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朋友称看到一篇载于某晚报的文章,标题是《“穀”和“榖”只有“一横之差”,两字该如何区分?》。文章比较长,洋洋千言,引经据典,纵横捭阖。但读完之后,仍是一笔糊涂账,还是没搞清楚“穀”(gǔ)和“榖”(què)具体怎么读、怎么用。今天,咱们从这两个字说起。
新中国成立已经七十多年,不说孩子们,就是我们这一代年近古稀的人,也是在简化汉字的语境下逐渐变老的,因此,我们对繁体汉字,基本知识是相当欠缺的。
要说“穀”和“榖”,就必得先说简化字“谷”,也就是五谷杂粮的“谷”。在简化字中,“谷”一身而二任,既是作为粮食的五谷杂粮的“谷”,又是“山谷”的“谷”。作“山谷”的“谷”讲时,这是一个象形字,像泉水从山谷中流出,时隐时现。作“粮食”的“谷”讲时,是假借“谷”这个字的读音来表示与此相近的粮食“谷”的意思;写作繁体字“穀”时,是一个形声字,即“禾”表义,其余部分表声。
再说繁体,粮食“谷”的繁体写作“穀”(注意,这个“穀”是在秃宝盖下、“禾”上多一横),是一个以“禾”表意,以“ ”(què)表声的形声字。而“榖”(gǔ)却少了“禾”上的一横,这个字的本义是“楮”(chǔ),是一种落叶乔木,叶似桑叶而粗糙,果圆球形,熟时红色。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叶可作猪饲料,后来亦作纸的代称。
而作为声旁的“ ”(què),指坚硬的外皮,后写作“殻”,也就是今天简化字的“壳”。这个“壳”也有点意思,在笔者的印象中,最大和最小的事物,读“qiào”,如“地壳/金蝉脱壳”,有文字学者认为这是保留了古音,多用于书面语;其余的在现代都读作“ké”,多用于口语,如“贝壳/花生壳/子弹壳/核桃壳/驳壳枪/鸡蛋壳/脑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