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发菩提心就是出家,大无畏的舍身精神

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悉达多正式离家求道去了。他唤醒熟睡中的侍从车匿,让他去牵白马,和他一起出城。悉达多对车匿说,他这是要去饮甘露泉水。车匿一听就知道悉达多这是在胡说八道,什么饮甘露泉水,明显就是要离家修行!因此车匿赶紧劝说悉达多,千万不要做出这种吓人的事情来,见悉达多不听,他就拉住他不让他走,结果没拉住,于是他就拉住白马的尾巴,要制止悉达多离城,但最终还是没拉住,非但没拉住,反而他自己倒被拉着跑了。

这一年,悉达多二十九岁,他正式出家了。在我们国家,出家一般用于佛教徒,很多不了解的人总以为,剃了光头,披上袈裟,就是出家,其实并非如此,倘若内心还贪求名闻利养的话,那么就算把头皮都剃了,也不算是真正的出家。《维摩诘经》上讲:“夫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离六十二见,处于涅槃,智者所受,正所行处。降伏众魔,度五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恼于彼,离众杂恶,摧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无系著,无我所,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护彼意,随禅定,离众过,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有人问维摩诘说,父母不信佛法,他们无法出家,那怎么办?维摩诘就回答他们说:“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觉悟之心,普度众生之心,我们能够发这样的心,就是真正的出家。当初悉达多出家的时候,他也不仅仅是离开家门,更主要的是,他有了觉悟之心,普度众生之心。悉达多希望能摆脱世间的苦难,老、病、死、忧、悲、恼苦,他希望能远离这些东西,不单是自己远离,而且要让一切众生都能远离。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佛陀的一生,我们会发现,这种慈悲心是贯穿其中的。佛经上说,在过去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出门,看到一只老鹰正在追赶一只鸽子,鸽子逃入了佛陀的怀中,佛陀不忍心它被老鹰吃掉,因此将它藏入怀里。老鹰就对佛陀说,他不忍心鸽子的命被伤害,但如果它不吃鸽子,那么自己就会饿死,难道他就忍心它被饿死吗?佛陀觉得老鹰说得也对,于是从身上割下与鸽子同等重量的肉给老鹰吃,救下了鸽子。这就是“割肉喂鹰”的故事。

夜别妻儿:一天夜晚,太子悄悄地走出房间,离开了妻子儿子。

这个故事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但其内在的精神却是真实存在的,事实上,不仅是佛陀自己有这样的慈悲心,真正的佛教徒,他们都有这样的慈悲心,佛教一直都在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伟大人道主义精神,爱护一切生灵,甚至是无情的生命,那些草木瓦砾,他们也不忍心去伤害,就像是《楞严经》上所说的:“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

古往今来,佛教徒在这件事上谱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大唐玄奘法师西行求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和佛陀一样怀有大无畏的舍身精神,为了让众生到达彼岸,不畏千难万险,只身走向西域,历经多少磨难!我们现在能够看到这许多的佛经,正是像玄奘这样的前辈大师们历经险阻之后带来的,有首诗写得好:“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KO9KaIdeGhMy34ePvnFKly3lRTe0UkM+9WK+qv6E4OAuqo+gOnlud3DaeEj4gh2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