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领取生活保护金的人与死亡

在现代日本,由于身心状态不佳或遭遇裁员等原因,境遇稍有变化,就堕入落魄潦倒之中,这是人人都怀有的恐惧。

事实上很多送到我们法医学教室的死者,都是因为生活中小小的失误而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的。像上文那名冻死的男性一样,身边没有现金、肠胃中空空如也,大概好几天没有洗过澡的遗体并不稀奇。

特别是近几年,笔者个人发现,据被解剖的死者的生前状况记录来看,领取生活保护金的死者数量逐年递增。

2016年4月厚生劳动省发布的对接受生活保护的人的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1月为止的概数),日本生活保护率(包含已停止领取生活保护金的人员)达1.71%。也就是说日本国民100人中有约2人需领取生活保护金。

笔者所在的兵库医科大学法医学教室管辖的区域中,包括兵库县尼崎市。该市的生活保护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该市的生活贫困人员自立支援机构2015年8月发布的《市长定期记者见面会资料》中提到,人口20万以上的二线城市中,尼崎市的生活保护率仅次于函馆市(4.46%)、东大阪市(4.09%),为4.07%(2015年4月为止)。从数据可知,市民中每100人有约4人接受了生活保护。

2016年1月到8月,我们法医学教室负责解剖的117例尸体中有25例是领取生活保护金的人,占比21.4%(未发表/调查中)。也就是说每解剖5人,就有1人接受了生活保护。而且有的尸体身份不明,无法确认是否领取过生活保护金,所以实际占比应该会更高。

说到底这个调查仅限于我们法医学教室。从全国的生活保护率1.71%来看,解剖的遗体中生活保护金领取者占比竟然高达20%以上,即贫困人口的遗体占比极高,这样的情况可以说很不正常。

老实说,我以前几乎没有注意过被解剖的遗体和生活保护的关联性。每天都有需要解剖的遗体送来,他们的年龄、性别、生前的生活状况等千差万别,运用法医学施行解剖的主要目的是调查他们的死因。至于每名死者生前的经济状况,并没有特别留意过。

不过,仔细想想,我每天在解剖台上所面对的并不是在医院里、在家人的陪护下安然离世的人,而是不能用“病死”一言蔽之的遗体,专业性的称呼为“非正常死亡”。可能听起来有些讽刺,在解剖现场,“非正常的状态”反而是正常的。所以最近我突然觉得,一些死者生前面临的本质性问题其实是由经济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对此,自己的感知是不是变得有些迟钝了。

而且,这25例接受生活保护的死者中84%(21例)是独居者。好几个案例中,由于长时间无法与死者取得联系,政府人员或社会福利机构人员前往死者家中拜访,这才发现了尸体。

近来对领取生活保护金的人的批判声越来越高,比如,“明明有工作的能力却不工作,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但就我从解剖台上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事实并非如此。确实有很多人饥饿致死,或是在无法向他人求助的孤独中死去。 9ct48c14WKTa0Pf0LlMJtc0ia5bsVyaJiXtAoo6ZfJBJjd2gMU9qUsB7HyOGKUa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