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4.“黎”

“黎”也是一个笔者少小时候弄不清字源的汉字。那时,总是把右上角的“ㄉ”写成“勿”。为此,多次被老师批评并成排成排地罚写。每次被批之后,笔者都是莫名其妙,始终弄不明白,“黎”字右上角的“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写成两撇的“勿”?在这个字上吃的亏,笔者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虽说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也是数十年“弹指一挥间”了。这事怎么也得说道说道。

关于“黎”(lí)字文字学家们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形声字,意思是以“黍”表义,以“利”省去“禾”剩下的锋利的“刀”表“lì”这个音。

第二种说法:会意字,分别以“禾/水/刀”构成“黎”字,会意清晨起床收割禾麦。在金文中,这个字的左边是一株颗粒饱满下垂的“黍”,右边是一把收割庄稼的锋利镰刀。至于“禾”下边的“人/水”则是后来的人将禾麦下垂的籽实误写为“水”了。不过,这也就将错就错,种庄稼需要“水”,似乎也解释得通。

现在,算是说明白了,“ㄉ”是“刀”的变形。“黎”的本义就是清晨收割庄稼。从这个意义上稍加引申,“黎”就与“清晨”有关了,这便是“黎明”;而遍天下的老百姓则如同“黍”的颗粒一样,多得数不清,这就有了“黎民百姓”;农民起早贪黑,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就有了“黧(lí)黑”。

显然,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说法,“黎”应该是一个会意字。 /WQWq6+T0eAA6Oksushb2jNPwbZ6usZHERIjG165sHQbnj/KHiUuS+dlpnSWyU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