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德宗年间,印度有一个小国曾来朝贡,在贡品中就有一部《华严经·入法界品》。在八十卷本的《华严经》中,最后一品入法界品是不完整的,这次得到的是完整版,非常难得。后来这部经由般若大师主持翻译,译作《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共四十卷,我们称为《四十华严》。
从八十卷的《华严经》之中取前面五十九卷,然后加上这四十卷,共九十九卷,是目前最完整的《华严经》译本,不过,对中国影响最深的,还是东晋六十卷本的《华严经》。这是因为,华严宗初祖杜顺大师和智俨大师没赶上八十卷本的《华严经》,华严三祖法藏大师虽然赶上了八十卷本的《华严经》,还亲自参与翻译,但是刚译完不久他就圆寂了,所以也没对此有什么阐发。
在《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中,详细记述了善财童子拜访各位善知识的具体经过。善财童子出生的时候,家中自然涌现出各种珍宝,他也因此得名,被叫做善财。但是善财童子对财富毫无兴趣,在他眼里,能够解决世间疑惑的真理才是财富。后来他听到了文殊菩萨讲经之后,欢喜踊跃,发菩提心,就想要知道如何学菩萨行,如何修菩萨行,如何趣菩萨行,如何行菩萨行,如何净菩萨行,如何入菩萨行,如何成就菩萨行,如何随顺菩萨行,等等。
文殊菩萨便回答善财童子说,发菩提心是非常困难的,发菩提心又想要求菩萨行,这更是难得,而如果他要成就那样的智慧,就必须亲近真正的善知识,向他们学习。这就好像《六祖坛经》上说的:“不得自悟,须假善知识示道见性。”善财童子听了文殊菩萨的开示之后,就到处参访,一共走过了一百一十座城,拜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我们可以看到,善财童子在参访的过程中是多么诚心,不管是谁,他都真诚地向他们请教。不仅是请教佛教中的大德居士,连邪门歪道,他也去参访他们,甚至是断人手足的暴君,以及残害自身的苦行者,他都有去参访。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善财童子是更加厉害,哪怕只有二人行,他也能找到自己的老师。我们可以在经文之中看到善财童子是如何学习的,他向那些善知识顶礼、请教,然后就一门心思地钻研学到的法门,直到自己全部吸收为止。
善财童子最终获得自在解脱,从凡夫成为了菩萨。事实上,整部《华严经》所讲的,正是在告诉我们一些方法,如何从凡夫成为菩萨。从敬信三宝开始,然后修习,分别讲述十住、十行、十无尽藏、十回向,止于十地,接着从十地开始,修行圆满,获得十明、十忍。在《华严经》中,十这个数字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其中到处都有十,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华严经》对十是多么有兴趣了,十代表圆满,而当我们修行圆满的时候,就一步一步从凡夫成为了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