引起。

2. 征象

过度紧张常在剧烈运动或比赛后即刻或短时间内发病,表现为头晕、眼前发黑、面部苍白、全身无力、站立不稳,严重者有恶心呕吐、脉搏快速细弱、血压明显下降、嘴唇青紫、呼吸困难、心前区痛、心脏扩大等急性功能不全等征象,甚至昏厥。

3. 处理

轻度的过度紧张患者应安静平卧,注意保暖,可服用热糖水或镇静剂,一般经短时间休息即可恢复。对于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使其处平卧位,保持安静,并针刺或掐点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若昏厥时,可加用指掐人中、百会、合谷、涌泉等穴位。对于呼吸或心跳停止者,应实施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挤压术,并迅速请医生处理。

4. 预防

体育锻炼基础较差者,不可勉强参加紧张的训练或比赛,应加强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锻炼或比赛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平时要加强身体全面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伤病初愈或其他原因中断体育锻炼后重新参加锻炼时,要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立即进行高强度训练或剧烈比赛。

(二)低血糖症

正常人每 100 毫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为 80 ~ 120 毫克。当每 100 毫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低于 55 毫克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称为低血糖症;当低于 10 毫克时,就会出现深度昏迷,称为低血糖性休克。本病多发生于长跑、超长跑、自行车、长距离滑冰、滑雪等项目的比赛过程中或比赛结束后不久。

1. 病因

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使体内血糖大量消耗和减少;运动前或运动时饥饿,体内肝糖储备不足,且不能及时补充血糖的消耗;赛前补充糖过多、精神过于紧张、赛后强烈的失望情绪或患病(如胰岛疾病、严重肝脏疾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糖代谢的功能紊乱,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加等,是运动时发生低血糖症状的重要原因。

2. 征象

轻度者有强烈的饥饿感、疲乏无力、心慌、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较重者神志模糊、言语不清、烦躁不安或精神错乱(如赛跑者返身向反方向跑)、四肢发抖、步态不稳甚至昏倒。

3. 处理

让患者平卧、保暖,神志清醒者可饮糖水或进食少量流质食物,一般经短时间处理后症状就能消失。昏迷者可静脉注射 10%葡萄糖 40 ~ 100 毫升,同时针刺(或指掐)人中、涌泉、合谷等穴位,并迅速请医生来处理。

4. 预防

平时缺乏锻炼、空腹饥饿或患病未愈者,不要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进行长时间耐力运动(2 小时或赛前 10 分钟)可按每千克体重进食 1 克糖。参加长距离跑(10 000 米跑、马拉松等)的训练者,途中应有含糖饮料的供给。

(三)运动中腹痛

运动中腹痛是指体育运动引起或诱发的腹部疼痛。发病率较高的是中长跑、马拉松、竞走、自行车、划船等项目,多发生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时。腹痛的部位多在心窝部、右上腹,其次是左上腹和脐周部。一般男性多发于女性。

1. 病因

运动中腹痛的原因,大致可分为腹腔内疾患、腹腔外疾患和与运动有关的运动性腹痛三大类。发病原因与缺乏锻炼有关,特别是初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由于心脏功能差、心脏搏动无力,影响静脉血回流从而引起肝、脾郁血肿胀,增加肝脾被膜的张力而发生腹痛。饭后过早参加运动、运动前吃得过饱、喝水过多或空腹运动都可引起胃部胀痛。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即进行剧烈的运动,运动负荷增加过快,心肺功能跟不上肌肉工作的需要,会致使呼吸肌缺氧,加剧腹痛的产生。内脏器质性病变(如胆囊炎、溃疡病、慢性阑尾炎和肝脾疾病等),运动时可使病位受到刺激而产生腹痛。

2. 征象

腹痛的部位主要据发病原因而定,由肝脾郁血引起的腹痛,肝痛在右肋部、脾痛在左肋部,疼痛性质为胀痛或牵扯性痛。饮食时间安排不当,可能引起胃痉挛,其疼痛部位在上腹部,腹痛大多在运动中或运动后不久出现。

3. 处理

运动中出现腹痛时,应适当减慢速度,加强呼吸,调整呼吸与运动节奏(如 3 步一吸气或4 步一吸气),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慢跑一段距离,一般疼痛可减轻或消失。如疼痛仍不减轻,就应停止运动,口服解痉药物(如普鲁本辛等),点掐或针刺足三里、内关、大肠俞等穴位,并热敷腹部。如仍无效果,应请医生进行诊断和处理。

4. 预防

要遵守科学锻炼原则,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负荷,全面提高心肺功能。要合理安排膳食和运动时间,饭后应休息 1.5~2 小时才可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内脏器官疾病患者,应及早就医,彻底治疗。在疾病未愈前不要参加剧烈的、长时间的运动或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体育活动。

(四)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地强直性收缩。运动中以小腿腓肠肌最易发生肌肉痉挛,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肌肉痉挛在游泳、足球、篮球、长跑运动中较为多见。

1. 病因

在寒冷的环境中运动时,若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因突然受寒冷的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传至肌肉,使肌肉兴奋性增高,造成肌肉强直性收缩而引起肌肉痉挛。

2. 征象

痉挛的肌肉僵硬,疼痛难忍,所涉及的关节暂时屈伸功能受限,一时不易缓解。痉挛缓解后,局部仍有酸痛不适感。

3. 处理

解除肌肉痉挛的有效方法是被动伸展痉挛的肌肉。此外,还可配合点穴或针刺(承山、委中、阿是穴等)缓解肌肉痉挛。游泳时发生肌肉痉挛,不要惊慌,如果自己无法处理或缓解,要立即呼救。

4. 预防

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运动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运动前做适当的按摩,夏季运动出汗过多,要及时补充水、盐分和维生素B 1 。游泳下水前,应用冷水淋湿全身,使人体对冷水的刺激有所适应,水温较低时,游泳时间不宜太长。冬季运动要注意保暖,疲劳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五)中暑

中暑是高温环境或受到烈日的暴晒而引起的疾病。

1. 病因

当人在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速,产生热量增加,人体借助皮肤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速、汗腺分泌增加以及呼吸加快等,将体内产生的热量送达体表,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方式散热,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当气温超过皮肤温度(一般为 32 ℃以上),或环境中有热辐射源(如电炉、明火),或空气中温度过高通风又不良时,人体内的热难以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方式散发,甚至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造成体内热量蓄积,从而引起中暑。

2. 征象

中暑的临床表现,按病情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患者大量出汗、口渴、头昏、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在 37.5 ℃以下,称为先兆中暑。

(2)轻度中暑。除有先兆表现外,体温超过 38 ℃,面部潮红、皮肤灼热、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有早期循环衰竭的表现,称为轻度中暑。

(3)重症中暑。除轻症症候群中暑的表现外,伴随昏迷、痉挛或高热,称为重症中暑。

3. 处理

当有先兆或轻度中暑时,应让患者迅速离开高热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并给予清冷饮料、浓茶、淡盐水和人丹、解暑片(每次 1~4 片)或藿香正气丸(每次 1 粒)等解暑药物。对于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的患者和重症中暑患者,头部应垫高,松解衣服、扇风、头部冷敷,用 50%酒精或白酒擦身,少量多次地给予淡盐凉开水或清凉饮料,如有昏迷,可指掐人中、涌泉等穴位,应一面急救,一面迅速送医院治疗。

4. 预防

在高温炎热的夏天,应合理安排好生活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平时要坚持在较热的环境中锻炼,逐步提高身体的耐热能力。运动量大的项目应放在早晚进行,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在烈日下锻炼宜穿浅色、单薄、宽松的服装,场地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降温设备。身体疲劳或患病时,不宜参加剧烈运动。

(六)游泳性中耳炎

中耳的普通炎症性疾病统称为中耳炎。中耳炎是最常见的耳部疾患,以慢性居多。游泳性中耳炎是游泳时水进入中耳而引起的中耳炎症。

1. 病因

游泳时,水进入外耳道,外耳道积水时间较长,鼓膜泡软,此时如用棉花棒或用手指去耳道内盲目乱掏,极易损伤鼓膜,水中的致病菌便会侵入鼓膜,从而引起中耳炎。

2. 征象

急性中耳炎早期一般无全身症状,外耳道皮肤因感染发生肿胀时,将直接压迫皮肤下的神经末梢,可引起耳内剧烈疼痛。尤其是在张口咀嚼、打哈欠或压迫耳屏时,疼痛会加重,并伴有听力减退,有时还会引起发热和头痛。当鼓膜破裂时,则有黄色脓液自外耳道流出。急性中耳炎如治疗不及时、彻底,可转变成慢性中耳炎。

3. 处理

患中耳炎后要及时请医生治疗。一般可卧床休息,适当多喝开水,口服止痛片,同时注射抗生素。如鼓膜已破,可用 3%双氧水清洗脓液,外用消毒剂等,或用抗菌素溶液滴耳,然后用消毒棉条填外耳道。此外,在乳突部做热敷及红外线照射,也可加快患部血液循环,促使消肿消炎。

4. 预防

不要在不清洁的江河湖中游泳。游泳时,必须注意正确的呼吸方法,不能在水中嬉戏,避免呛水。游泳之前应用涂有凡士林的棉花球或橡皮耳塞将外耳塞好,以防污水进入。游泳后若耳内灌水,可采用头偏向耳朵有水的一侧,进行原地跳,水即流出,再小心地用棉花擦干外耳道,或在耳内滴入几滴硼酸酒精,切忌挖耳。凡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时不能游泳。

(七)昏厥

脑部一时性供血不足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丧失的现象,称为昏厥。

1. 病因

情绪过于激动、受惊、恐怖、悲伤或看到别人出血,都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急性紧张、血压下降,产生一时性脑部缺血。长时间站立或过久下蹲后骤然起立,使肌肉泵和血管调节功能失调,致使回心血量骤减以动脉血压下降,也会引起一时性脑缺血。疾跑后急停,下肢肌肉内的毛细血管和静脉失去肌肉收缩对它们的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关系,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血管中,使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骤减,导致脑供血不足,造成重力性休克。此外,低血糖、低碳酸血症、中暑、心或脑血管疾病等,亦可引起昏厥。

2. 征象

昏厥前病人面色发白、头晕、眼前发黑、出冷汗、全身无力。昏倒后,意识丧失、手足发冷、血压降低或正常、脉率增快或正常、呼吸增快或缓慢。一般昏倒数秒钟,经平卧休息,脑缺血消除,知觉迅速恢复。有可能清醒后精神不佳,仍有头晕、全身无力等暂时现象。

3. 处理

患者处于仰卧位和下肢抬高,松解衣领和腰带,注意保暖,并做双下肢向心性重推拿或揉捏,必要时嗅以氨水或点掐(针刺)人中、百会、涌泉等穴位。有条件的应给予氧气和静脉注射 25%~50%葡萄糖 40~60 毫升。如有呕吐,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免因舌头后坠及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妨碍呼吸。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若伴有心跳停止,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醒后可给以热饮料,注意休息。若神志未能迅速恢复者,应送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4. 预防

要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心血管功能。疾跑后,尤其是长距离跑后不要站立不动,应继续慢跑并做深呼吸,慢慢停下来。对发生过昏厥者应做全面的检查。进行剧烈运动后,应休息约半小时后再洗澡或淋浴(立即淋浴有可能造成心肌缺血、心排血量减少),以防昏厥的发生。若有昏厥先兆时,应立即平卧。

(八)运动性贫血

我国健康成年人每 100 毫升血液中含血红蛋白量男性为 12.5~16 克、女性为 11.5~15 克。若低于这一生理数值,则被视为贫血。运动引起的这种血红蛋白量减少,称为运动性贫血。

1. 病因

运动时人体对蛋白质与铁的需求量增加,一旦需求量得不到满足,即可引起运动性贫血。运动时,脾脏释放的溶血卵磷脂能使红细胞的脆性度增加,加上剧烈运动时血流加快,易引起红细胞破裂,从而导致运动性贫血。少数人由于偏食或爱吃零食,影响正常营养摄入,或长期慢性腹泻,影响营养吸收,运动时也常出现贫血现象。

2. 征象

运动性贫血发病缓慢,平时表现有头晕、恶心、气喘、体力下降,运动后出现心悸、心率加快、脸色苍白等。

3. 处理

如运动中(后)出现头晕、无力、恶心等现象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必要时暂停运动。补充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口服硫酸亚铁片剂和维生素C,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4. 预防

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并克服偏食的习惯。

(九)运动后肌肉酸痛

在一次活动量较大的锻炼以后,或是隔了较长时间未锻炼,刚开始锻炼后,常常会出现运动后肌肉酸痛,这种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 1 ~ 2 天后,因此也称为肌肉延迟性疼痛。

1. 病因

一是肌肉对负重负荷及收缩放松活动未完全适应,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产生痉挛所致。二是代谢物积聚过多(如乳酸),以致肌纤维的化学成分有变化,神经末梢受刺激引起酸痛感。酸痛后,经过肌肉内局部细微结构的修复或积聚代谢产物的排除,肌肉组织会变得较前强壮,以后再经历同样负荷就不易再发生酸痛。

2. 预防与消除方法

(1)预防肌肉酸痛。①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②锻炼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集中练习身体某一部位,以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③准备活动中,注意对即将练习的负荷重的局部肌肉活动得更充分,这对损伤有预防作用。④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这种伸展牵拉练习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从而避免酸痛的发生。

(2)缓解和消除肌肉酸痛。①热敷。可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以及代谢过程,有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②伸展练习。可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静力牵拉练习,保持伸展状态 2 分钟,然后休息 1 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种练习,有助于缓解痉挛,但做时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牵拉时再使肌纤维损伤。③按摩。按摩有使肌肉放松、促进肌肉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损伤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④口服维生素C。口服维生素C有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原合成的作用,有助于加速受损伤结缔组织的修复,从而减轻和缓解酸痛。⑤针灸、电疗等手段对缓解酸痛也有一定作用。 KdYDhw8lh1Edjj9bjeMARLV1g5K+5zEd9PWYwygHudyP5y7xkIjAA9HdLNfSmJP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