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小读书及至如今年逾古稀,虽然也算是专门学习过中文专业,但对以“ ”为偏旁部首的字,印象颇深。小时候始终搞不懂,为什么“炼乳、乳汁、乳房”等语词中“乳”(rǔ)字左上角的这个构件“ ”,一定要这么写?“ ”这个符号既不是“扌”,亦不是“目/寸/土”,又不是“氵/木”等之类的偏旁,上边一撇,下边两点,再加一个撇点,它究竟代表什么呢?而且写起来还感觉什么也不像,看起来也别扭得很。
一直到笔者老了,有闲研读点文字学知识了,才弄明白。原来“乳”字是一个会意字,即由“ ”“子”“ ”这三个构件组成,“ ”是从上往下的一只手,“子”是一个襁褓中的小孩子,“ ”的竖弯钩在甲骨文中表现为一条曲线,是女子乳房的象形描绘。将这三个构件合起来理解(“会意”),即是一个母亲抱着孩子喂奶。
原来,随着汉字的不断发展、衍化,“手”已经有了“扌”“ ”“手”、一横一撇(“左”字去掉右下部的“工”)的左手、一横一捺(“右”字去掉右下部的“口”)的右手、“奉”(下部的两横一竖代表双手)、“共”(上边的一横代表一物,余下的部分便是双手了,代表双手捧一物)、“ ”(如“争”的中部)等不同变体。比如繁体字的“爭”就是上下各一只手争抢东西、“舀”是一只手从“臼”里取液体,“妥”是一只手按住女子使之安稳,“采”是手在树(木)上采茶采桑之类,“觅”是手眼(上部“ ”是手,下部“見”是眼睛)并用寻找东西,“孚”的本义是抓住俘虏(上古俘虏中的战士被杀掉,剩下的妇女、孩子则被掳掠)。
少小时,笔者要么是没有认真听课,要么是语文老师也真的没有从造字的角度讲过,所以笔者对“ ”及相关偏旁部首的理解几乎糊涂了大半辈子。笔者暗忖,如果语文启蒙老师能尽量多地具备一些文字学知识,且孩子们亦认真听课,或许孩子们对汉字的理解会更轻松自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