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理气与心性,我们要弄懂的道理

在朱熹的眼里,尽管他和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优于“现象世界”一样,也认为“理”优于“气”,不过他却觉得,“理”和“气”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理”和“气”到底谁先谁后?还是说两者是不分先后的?在当时就有人表示出了这样的疑惑,拿这个问题去问朱熹,希望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不行,因为这个问题朱熹自己也疑惑着呢。

有时候朱熹认为,“理”在先“气”在后,这时候他就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但是又有的时候,朱熹认为,“气”在先“理”在后,所以说:若论禀赋,则是气而理随而具。还有的时候朱熹认为,“理”和“气”是不能分开先后的,因此就说: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朱熹所说的这些话,显示出了三种不同的看法,这三种看法是如此的难以调和,居然都被他说了出来,让人理解起来就困难了。但是,假如我们努力去探究朱熹关于这一点的思考时,就会发现他的观点还是可以调和的。

朱熹说,“理”在“气”先,这是从逻辑方面出发的,因为“理”是超越时间的,它不可能在“气”后面。朱熹说,“气”在“理”先,这是从现象方面出发得出的观点,因为通过我们的经验,所得出的结论就会如此。但实际上呢,我们实在无法把“理”和“气”的先后问题分别出来,因为它们的存在总是同时的,因此朱熹就说: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当“理”进入“气”之后,便成了这一事物的“性”。这“性”同样也是一些特性、一些准则,所以,朱熹赞同“性即理”的说法。但这“理”不是最根本的那个“理”,而是个体所禀受的“理”。和“理”一样,“性”也是纯善的,无造作的,无计度的,等等,它和“理”的特性相同。而之所以事物——譬如说我们人——会有恶,有造作,有计度,等等,在于我们有“心”。在朱熹这里,心即知觉,朱熹说:人心亦只是一个知觉。从饥食渴饮,便是人心。用现在的话来讲,人心就是对外界事物产生的被动、机械的感觉和反应。

朱熹用了七十几个比喻来说明“性”和“心”的关系,有把“性”比作包子馅的,有把“心”比作包子皮的,有把“性”比作主簿销注、县尉巡捕的,有把“心”比作官老爷的,等等,什么都有,说了很多。此外还有一层意思是,我们只有通过“心”,才能认识到“性”,也就是说,只有有了“心”具体的表现,我们才能认识到抽象的“性”里有什么,继续往下推,就可以明白“理”了。 2Sg0dVT+nJx+JiyWJF9K56Y52a+lOkNgfQxcb2vAoul7ACLk2s+8b/yZt6Y7tCx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