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小范围有共同爱好的群体观看的文艺片,主题不一定单一,很可能充满了多义性,可以有多种解读。但是,充满戏剧性的商业片主题要单一。一般来说,一部电影只有一个主题思想;一个以上的主题,观众很可能会看糊涂。剧情的推展、人物性格的展示及最后的结局都会围绕单一的主题展开,否则容易节外生枝,条理不清。
电视剧《大江大河》,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工、农、商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展现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巨大变革。电视剧一共有三条线索,错综复杂,主线是以宋运辉的故事为代表的工业发展,副线有两条,一条是以雷东宝的故事为代表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还有一条是以杨巡的故事为代表的个体经济的发展,三线并行,交叉讲述,结构复杂,人物众多,但是无论剧情怎么发展,结局如何,却始终围绕一种生生不息的理想主义精神展开,主人公对理想的捍卫与坚守深深打动了观众。这部电视剧虽然是宏大叙事,但是主题单一,浅显易懂。
主题的表达主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的变化来表现,主题千万不能说教,要赋予主题戏剧性张力。
没有矛盾对立的主题,就不能引起观众的论争。一个人有大爱精神,能够感动人,但是如果这个人没有性格弱点,观众很可能不相信这样的人存在。构建矛盾对立,可以采用逆向思维,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或许会有新的发现。人们习惯于循规蹈矩,沿着事物发展的正向去思考问题,如果从矛盾的对立面思考,就会发现又是一番天地。
美国有不少电影是反映种族现象的。一般情况下都是黑人的身份地位低,白人在财富和所受的教育上优于黑人,然后白人越过种族界限,与黑人成为朋友。这一类的电影有《为奴十二年》《为黛西小姐开车》《汤姆叔叔的小屋》,当然这是一种体现主题张力的矛盾对立。这里要说的不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一种角色的反转。电影《绿皮书》把这种关系调转了一下,将白人托尼设计成司机兼保镖、黑人唐变成高高在上的主人,正是这一设计产生了一种新的具有哲学意义的主题,唐衣冠楚楚,谈吐高雅,是钢琴博士,有着极高的音乐修养,托尼则是底层出身的街头混混,动不动就用拳头解决问题。
托尼出场时是在一间酒吧里做保镖,因为一顶帽子导致酒吧被封而失去工作,不得已接受了为钢琴师唐做司机兼保镖的工作。而唐出场时,则身披豪华衣袍,高傲地坐在满屋的奇珍异宝之中,在他的内心深处却藏着对自己肤色的忧虑和不安。电影用这种强烈的矛盾对立,揭示两个人的文化差异,在漫长的深入南方的巡演旅程中,贴着精英标签的黑人唐一直教导着来自底层的白人托尼。比如托尼吃炸鸡的细节,反映的是阶层和修养的差异;唐一个电话就让警局的种族主义分子立马放人,显示出唐用音乐赢得的尊重和平等;托尼给妻子写信时十分费力,毫无文采,甚至可笑,而经唐润色后,家信立即变得文采飞扬,情感充沛。整个电影以全新的角度彰显编剧对主题的哲思。
太空洞的主题无法引起观众的兴趣。主题的概念一般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出来,但不可以过于理性化、概念化,否则主题会毫无意义。小到亲情、友情、爱情,大到国恨家仇、生离死别,这些都可以写,但是要处理得十分具体,否则很难让观众产生观看的欲望。
电影《战狼》要表达的是英雄拯救他人的主题,这个拯救他人的英雄能力强大,拯救的人不分国界、不分肤色、不分民族。这时候主题只是一个概念,还要进行具体表现,比如当女主角打电话给美国大使馆时,美国大使馆说“你自己去解决吧”,于是这个英雄就出马了,解救了所有被困的人。这个英雄是我们中国的救援部队,并且最后举着中国的国旗通过战场。有了这些情节,主题才真正地落地了,中国英雄去拯救他人,传达出一种“中国精神”,这种精神需要一个载体,于是就投射到中国国旗上。也正是这个具体而微的表达,激发了很多观众的家国情怀。
主题偏激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要想做到主题不偏激,编剧最需要做到的就是深入了解生活,并将情感根植于生活,这样主题才能表达准确,引发观众共鸣。
电视剧《欢乐颂》要表现的是来自不同阶层的五个女孩的生存状态,阶层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如果编剧不了解生活,很容易偏激,引起观众的反感。《欢乐颂》开头直接介绍了五个女孩的身份,通过居住条件、家庭情况、工作情况以及穿衣打扮来表现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物的生活面貌。每个阶层的人物的优点和缺点,编剧都能够真实而又准确地把握,尤其是曲筱绡和樊胜美。家境出身好的曲筱绡行事为人高调而又傲娇,但是热情机智,为朋友两肋插刀;家境出身清贫的樊胜美爱慕虚荣,但是面对家庭的苦难,要尽的责任又义不容辞,绝不推诿。
电视剧脱离富家女自私、贫家女品质优秀的传统模式,结合时代精神,表现出当代社会中丰富而又立体的阶层文化,通过积极、美好、友爱、互助的主题,将整个故事串起来,引发了观众的共情与共鸣。
剧作主题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在戏剧式影视剧作中,主题的表现是遵循“冲突律”的发展而呈现的,绝大多数好莱坞剧情片都是这种表达方式,比如《罗马假日》《肖申克的救赎》《巴顿将军》等;在散文诗式影视剧作中,主题的表现较为含蓄,主要依靠情绪渲染来表达,如《哦,香雪》《城南旧事》《小城之春》等;在先锋派、实验电影及现代派影视作品中,主题的表达比较晦涩、多义,发人深思,如《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一条安达鲁狗》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主题的表达和影视作品的功能有关。如果你的作品要获得商业收益,无论长短,无论是在影院,还是在自媒体平台上播放,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如果你的作品主题含混晦涩,但是镜头语言足够有创意,兴许能获奖,但如果放到市场去检验,观众绝对不愿意看一个主题不知所云的作品。
不仅电影和电视剧这类鸿篇巨制要有明确的主题,哪怕就是一个几十秒的短视频,同样要有主题。在2005年4月,Youtube创始人之一的贾德·卡林姆发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短视频“我的动物园”,这段视频仅有19秒,卡林姆站在动物园的大象前面说:“这些家伙有好长好长好长的,呃,鼻子。好酷!”谁也没有想到,这段玩笑般的日常生活记录及其所代表的分享视频的模式,开启了人类使用影像自由表达自我的新时代。如果说在短视频发展的初期,其功能还更多地在于“观看”,那么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及新技术的出现,今天的短视频已经超越了“观看”的意义,在呈现生活方式,服务生活需求,表达生活观念的广度、深度与速度上,都获得了极大扩展。
如果是一个讲故事的短视频,主题一定要简单易懂。有一部短片叫《黑洞》( The Black Hole ),讲述一个加班的男子在办公室的奇遇。办公室的打印机打印出的一张纸上出现了一个黑洞,这个黑洞似乎并不属于这个世界,但可以通过这个黑洞取到后面的东西。于是这个男子不断地索取,最后因为贪婪被留在了保险柜中。短片虽短,却清晰地表达了一个富有哲理性的主题,那就是人性中的贪婪。讲好故事,主题的表达至关重要,编剧进行创作,主题必须明确且深刻,才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1.训练目标
为你所要创作的剧本寻找一个主题。
2.训练方法
你可以试着从新闻媒体中寻找能够吸引你的人物或事件,思考你的故事结构框架,然后试着用几句话表达出来,形成你所需要的主题。如果你无法概括出你的主题,可以试着用1 000字左右来描述这个故事,找到人物和人物的行动,最终去掉一些不必要的人物和事件,形成你的主题。
3.训练提示
在主题建构与呈现之前,要问自己以下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对主题是否有深刻体会?
创作者不仅要有主见,还要对主题有深刻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写成出色的作品。
主题十分明确,编剧在创作的过程中就有据可依,剧情推展、人物性格、结构安排就可以围绕主题展开。如果创作者对主题摇摆不定,人云亦云,恐怕就不太可能收集足够的素材来表现主题。就算是勉强为之,创作者也很难有热情、有耐心完成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即便是说完这个故事,观众也无法从你创作的影视作品中体会到表达的热情,感觉到的只可能是剧情的单薄。
第二个问题:我所表达的主题是否有意思?
观众有自己的生活和时间安排,凭什么非得要看我的作品?这就涉及趣味性。我们表达主题的时候不能太生硬,剧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不可太直露。主题的表达不能流于表面,要深层次地表达,既要不露痕迹又要有迹可循。应该将主题蕴含在引人入胜的剧情和鲜明的人物性格之中,观众在看完影视作品之后,能领悟到主题思想,这才是主题思想的表达方式。
第三个问题:我表达的主题有思想价值吗?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创作者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去思考,观众为什么要看我的电影或电视剧?看我的作品有什么收获?影视作品不仅要有观赏性,还要有思想性,这是观影心理上的需求。人在寻求娱乐的同时,总想从中得到什么。如果一部作品只是单纯的有趣,可能给人的分量就轻,算不上上乘之作。如果观众在娱乐之后,还能从中提炼出有意义的东西来,这部作品就会上升到一个高层次的境界。
1.观看韩国电影《寄生虫》,从人性的角度进行思考,归纳电影的主题思想。
2.观看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从动作和人物出发分析归纳电影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