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一
用户调研方法实践

任务解读

用户调研不应被轻视,有效的用户调研能够帮助后续产品的开发。

(1)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应该做到:能让用户做选择和判断,就避免让用户书写或大篇幅地回答。另外,一般的调研问题不超过 20 个,最好在 10 个以内。尤其是做街头陌生用户调研时,许多用户内心是排斥的,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才能提高调研的成功率,要注意问题的难易、数量、时长。同时,要注意调研的问题有正向的意义。

当然对于重点客户进行深度访谈依旧是最有价值的一种方法,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2)因人而异

有些用户调研关注笼统和泛在的问题,所以列出的问题是统一的,用户只需要选择和回答。但对于做某些特定人群的用户调研时,要学会因人而异设置问题。比如针对刚生了孩子的妈妈,或者针对大学生和职场青年,可能同样是围绕着吃喝玩乐提出问题,问题的设置是不同的,因为每类人群的关注点是不同的。

(3)奖励机制

想要提升用户调研的积极性,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让用户白配合调研工作,需要设置奖励机制来维持用户活跃度。从奖品的维度来看,可以是现金、积分、实物、特权,尤其是在线下做调研时,一定要实现所见即所得。

(4)数据统计

在调研中,能用数据描述的,就尽量不要用文字表达,尤其是一些模棱两可的文字,比如大概、好多、有些。用一个准确的数据来反馈,有多少用户喜欢或不喜欢,有多少用户提出需求、多少用户不在意,更能够直观地看出问题。

(5)片面陷阱

做用户调研并不是完全听信于用户,所有的调研数据对于我们来说只具备参考作用,最后的决策还是要基于企业通过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尤其是在样本不够充分的前提下,不要对用户个性化的问题、需求太过担忧,有些意见并不具备合理性,有时候反而会误导决策。

在用户调研中,绝大多数人体现出来的相同意见,才是有考量价值的。

(6)常态调研

如果想知道产品到底做得怎么样,那就要将调研变成常态化的行为,即需要有规律地进行用户调研。比如,从产品上线的第一周开始,就可以持续地去做用户问题、意见的收集。

用户的需求是动态化的,只有及时了解用户的想法,才能够为企业产品或者市场调整提供下一步决策的依据。

任务流程

软件准备:WPS Office办公软件;思维导图软件(Xmind、MindMaster)。

(1)明确调研目的

在调研前,需要确保调研目的是否清晰,并围绕着这个目的,规划好想要获取的有用信息。

例如一家在线培训机构,他们调研的目的是:想要知道他们所假设的学习形式是否真的可以让用户们顺畅地完成学习。如果不能,问题出在哪里?如果用户们提出了某些更好的学习形式,运营资金的投入是否可以提升企业效益?

结合上述企业调研目的,可以将调研目的拟定为了解课程与作业的匹配度,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请同学们填写下表内对应的调研项目背景、调研目的:

(2)选择目标用户

有了明确的目的,接下来就需要选择目标用户。选择目标用户时,你只需要从大量的目标用户中挑出一类(具体需要了解的那类人群)就好,切忌选择目标用户人群类别过多、杂乱,这样反而得不到想要的信息,并且会出现做了很多工作,但结果却毫无用处的情况。

(3)设计调研问题

梳理出产品体验全流程,包括认知、购买、使用、售后等环节。在每个体验点下,分析并总结用户有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导致自己无法完成这个过程或者完成流程过后,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导致用户体验不佳或使用效果不好。

总结完这些问题之后,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应当是可落地执行的。

以下举个例子,方便大家明白实际的操作方式。比如,要做一个线上学习小组的用户调研,我们可以完成如下操作:

学习小组的整个流程:线上听课—微信发布作业课程等学习资料—阅读学习资料—完成作业—提交作业—得到反馈。

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课程与作业关联度不大;该课程本来就不适合配作业;教师通过在线平台单向的批改无法给予用户更多价值,用户可能更需要讨论和二次实践。

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设计调研问题到这一步就应该结束了,下一步就应该直接准备问题并进行用户访谈,根据用户访谈的结果,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但如果问题设计阶段就到此为止,那么用户访谈可能就会是场景A的情况:

场景A

调研者:你觉得课程配作业的方式较之前官网只看课程的方式能让你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吗?

用户:不能。

调研者:为什么呢?

用户:因为课程与作业的关联程度并不高,我根本没法做。

调研者:哦!好的谢谢!

……

而如果在提问之前就提前想好了解决方案,比如针对作业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想到的解决方案有:

· 改进题库,增强题库作业与课程的匹配度;

· 课程和对应作业关联程度不高,增加一个微信群用于反馈这种情况并及时调整。

在这种准备下,我们的用户访谈则大致会是场景B的情况:

场景B

调研者:你觉得课程配作业的方式比之前官网只看课程的方式能让你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吗?

用户:不能。

调研者:为什么呢?

用户:因为课程与作业的关联程度并不高,我根本没法做。

调研者:如果我们把作业题目改进一下,根据课程配相应的作业。如果有课程不配作业的情况,可以加入问题反馈的微信群,在群里把相关问题及时反映给客服人员,你觉得会好一点吗?

用户:我觉得老师的这门课程真的就是一个常识科普课程,微信群反馈也能更加直接有效。

调研者:噢,好的,谢谢!

……

以上场景A和场景B,你觉得哪个场景下进行用户访谈比较好呢?很明显是后者。做用户调研是一个验证自己想法,挖掘新需求的过程,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固然很重要,但是精准到解决方案,了解用户最关键的需求点在哪儿,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做好产品优化和调整。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将这个案例最后实际使用的问题罗列出来:

①你觉得配作业的方式较之前官网只看课程的方式能让你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吗?

②作业题目和描述上有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③从得到作业到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哪些地方你感觉遇到了障碍?

④根据课程写作业有无难度?感觉自己是否能完成?

⑤如果想要更好地理解这堂课程,你认为除做作业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

问题罗列出来后,标注出你认为最关键、最可能会给用户体验带来影响的那些问题。问题准备完毕后,最好在项目成员间预演一遍。问题看起来虽然可能会很多,但在实际访谈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用户主动地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就将自己觉得不好的具体地方说出来。处理这样的情况,你只需要对照你的问题清单,确保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都从某个用户身上已经获得了即可。

根据下表事项要求,完成设计调研问题步骤:

续表

(4)明确调研方法并展开调研

· 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

· 调节气氛,打破心理防御。

除问卷调查法外,其他调研方法均需要调节气氛,也就是在调研前跟访谈对象聊天,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

在问调研问题时也要尽可能还原相关场景,比如:结合上面线上培训的案例场景,调研者会问:“最后一次做集体作业的时候,你在协作方面觉得哪些地方是比较困难的,哪些地方做得是比较好的呢?”

· 将问题具象化。

要将对调研问题所做的分析与思考渗入访谈中,也就是将问题具象化,将抽象化的问题进行拆解,转化为具象问题,才能够收到有效的问题反馈。

· 客观冷静、保持耐心。

任何时候,都不要只问中立或偏正面导向的问题,哪怕用户对产品满意度极高,也一定要牢记调研目的,保持客观和冷静的心态,打破砂锅问到底,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最真实的反馈。

另外,在做用户访谈时会花费意想不到的精力,调研人员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保持耐心,通过聊天逐步得到有效的调研结果。

请填写下表,明确调研的模式和调研实施时间及人员安排,最后将调研结果详细地记录在表格中,方便在总结调研结果时作为有效的分析素材。

(5)总结调研结果

对调研的过程和结论做汇总。请按照事项要求填写下表:

任务指导

在任务制作过程中可以扫描二维码,观看任务制作视频,解决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用户需求调研 57IaAMdEjndQCUIFwUZ7CEQe/EY4N8jqMu7DcpVjDU1LfdL8GC09y3qkYet9Nbh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