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锻炼原则

一、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从历史文化渊源、功能、观念上分为不同的流派。历史文化渊源上分别源于道教或医家;功能上分养生和治病;观念上主要分为强调身体运动、呼吸运动、意念活动或自我按摩。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在练习过程中主张“动养与静养”相结合的方式。

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极为丰富,主要分为强调呼吸和意念活动两类,强调呼吸的有行气、吐纳、胎息、存思、内丹等;注重意念活动类的有胎息、存思、内丹等。“动静相适”是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练功观念,主张在进行肢体运动的同时将意念活动融入。唐朝成玄英在《庄子·刻意》中提出“皆引神气,以养形魂,延年之道也,驻形之术”,晋代李顾认为导引需要“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清代吴师机也认为“呼吸吐纳,熊经鸟伸”八字即导引之法,他们都在各自的观点中表明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练习需要将肢体运动、呼吸、意念引导三者合一,方能达到锻炼效果。

现代西方体育文化追求竞技、力量、速度等,而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则倡导肢体运动与意念活动相结合。此外,传统体育养生功法还强调在锻炼时要动静相宜、身心合一、运动有度,从而达到治身、养生的目的。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宋代蒲虔贯《保生要录》中的小劳术也主张“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由此看出,他们都主张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劳。

二、以内修为主,兼修外体

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是身体运动与呼吸运动及自我意识相结合的特色养生理论方法体系,充分体现了“内修为主,兼修外体”的养生理念,这与中国养生文化体系注重“内养与外养”的理念是一致的,同时也避免了竞技运动中“金牌至上”的弊端。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动静相宜,内外兼修”的特质与西方追求“竞技、力量、速度”等不同,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是通过改善人的生理机能水平和心理素质,提高人的精气神,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围绕“以人为本”,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出发点,重视人体健康,帮助人们延年益寿、防病祛病。

三、以神导形,神形合一

传统体育养生理论的发展深受古代哲学“神形合一”思想的影响。将人的心理状态,包括人的思想、意识、意念等归为“神”;将人的身体状态、身体结构,包括内部脏腑、气血、经络和外在的筋骨、关节、肌肤等归为“形”。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在练习过程中主张“神形合一”,意念要与肢体运动高度协调统一,达到以神导形、形神兼备的效果。

“神形合一”是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准则。不同养生流派在练习时对“神形合一”有不同要求,有的注重精神和思想的修炼,有的则注重形体锻炼和身体运动。其中,导引术便是注重“神形合一”的养身方法,其坚持意念活动的练习,通过肢体运动、自我按摩等进行养生。从内而外地通过意念引导,促进经络运行,使气血通畅,改善内脏系统机能,从而达到身心健康、防疾祛病、益寿延年的功效。

四、以养生为主,主张养医结合

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具备养生和医疗的作用。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分为养生、疗养两大流派。据史料记载,从先秦到南唐时期,养生、疗养两大流派共同发展;宋明以后,疗养术逐渐发展缓慢,养生术成为发展的主流。养生术、疗养术既有区别又互渗互补。养生术是系统编排的完整套路,方法种类多样、动作丰富、内容全面、体系完整。不过在养生术发展初期,其运动形式是基于对动物动作的模仿。而疗养术方法简单,动作单一,受到治疗要求的限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单式动作呈现。据医典记载,人们往往会采用这两种方式来养生健身。也充分体现了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治身、养生功效,呈现“以养为主、医养结合”的鲜明特点。 cZ8uZkfC4lNW7lVJO0MHtKTtSaD0XWIQupio3lbkBPvmrXSTK6pLcJJEZwROrNh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