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众所周知,只有传播好了中国声音,才能真正实现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价值。而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前提是传播中国声音。其关键在于如何传播才能使中国声音被世界各国准确听到,不但帮助世界人民了解认识中国,有利于中国形象的塑造,进而推动实现“中国梦”的方式被世界“听到”。具体来说,传播中国声音涉及的领域和范围极为广泛。

1.3.1 引导坚定“四个自信”,为构建中国话语权奠基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强调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提出继“三个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即“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不仅奠定了中国自身内部发展的基础,更为中国在世界交往中掌握话语主动权、传播好中国声音奠定了基础。

首先,“四个自信”为构建中国话语权提供了心理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及文化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人民的智慧性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创造的一系列发展奇迹已经充分证明了其适用性和正确性。现如今,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也面临着发达国家曾经历过的诸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普遍问题。“四个自信”的提出,展现了中国人民勇于坚持中国道路、创新治国理念、改革各项制度、复兴中华文化的精神面貌,以及中华民族信心满满、勇于革新的民族风气,体现了中国与世界交往的“自信”心态,为构建中国话语权提供了心理支撑。

其次,“四个自信”为中国话语提供了政治准绳,为中国声音“定调”。“四个自信”阐述了中华民族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下,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南、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为支撑,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决心与信心。“四个自信”回答了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根本问题,决定了中国声音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而发出的声音,不做附庸、不崇洋媚外,决定了中国话语的“定调权”及独立性。

再次,“四个自信”为构建中国话语权提供了实践支持。马克思强调,任何理论均源自实践并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扎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实践的“四个自信”,是中国数百年经验总结中提炼出来的正确理论,必将鼓舞中国人民沿着正确道路奋勇前行,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从而为构建中国话语权提供实践基础。除此之外,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也为中国话语权的构建提供更多的鲜活案例及经典素材,从而为构建中国话语权提供丰富的实践基础。

最后,“文化自信”为中国话语权的构建提供深层的文化支撑。习近平在2014年12月到澳门大学考察,参加学生座谈时强调:“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中国人民在文化的百年震荡中经历过傲慢到失落再回归自信,更加深刻了解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因此,中国话语权的构建必须植根中华优秀文化之中,这是保持中国话语权独立性的必须,更是中国话语创新发展的必须。

1.3.2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让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作支撑,而文化的进步在于改革。因此,要想在世界声音中占据制高点,就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只有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首先,要鼓励政府提供文化服务。一方面,政府应加强文化服务意识,并将其渗透入公共管理的各个环节。例如,政府财政预算等方面应考虑提供文化服务的必要性,以加强文化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另一方面,政府应以需求为导向,在充分了解人民群众文化、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文化服务,打造贴近群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文化服务体系。同时保证文化服务体制运作的透明度,引导群众积极反馈并加以监督,以政府与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形式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其次,要形成“两手抓”的新机制,同时紧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在两手抓的基础上建立二者协调发展的文化体制格局。对诸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一方面要坚持政府主导,在充分利用公共财政、紧密依靠业内骨干基础上,完成国家规定的改革任务,为提高其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供创新性的机制保障;另一方面还要坚持内部机制改革,完善考评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而增强其文化服务效能。除此之外,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坚持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最后,要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硬的文化队伍。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健全制度,完善文化人才任用制度,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稳定的财政扶持和人才激励机制,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更要完善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提升文化人才综合素质,保持文化先进性。

1.3.3 创新对外宣传方式,传播好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故事能否讲好,中国声音能否传开,关键要看我们的话语外国人是否愿意听、听得懂,入脑入心,引发共鸣。讲好中国故事,要重视对外宣传方式,更要创新对外宣传表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不仅是为了把中国发展现状展现在世界各国面前,更为了将中国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融入世界,以世界的认同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首先,要创新对外宣传工作理念。理念的创新是实践外宣创新工作的前提。

第一,要践行真正的“中庸”理念,摆脱过去几十年来“只做不说的老好人”的形象。真正的“中庸”,并不是跟随国际主流媒体毫无原则地附和,而是具备自身的原则与底线,在关键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原则问题上有绝不退让的胆识和魄力,并能主动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论据。

第二,要树立融通中外的理念。融通中外的理念,要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具有国际眼光,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并将其作为问题解决的归宿,而非仅看重本国甚至个人利益;还要求对外宣传时在讲述中国情怀的同时要更多地讲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与共同追求。

第三,要具备“主动发声”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主动发声,尤其是当涉及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时,必须积极主动地发出声音,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现如今,无论承认与否,世界都已将中国看作“世界老二”,将中国的话当成“世界老二”的话来听。面对当前国际舆论,中国过去那种“只做不说”的形式已不能再适应,中国不仅要宣传自己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中国发展将会为世界带来的巨大机遇,更要主动解答国际上关于中国问题的疑虑,积极主动地打消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以还原清晰真实的中国形象。在此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自身已做了垂范。他在蒙古国大呼拉尔发表的演讲中提到“中国愿意为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主动回应了国际舆论中称中国搭乘便车的论断。

其次,要创新对外宣传手段。要特别注重当前“互联网+”的重大趋势,充分运用新媒体时代所提供的新机遇,将对外宣传推向新的制高点。要在进一步研究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开辟新兴媒体研究,并实现二者的迅速融合。一方面,对外宣传要进一步挖掘传统媒体新的应用需求,利用好如报纸、杂志、跨国会议等发展成熟的传统媒体;另一方面,还要善于运用新媒体,特别是利用好互联网的大范围、广覆盖、无国界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两者的创新性融合,从而推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最后,要建设外宣型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精通外语和理论研究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外宣队伍,培养其根据不同受众的不同价值观特点进行宣传的能力,还要培养一批精通不同语种、深刻了解不同文化的翻译队伍,让中国政策、中国语言能够以零误差的标准被国外受众接收,从而使中国声音与世界接轨。

1.3.4 创新话语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首先,话语体系必须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实践指导。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摸索出的相关理论的学习是创新话语体系的重要条件。对于外宣工作者及媒体来说,一方面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武装自己,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增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还要认真研读与学习,在增强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培养较高水平的文化驾驭能力,从而增强自身对相关问题的理解、解读和阐释能力,避免在面对国际舆论强压下而出现盲目从众的倾向。

其次,创新话语体系更需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的创新。换句话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用简单、朴素、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话语讲出来,让大众易于接受,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化的进程。当前,人们是否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衡量标准在于其是否能够解决中国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问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所接受,势必要创新话语体系,让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具备实践意义,成为官方话语的科学理论支撑,与中国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走向中国化、走向大众化,在阐释和凸显“中国特色”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GlTl5vZ+UnMGEOtXTbDsZk59B17Qw93tpW0ISbuexSxOrKobCqxSX//g/ewkL9R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