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形式语言转换”是针对绘画专业综合绘画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的一门基础类专业选修课程。“形式语言转换”训练课程,重在对常规具象图形进行绘画语言转换的探索尝试,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模仿再现写生对象的单一绘画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本书强调让学生突破入校前对素描的狭隘观念,打破概念化规范程式的约束,从不敢画、不敢表现的思维束缚中跳出,逐渐能自如、直接、有个性地进行综合绘画语言表现。启发学生们在工具、技法和新材料的观念层面引入实践,扩展认知和审美视野,并且自觉、自信地对自己的作品效果开展批判性的评价,最终实现从具象思维向表现思维转换的自然蜕变。

本书分为5课,分别是形式与表现方法、形式语言表现的媒材、形式语言要素、形式语言表达手段的探索、综合创作表现。从理论知识概述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实践方法、手段和工具认识及运用的实践,最终独立完成综合绘画的创作,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强调研究性学习,尤其在发掘学生个性创造力方面,因材施教。第一步对综合绘画专业的学生开展专业水平摸底,感受声音与视觉的混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第二步以实践非常规方式作画(左手快速画、颠倒对象作画、不看画面作画),到植物练习、细节与描绘和人造物等作画过程,在抽象的语境中启发学生更多地开展理性思考。经过多年的课程完善,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跌宕起伏,但却乐此不疲地沉浸在这些烧脑的创作命题的“折磨”中。最终的教学成果呈现出学生对视觉的敏感性,对形式、节奏及抽象的感觉的区别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本书的出版基于何明科主讲的“平面图形转换”和“形式语言转换”课程,在整理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课堂教案和讲义基础上,由郭萍主笔,与何明科共同撰写完成。

历时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终于以研究性教材出版,感谢所有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首先,感谢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罗徕院长、邱果书记、胡忠浩副书记、代钰洪和张鸶鸶副院长等领导的支持,感谢成都大学教务处教材资助出版项目的支持,感谢美术与设计学院绘画系综合绘画教学团队徐斌主任、杨波老师的帮助。其次,感谢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管理方向的研究生江金燕、潘颜瑾、程诗琴、梁韵、郭傲颖、赵纯菊参与了本书的资料收集和文字校对工作。最后,感谢为本书出版付出辛勤努力的重庆大学出版社的各位编辑。

郭萍 何明科
2023年3月于成都 AI3aQm2uHgJp6oK3g+SSAvl3qasmjHxCMCr4mfo3t156aXV2dyxcfqaXkhcshGC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