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人性的善恶问题,看朱熹如何解决

在朱熹的哲学中,“理”是事物的根本,而事物之所以没有完全按照“理”去塑造,在于受到了“气”的影响。“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比禀此气,然后有形。”因为“理是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的”,所以不能产生物,物的产生必须要有“气”的凝结。

这看起来像是生物学方面的问题,朱熹在解决万物是怎么由来的,其实并不如此。就科学而言,朱熹的确是非常感兴趣的,他经常会想天外面是什么东西,想的几乎得了病。后来他还拿浑天仪做过实验,并发表了许多猜想。不过,朱熹感兴趣的主要还是在伦理方面,所以,他承袭前人所说的“气”的概念,并不是要了解万物的起源,他的目的在于解决人性的善恶问题。

这个问题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开始探讨了,孟子和告子曾就这个问题做过很激烈的讨论。最后,孟子赢了,这不奇怪,因为和孟子辩论你几乎是赢不了的。在我看来,要想赢他,那就唯有用他的那种辩论方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行。而他的方式就是下定义。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君有父,否则就不能算是人,只能算是禽兽,因为只有禽兽才无君无父。下了这样的定义之后,孟子就得出结论,墨子和杨朱就是禽兽,因为他们眼中无君无父。

倘若告子也用他这样的辩论方式,那么在跟孟子谈论义是内在的东西还是外在的东西的时候,就可以先下定义说,承认义是外在的,就是人,不承认义是外在的,就是禽兽。这样,尽管孟子最后或许能找出充分的理由来证明义的确是内在的东西,但如此证明的同时也就证明了他自己是禽兽。

其实,不管他们两个人最后是谁胜利了,都不能由此证明胜利的一方就是正确的,因为他们辩论的时候总喜欢用比喻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动不动就要来上个把比喻,把人性比作树啊、水啊什么的。孟子反驳了告子所有的比喻,但是他却没有发现,他自己所说的比喻其实也是特别不靠谱的。众所周知,比喻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不过是不能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就拿人性问题来说,告子提到,人性犹如急流的水,在东方开了决口便向东流去,在西方开了决口就向西流去,所以,人性不分什么善与不善,犹如水的流向不分什么东方西方一样。孟子听了就反驳他说,水的流向诚然不分什么东方与西方,难道也不分上与下吗?人性的善犹如水向下流。人没有不善的,正如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如果拍击它,使它溅起,便可以高过人的额头,如果使它倒流,便可以流上高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外在的形势使它这样罢了。所以,人可以做坏的事情,其本质正如同外在形势使水性改变一样。

但是,倘若我们把他们的话互相置换一下的话,就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这样一来,孟子得先说道,人性的善犹如水向下流。人没有不善的,正如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告子就可以说,水的流向诚然会分上下,但是难道会分东西吗?在东方开了决口便向东流去,在西方开了决口就向西流去,下面如果是岩石,莫非它还能够流下去吗?所以,人的本性没有善与不善,只看外在的形势如何去塑造它而已——不知道孟子对此会有什么看法?

最后,孟子当然是胜利了,他这“人性本善”的观点也一直被当做正统,尽管,后世的荀子提出了“性恶论”攻击孟子的观点,要把它击倒,但这观点并没有被击倒,倒是荀子自己的观点倒掉了。不过,孟子为他的观点所提出的依据,却并不是非常坚固的,朱熹就这个问题提出了新的依据。在朱熹眼里,他根本不承认恶是人的本性,在他看来,人性是善的,因为“理在物谓之性”,这也就可以说,“性即是理”,“理”是善的,因此,“性”也是善的,至于恶,那不是“理”的问题,而是“气”的问题。这样一来,人性的善恶问题就完美解决了。 J4lDpJO723CT8S2DJGWU5Us6MFcDPLwGt/N3ZWB6Lb/44r0Q7a8YPxP7z8T6zYW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