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胆汁淤积性病症

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中文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英文名】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

【同义名】

Hanot肝硬化、Hanot综合征、Charcot肝硬化、Todd肝硬化、肝管炎性胆汁性肝硬化综合征、胆汁性肝硬化(biliary cirrhosis)、毛细胆管胆汁性肝硬化、黄色瘤胆汁性肝硬化(xanthomatous biliary cirrhosis)、肥大性肝硬化(hypertropic cirrhosis)、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慢性肝内梗阻性黄疸、胆管性肝炎(cholangitic hepatitis)、胆管周围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梗阻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肝内硬化综合征、胆管炎性胆汁性肝硬化综合征、黄疣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非化脓性肉芽肿性胆管炎。

【定义、简史】

本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特点为肝内小胆管渐进性破坏和炎症反应,导致胆汁排泌障碍,出现肝内慢性淤胆的临床和生化表现,最终可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本病好发于中年女性,85%~90%的患者起病于 40~60 岁,男女比例约1∶9,美国和欧洲发病率高于亚洲。本病早期常无症状,以后出现倦怠乏力和皮肤瘙痒。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抗线粒体(AMA)抗体阳性是本病的重要特征。PBC在欧美医学文献中报道较多,过去多认为在我国极为少见。但是,随着我国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AMA测定方法的不断普及和完善,近年来在临床上发现的PBC病例也越来越多。

PBC首先由Addison和Gull(1851 年)报道,命名为“黄疣性胆汁性肝硬化”,1950 年Ahrens等将其改为现名,与胆管梗阻引起的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区别。实际上,PBC早期并无肝硬化,而肝硬化只是疾病晚期的后果。因此,国际病理学家建议改名为“慢性非脓性肉芽肿性胆管炎”,但可能因传统习惯未被普遍接受,PBC名称沿用至今。

【病因】

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 多数学者认为感染可能是主要病因,有血源性(下行性)和肠源性(上行性)两种感染途径学说,但均无确切根据。

2.药物 如氯丙嗪、口服避孕药、甲基睾丸酮等可产生肝内胆汁淤滞而致病。但多于短期内恢复正常,Hanger认为砒剂所致的中毒性肝炎也可为本病原因。

3.妊娠期复发性黄疸 可能引致本病,但黄疸多可于分娩后消失,且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与内分泌系统也无直接关系。

4.病毒性肝炎 Watson等提出本病可继发于传染性肝炎(尤以黄疸型为主),因而也有“肝炎后胆汁性肝硬化”之称。

5.自身免疫反应 约 75%的本病患者有高球蛋白血症,血清中可发现抗胆管细胞抗体、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其中抗线粒体抗体是本病特异且敏感的诊断指标,阳性率达 95%。

【发病机制】

PBC发病机制迄今尚未确定,但多数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由于机体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被打破,使肝内叶间小胆管和间隔胆管的上皮细胞受到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的攻击,使其发生破坏和炎症反应。CD8 + 细胞毒T细胞(CTL)和MHC Ⅱ类抗原约束的CD4 + 辅助T细胞(Th2)共同作用于小胆管上皮细胞,使其受损。同时,活化T细胞进一步分泌细胞因子,加重了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此外,抑制性T细胞数量和功能降低,以及小胆管MHC Ⅰ类和Ⅱ类抗原表达增加,以及免疫黏附分子如细胞间黏附因子 1(ICAM-1)的表达,均表明PBC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

PBC患者血清中几乎均存在AMA,但小胆管损害似乎不是抗原-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而是针对线粒体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胆管上皮的线粒体是T细胞作用的靶抗原。线粒体内膜的α-酮酸脱氢酶(OADC)复合物是主要靶点,包括丙酮酸脱氢酶E2(PDC-E2)、支链丙酮酸脱氢酶(BCOADC)、酮戊二酸脱氢酶(OGDC)等,其中PDC-E2 最为重要。PBC患者胆管上皮细胞顶端有OADC抗原表达,以及MHC Ⅰ类和Ⅱ类分子表达增加,此上皮细胞可成为抗原呈递细胞,激活淋巴细胞。在胆管上皮表面还有黏附分子ICAM-1 和T细胞刺激因子B7 的表达。这些研究均表明CTL和Th2 以及随后的Th1 淋巴细胞应答在整个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除Th1、Th2 外,尚有B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PBC早期有肉芽肿形成,提示为一种迟发变态反应。肝内小胆管的破坏导致胆汁淤积,疏水胆汁酸可造成胆管上皮和肝实质细胞膜破坏,反过来进一步加重胆汁淤积。以上病理变化最终使胆管上皮和肝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直至纤维化和肝硬化。

PBC产生自身免疫反应的始动因素和激发因素迄今不明。有学者提出与大肠杆菌、革兰阴性杆菌或阳性菌、分枝杆菌感染可能有关。因细菌线粒体抗原与人类线粒体抗原有交叉免疫性。其他因素主要有环境中卤化的碳氢。

PBC患者似乎有遗传易感性。家系调查PBC常有家族聚集性,同一家庭内成员(如姐妹、母女)可相继发病。先证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而且不发病者也常伴有类似的免疫学异常。PBC患者DRW8 和C4A-QO等位基因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此外,皮肤黄色瘤细胞乃是网状细胞和组织细胞内胆固醇及其他脂类积聚而成。黄色瘤的形成与类脂代谢紊乱及血胆固醇增多有关,易与高脂血症所致之黄色瘤及肝脾肿大混淆。区别在于本病仅是胆固醇卵磷脂增高故血清不是乳白色,而后者中性脂肪增高而使血清呈乳白色。患者胆固醇增加原因有:①胆汁性阻塞使胆固醇潴留;②胆汁刺激下肝脏胆固醇合成增加;③肝脏分解胆固醇的能力减低。此外垂体前叶分泌的成酮素(ketogenic hormone)能使肝细胞质内胆固醇增加,使肝脏功能紊乱而发生黄色瘤。

【病理改变】

基本病理改变为小叶间胆管损伤、胆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及肉芽肿形成、肝细胞胆汁淤积性损伤、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根据组织学改变可分为四期。

1.Ⅰ期(非化脓性胆管炎期) 炎症主要限于汇管区,呈具特征性的旺炽性胆管病变(florid duct lesion)。包括:①汇管区小叶间胆管炎性损伤,胆管上皮细胞形态不整,细胞质空泡变性,上皮细胞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基底膜灶性破坏,小胆管可断裂。部分较大胆管上皮增生或呈假乳头状。②混合性炎细胞浸润,损伤的小胆管周围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可有淋巴滤泡形成,还可见较多的浆细胞、单核细胞及散在嗜酸粒细胞,偶见少许中性粒细胞浸润。汇管区周围界板可有局灶性破坏。③肉芽肿形成,约 50%的病例在损伤的胆管周围有由上皮样细胞聚集而成、中心无坏死的肉芽肿,有时肉芽肿界限不甚清楚,或仅为少数组织细胞积聚。此外,可见 3~5 个成群的泡沫细胞,这些改变在肝穿活检时有助于PBC的诊断。

小叶内早期一般不见淤胆,病变较轻。局部肝细胞增生,形成双排细胞肝板,或呈结节样再生,对周围肝实质有挤压,网织染色可予清晰显示,局部Kupffer细胞增生,窦内淋巴、单核细胞集聚,但罕见肝细胞发生灶状坏死。

2.Ⅱ期(细胆管增生期) 小叶间胆管数目减少,有些为炎细胞所取代,有时可见肉芽肿改变。汇管区炎症可突破界板伸入小叶内,同时汇管区周围细胆管明显增生,其周围间质水肿伴少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分隔邻近肝索。汇管区扩大,或形成炎性纤维间隔。汇管区及间隔周围肝细胞常见淤胆性损伤。

3.Ⅲ期(瘢痕形成期) 随着病变进展,汇管区多数小胆管消失,在纤维化扩大的汇管区内仅可见小叶间动脉,不见其伴随小胆管。汇管区及间隔周围界面炎症范围扩大、纤维隔增宽以及瘢痕形成。汇管区及间隔周围肝细胞呈慢性胆汁淤积性改变时,见单个或小群肝细胞因胆盐淤积(cholestasis)呈羽毛样变性,后者细胞肿大,细胞质疏松呈羽毛样,铜染色证明细胞中铜及铜结合蛋白增多,有的细胞质内可见胆色素颗粒或Mallory小体。

4.Ⅳ期(肝硬化期) 特点为:①纤维化沿汇管区小分支伸延,分隔包绕肝小叶,形成单小叶性肝纤维化(肝硬化),部分或局部保存肝小叶结构;②纤维间隔周边组织疏松,绕肝实质呈现晕环样淡染带;③肝细胞呈慢性胆汁淤积性改变。再生结节呈暗绿色,为较宽纤维间隔所分隔。

需指出的是,PBC组织学分期是相对的,同一病例可同时出现各期病变,各期之间病变可有交叉,如胆管损伤在各期均可存在。鉴于此,有学者将PBC分为早期及进展期 2 个阶段。早期相当于Ⅰ期改变;进展期为Ⅱ~Ⅳ期,小叶间胆管破坏消失、数量减少,汇管区炎症扩展,细胆管增生,界板破坏,出现纤维化,纤维间隔形成及肝结构改变,病变呈进展性。

胆管损伤程度、界板破坏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形态学指标。将三者分别划分为 4 个等级来估计预后较具实用价值。胆管损伤程度及界板破坏程度依程度各分为无、轻、中、重 4 度;纤维化程度分为:Ⅰ期,无纤维化;Ⅱ期,汇管区纤维化;Ⅲ期,纤维隔形成;Ⅳ期,肝硬化。

【临床表现】

该病起病隐匿、缓慢。随着对本病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目前约有半数患者在无症状期即可得到诊断,他们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肝功能化验异常。在有症状的患者中,乏力和皮肤瘙痒最为常见,约 78%的病例出现乏力,可能与睡眠障碍或精神抑郁有关,但乏力程度与肝病严重程度并不完全平行。且该症状特异性较差。

皮肤瘙痒比较具有特异性,可见于 60%~70%的患者,不少患者长期在皮肤科就诊。过去认为其机制是胆汁酸对皮肤中感觉末梢的直接刺激所致,现认为皮肤瘙痒与内源性中枢性神经递质的活性异常有关,特别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活性过高。皮肤瘙痒常在黄疸前数月至 2 年左右出现,同时出现或先黄疸后瘙痒者少见。该病多呈间歇性,夜间较重,因此对睡眠影响很大。但随着病程进展,瘙痒可以逐渐消失。

约 70%的患者口干、眼干,可能与合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有关,但也可能是PBC患者PDC-E2 自身反应性CTL细胞攻击泪腺和唾液腺上皮造成腺体破坏所致。

体格检查可以发现约 50%的病例有肝肿大,30%有脾肿大,30%有黄疸。皮肤色素沉着多见于躯干、上肢以及因瘙痒抓搔所致表皮脱落或苔藓化的部位。约 20%的患者有黄色瘤,主要分布于眼睛周围,但亦可见于颈部、手掌、臀部和足根部。黄色瘤可能和高胆固醇血症有关,随病程进展可以消失。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的体征仅见于晚期患者。

PBC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约为 20%,比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人群预期发生率高 32倍,年龄较高、体重较轻及肝脏病变严重者发生率更高。患PBC时成骨细胞活性减弱、破骨细胞活性增强。维生素D在体内代谢正常,但可有钙和维生素D吸收障碍。

由于肠道中胆汁酸缺乏,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因而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降低,但多无症状。但维生素K吸收障碍可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维生素D吸收障碍可加重骨质疏松。

PBC患者常并发或伴发以下疾病:干燥综合征,发生率最高,为 70%~90%;硬皮病及其亚型(雷诺现象,CREST)、关节炎(关节病)及甲状腺功能障碍也较常见,发生率为 15%~20%。值得注意的是,胆囊结石发生率可高达 30%~50%,尤其是已发生肝硬化者,且一旦结石进入胆总管,可加重胆汁淤积。肾小管性酸中毒发生率也很高,但多为亚临床型。PBC患者肝胆系统以外肿瘤发生率并无明显增高,但发生肝胆系肿瘤(特别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危险性增高,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相似。

PBC自然病程演变可分为下列 4 个阶段:① AMA(或M2)阳性,肝功能正常,无症状,可长达十几年,多于筛查时发现。② AMA(M2)阳性,肝生化功能异常(特别是ALP),无症状。多于 2~4 年内出现症状。③出现慢性淤胆的临床表现。④出现肝硬化表现。一般来说,从无症状到出现症状,平均 6~8 年或更长。10%~20%处于第一阶段的患者,可能不继续进展。从出现症状至死亡平均 8~10 年。无症状的PBC患者,临床病程变异性很大,较难预测。有些患者终生不会出现症状,但有些会逐渐变差。无症状PBC患者预后较有症状的患者好,但仍较正常人差。AMA存在与否及其效价高低并不影响PBC患者的预后。肝组织肉芽肿则预后较好,出现食管静脉曲张会明显影响预后。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甲状腺炎或干燥综合征也会影响预后。

疾病末期大约会持续 1 年,而且会表现为快速恶化的黄疸。同时,皮肤瘙痒症会消失、血清白蛋白与胆固醇会下降、出现下肢水肿与腹水,最后会出现肝性脑病和无法控制的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如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可能是疾病最后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

1.生化检查 PBC患者生化异常以血清ALP、5-核苷酸酶与GGT增高为主,常大于正常值 5 倍,ALT和AST有轻度上升,但一般很少有超过正常值 5 倍及以上,常常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波动。血清胆红素在PBC早期一般正常,当疾病进展时,约 60%的患者会出现黄疸,约 50%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达 10 g/L。以高密度脂蛋白上升最明显,这也可以解释为何PBC患者常有高胆固醇血症却不增加患者因动脉硬化的死亡率。反映肝合成功能的白蛋白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一般在正常范围,到晚期失代偿时才见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可能有维生素K缺乏,注射维生素K 1 10~20 mg/次,1 次/d,3~5 d后可恢复正常,如仍显著延长提示肝脏代偿功能减退。

2.免疫学检查 AMA为最具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检查。经典的AMA检查为免疫荧光法,血清滴度 1∶40 或以上具有诊断价值。若反复测定,PBC患者(包括无症状早期患者)阳性率可达 86%~95%。AMA有 9 种类型,其中第 2 型(M2)最具特异性。应用酶免疫法检测M2 抗体对诊断PBC极具特异性和灵敏性,阳性率可达90%~95%,假阳性很低。M2 试验不仅可早期发现无症状患者,也可作为PBC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筛查。AMA的免疫荧光法在有荧光显微镜的实验室均可进行,成本较低,但需做质量控制。鉴于AMA或M2 抗体的诊断价值,一些学者提出如临床符合肝内淤胆,并排除胆道阻塞性疾病,M2(或AMA)强阳性,即可诊断PBC,不一定需要做肝组织学检查。患者往往有免疫球蛋白增高,尤以IgM增高最为突出。IgM 可有 2~5 倍升高,甚至更高。但是 IgM升高亦可见于其他多种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因此缺乏诊断特异性。其他自身抗体,如ANA、SMA、SS-A、SS-B、dsDNA、LAM和甲状腺抗体等自身抗体也可有阳性,但滴度和阳性率低。

3.肝脏组织病理学特点 PBC组织病理学特点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病理分期有助于判断预后,但各期之间可有重叠,而且不同部位病变可能不一致。其中Ⅰ、Ⅱ期病理改变对诊断有较大价值,而发展到第Ⅳ期反而不易作出病因诊断。肝活检的组织学切片诊断PBC一定要发现肝小叶区间隔或肝小叶间的胆管破坏才能确诊。一般的经皮细针不一定能取到这个部位,Tru-Cut针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取得的切片标本有助于确定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为:①中年女性有倦怠、瘙痒或肤色较深、骨质疏松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②血ALP及GGT明显增高(4~5 倍正常值上限以上);③ ALT、AST轻度增高(2~4倍正常值上限);④血胆红素正常或增高;⑤血AMA阳性(> 1∶40)或M2 抗体阳性;⑥肝组织切片符合PBC诊断;⑦ ERCP无肝内外胆道异常。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肝外胆道梗阻或肝内大胆管阻塞 也可引起血清ALP和GGT增高,且血清胆红素在早期即可升高。临床上有明显皮肤黏膜黄染和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呈白陶土样。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见肝内胆管明显扩张或梗阻部位近端胆总管扩张,因此鉴别不难。病理组织学上可见较大胆管内有胆栓、胆管破裂、胆汁外溢导致“胆汁湖”,小胆管增生更明显,且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可累及肝外胆管、肝内胆管或同时累及。多见于中青年男性,但儿童也可发病。多伴有溃疡性结肠炎,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ERCP检查呈现阶段性胆管狭窄及扩张而呈串珠状。如果PSC病变仅累及肝内小胆管,则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病理学改变,即胆管壁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呈“洋葱样”改变。晚期也可有小叶间胆管减少,但淋巴小结和肉芽肿不常见。

3.自身免疫性肝炎 亦多见于女性,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ANA、SMA阳性,或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1(LKM1)阳性,可溶性肝脏抗原抗体(sLA)阳性。偶尔可引起小胆管病变,但更主要的病理特点为界板碎屑样坏死及淋巴细胞特别是浆细胞浸润。有些病例在临床及组织病理学上兼有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双重特点,目前认为应诊断为PBC-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

4.药物性肝内胆汁淤积 可引起肝内胆汁淤积的药物有吩噻嗪、氟哌啶醇、丙咪嗪、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磺胺类、雌激素或雄激素类等。一般在开始用药后 6 周内出现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表现,如血清ALP和GGT增高并伴有皮肤瘙痒,但AMA阴性。一般在停药数周至数月后可完全恢复。在组织病理学上累及更小的胆管,如毛细胆管和Herring管,而一般不累及小叶间胆管。所以从组织学上仅可见到毛细胆管淤胆及肝细胞内淤胆,而无PBC时所常见的小叶间胆管炎。

5.慢性病毒性肝炎 在慢性丙型肝炎也可见到汇管区淋巴细胞聚集甚至淋巴小结形成,但常伴有肝细胞脂肪变,而且血清丙型肝炎抗体和(或)HCV RNA阳性。必须注意的是,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到有的患者有肝内胆汁淤积的生化特点,AMA-M2 阳性且病理上符合典型的PBC,同时血清HBV现症感染(HBsAg)或既往感染标志物[抗-HBs和(或)抗-HBc]阳性,二者究竟互为伴发疾病抑或有因果关系,目前尚无定论。

6.成人特发性胆管减少综合征 患者多为男性,发病年龄低于PBC,有慢性肝内胆汁淤积的生化表现,肝组织学检查显示小叶间胆管减少,但AMA阴性,ERCP正常,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

7.结节病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病理上表现为 2 个以上器官的肉芽肿性炎症。一般肺部及淋巴结受累最多见,表现为肺部浸润、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眼葡萄膜炎。肝脏受累也较常见,表现为汇管区境界清楚的结节样肉芽肿和小胆管破坏。通常肝病临床表现不常见,但也有表现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者。

【治疗】

1.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UDCA)是唯一经临床试验证明对本病有效的药物。熊去氧胆酸最早从中国黑熊的胆汁中提取出来,占其总胆汁酸的近 60%,有较强的亲水性;人胆汁中也含熊去氧胆酸,但仅占总胆汁酸的 3%左右。口服熊去氧胆酸后可使人体胆酸组成发生改变,使亲水性较强的熊去氧胆酸上升到 50%以上,从而对抗疏水性胆酸的毒性。目前认为熊去氧胆酸治疗PBC的机制主要有以下 3 个方面:促进胆汁分泌(利胆)、抗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凋亡及免疫调节作用。AASLD所推荐的熊去氧胆酸的剂量为 13~15 mg/(kg·d),可分 2~3 次口服。服用这一剂量的熊去氧胆酸可促进内源性疏水性胆汁酸分泌,并阻断肠道重吸收,因而使其在血液、肝脏及胆汁中所占比例降低。对于已形成肝硬化,特别是胆红素明显升高者,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最佳剂量,因为此时患者胆汁分泌功能已严重降低,突然口服大剂量熊去氧胆酸可能造成血清总胆汁酸升高,从而加重瘙痒。一般服用数周至数月后,大多数患者血清生化指标逐渐好转,首先是ALP和GGT降低,然后是转氨酶降低,最后胆红素也降低,部分患者皮肤瘙痒和乏力等症状也有所改善。但熊去氧胆酸治疗并不能使AMA转阴。多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均表明本药可显著改善PBC患者血生化异常、延缓肝脏组织学进展,但能否延长患者生存期及减少对肝移植的需求尚有不同观点。因本药并不能去除PBC病因,因此需要长期治疗(终身治疗或直到肝移植)。本药几乎无不良反应,仅部分患者在开始服用时有轻度腹泻,一般继续服用即可消失;腹泻严重者,可从较小剂量开始,并逐渐增加剂量。熊去氧胆酸无效或疗效不明显者,应注意用药依从性、剂量是否足够及诊断是否有问题。同时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者(重叠综合征),可加用激素。已除外上述情况者,可考虑试用熊去氧胆酸联合下列药物之一:环孢素A 4 mg/(kg·d);秋水仙碱 0.6 mg/d;甲氨蝶呤 15 mg,每周 1 次;霉酚酸酯 1 g,2 次/d;泼尼松(或泼尼松龙)10~15 mg/d。

2.对症治疗

(1)皮肤瘙痒 一线药物为考来烯胺(胆酪胺),是一种阴离子结合树脂,可在肠道内结合胆酸并阻止其吸收。初始剂量为 4 g,于早餐前后服用,每日最大量可达16 g,但口味不佳,且有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不良反应。注意本药应与其他药物至少间隔 4 h服用。如果对考来烯胺无效或不能耐受,可服用利福平 150 mg/次,2~3 次/d,有效者应在 1 个月内见效。部分患者可引起间接胆红素升高,尿色加深,并偶可引起肝细胞损害、肾小管损害或血小板减少。对于利福平仍无效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可试用阿片样受体阻断剂。有报道静脉给予纳洛酮(0.4 mg/次,2~3 次/d)治疗PBC患者瘙痒有效,但长期应用不方便;最近有报道口服纳曲酮(naltrexone,50 mg/d)治疗PBC瘙痒也有一定疗效,而且未见到药物撤除症状。

(2)乏力 目前对于乏力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尽管多种药物被尝试用于乏力的治疗,包括UDCA、氟西汀、秋水仙碱、甲氨蝶呤、昂丹司琼,但是仅有莫达非尼可能有效。莫达非尼是一种用于治疗日夜班转换所致白天嗜睡的药物。其不良反应包括失眠、恶心、头痛、神经紧张。目前尚缺乏大样本量的安慰剂对照试验来验证其疗效。此外,应注意寻找并处理可导致乏力的多种其他因素,如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及睡眠障碍等。

(3)骨质疏松 所有PBC患者均应作X线双能量骨密度测定(腰椎或股骨),以后每 2 年复查 1 次。为防止骨质疏松,每日口服钙剂,摄入量应为 1.5 g,维生素D1 000 U(或 10 000 U,肌内注射,每月 1 次)。已发生骨质疏松者可给予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10 mg/d)治疗。降钙素对PBC所致骨质疏松疗效尚不确定。

(4)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皮下或肌内注射维生素K 1 10 mg/次,每月 1 次;口服维生素E 10~20 mg/d,或肌内注射 100~400 mg/次,每月 1 次;维生素D已于前述。对于维生素A的补充应谨慎,因为维生素A过量可导致肝脏损害特别是肝纤维化。

3.肝移植 PBC晚期发生肝功能失代偿者,原位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PBC患者接受肝脏移植的适应证为:预估计存活期小于 1 年、迅速加深的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值大于 170 μmol/L)、难以控制的腹水、肝性脑病、血清白蛋白< 30 g/L、进行性肌肉萎缩、反复发作的自发性腹膜炎、严重加剧的骨质疏松、肝肺综合征、早期肝细胞癌、生存质量无法接受(如无法控制瘙痒及极度倦怠)。移植后 1 年存活率为85%~90%,5 年存活率曾有报道为 60%~70%。约 10%的患者需要第二次移植。移植后生存质量改善不错,疲倦与瘙痒改善,但植入肝脏会再出现PBC,AMA效价会上升,且患者可能会出现PBC相关症状。术后第 1~3 个月可出现骨密度降低,术后 9~12个月,骨骼生长与骨密度可明显改善。

【预后】

无症状者预后尚好,有症状者平均生存期为 5.5~11 年。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预后最有意义:< 34 μmol/L者期望生存期为 8~13 年;35~100 μmol/L者,生存期 2~7 年;> 100 μmol/L者,生存期< 2 年。其他不利因素为年龄较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出现腹水和浮肿、低蛋白血症(< 30 g/L)。肝组织学检查见碎屑样坏死、胆汁淤积、桥样纤维化及肝硬化者,预后不良;初次检查见肉芽肿者生存期较长,因肉芽肿可能表示侵袭性免疫反应较轻;伴发自身免疫疾病者,生存期较短。

目前普遍使用Mayo Clinis预后评估模式,该预后评估模式取决于年龄、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下肢水肿,不必依赖肝组织学检查结果。欧洲预后评估模式则包含肝组织学检查结果。但 2 种预测模式均不能作出完全准确的评估结果。

【参考文献】

[1] 陈成伟,成军,窦晓光,等.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2):1980-1988.

[2]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M]. 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蒋业贵 陈耀凯 赵文利) 6Jz48l6cyqBCdyN0RjiqFgcE2hEy3gVlG9/HyDXeHbZCOQjjgvuyP2B6nW55mxU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