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说六个小人物的故事,虽然这六人来自不同的诸侯国,但他们的职业是相同的——史官。
史官的地位其实不高,却肩负一项重要的任务,负责将帝王将相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如实记录下来。如果没有史官这个群体,今天的我们可能就不会了解那么多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了。
首先来说一说晋国的事。
晋国的权臣赵盾指使自己的堂弟赵穿杀死了晋灵公。这里的赵盾,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的爷爷。赵盾之所以让自己的堂弟动手,就是因为不想让自己背上千古骂名。弑君,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非常严重的罪行。
因此,赵盾打算趁新国君继位时,精心操作一番,从而销毁这段记录。
按照当时的制度,先君是如何去世的,新国君是如何继位的,这些事都关乎国家的前途,所以必须一字不落地写在史册中。当时负责记录的史官名叫董狐。
董狐心里很明白,赵盾不想背负骂名,一定会让自己篡改历史。此时赵盾是晋国的实际掌权者,如果自己不听他的话,只有死路一条。然而,董狐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并不惧怕赵盾的权势,他把写好的史册递给赵盾。赵盾一看就傻了眼,上面赫然写着:“秋七月乙丑,赵盾于桃园,弑其君。”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赵盾犯下了弑君之罪。
赵盾对这件事情可不敢马虎,于是他先客气地问董狐:“您是不是写错了?先君被杀的时候,我并不在场。先君被杀之后我才回来,您怎么能说我弑君呢?”
董狐据实说:“赵盾你身为宰辅,没能力治理朝政,导致朝中矛盾升级,而后乱成了一锅粥,这肯定是你的能力问题。再者说,当时你在外面故意不回来,就是等着事态恶化。现在你回来了又装老好人,对杀先君的赵穿视而不见,只想蒙混过关,那你肯定有问题。说明你就是幕后黑手。”
董狐这些话,论点论据清晰,赵盾哑口无言。赵盾不再争辩,只能试图用软话打动董狐:“您看我也没直接参与这件事,您就放我一马,在史书中稍微改改吧。”
董狐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做法。赵盾虽然恼怒,却不敢乱杀史官,只能长叹一声,认下了这件事。
董狐心里怕吗?他肯定害怕。赵盾连国君都杀了,也不会在乎多杀一个史官。但他身为史官,就应该如实记录,后来的成语“董狐直笔”正是出自这个典故。
类似的故事也在齐国发生过。这次的事件中有五个史官,其中四个没有名字,我们只能按照伯、仲、叔、季来称呼,也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齐国的国君齐后庄公,风流好色,整天寻花问柳,无法无天。不可理喻的是,齐后庄公经常到大臣崔杼的家中,和崔杼的老婆偷情。而且是大摇大摆地去,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有一次,齐后庄公看上了崔杼放在家里的一顶帽子,就在偷情后顺手把它拿走了,后来竟还把它当作礼物送给了别人。
崔杼可是朝中的权臣,地位高贵,受人尊敬,如今受到这般羞辱,心里怎能不盘算着如何报复?于是崔杼提前设好了埋伏,等齐后庄公再次来到他家中,齐后庄公刚进门,埋伏好的士兵们就把他按住杀死,让他变成了风流鬼。
还是老规矩,老国君怎么死的,新国君怎么继位的,都要一五一十地写在史册中,每一个细节都不能落下。崔杼和赵盾一样,也不想背负骂名,便赶紧找到史官太史伯,商量能不能修改史册上的记录。
崔杼认为自己是占理的,所以先开口说:“齐后庄公是个昏君,如今被我杀死,他是死有余辜。你就这么写,就说他是得了病死的,这样一来咱们两个都能相安无事。”
言外之意很清楚,按照我说的做,否则,你也没好果子吃。结果,太史伯不慌不忙地写下了几个字。崔杼拿过来一看,差点气得吐血。上面写着:“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
崔杼一气之下杀了太史伯。
当时的史官是一个可继承的职位,所以太史伯死后,太史伯的二弟太史仲就成了史官。崔杼还是那些话,你哥不听我的,结果脑袋搬家。你就直接写国君是暴毙而死,这样咱们都好过。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一家子都有傲骨,只见太史仲写道:“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
崔杼话不多说,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三弟太史叔成了史官,崔杼又来了。他直接告诉三弟太史叔,“你都看到你哥哥们的下场了,看着办吧。”
三弟太史叔傲然依旧,说:“我一个史官,如实记录是职业操守,我就这么写,你也看着办。”
太史叔也为此丧命,四弟太史季接替史官职位,他见到崔杼,索性脖子一伸:“直接砍吧,我是不会修改记录的。”
崔杼心想这得杀到什么时候啊?算了,你走吧。
另外一个史官南史氏,听说多位史官都被杀了,赶紧跑来看看老四有没有事。随后南史氏亲眼看到老四将事实写在史册上,这才放心地走了。
于是史书上便保留了这段记载:“灵王二十四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
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太史伯一家人。这四兄弟为了真实地记录事实,付出了血的代价。
当时史官的风骨,是我们今天的普通人很难理解的。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史官,才让我们今天看到的史书在相当程度上客观可信。虽然难免存在一些主观涂改之处,但从整体上看,史官们依然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小人物的誓死捍卫,那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历史记录可能就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被前人篡改后写出来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