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成/承”

在我们的日常汉字使用中,一些自古流传、约定俗成的成语,如果没弄清其本义,仅仅是望文生义,则容易出错。比如“相辅相chéng”到底该用哪个“承/成”,就是一个问题。

从成语的本义上讨论,我们知道“相辅相成”指的是事物之间具有同一性,相互配合,相互促成,如“勤奋与天分相辅相成,则成功在望”。“相辅相成”的“成”指“促成/成全”,用的是本义。《说文解字》曰:“成,就也。”

至于“承”,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承”的字形都是上面一个“人”,下面为两只张开的手。有学者认为这是对接生场景的形象描绘,本义当为“捧/受”。后来由“承受”引申出“承接/接续”之义。“承”含有“捧着”和“承受”两个义项:如“承载/承盘/承饮”等词语中的“承”即“捧着”之义;“承担/承前启后/承上启下/承袭/承办/承揽”等词语中的“承”,则表示“接受”。

“相承”即“相接”,可表示空间上的相互毗邻,如班固《西都赋》:“名都对郭,邑居相承。”亦可表示时间上的先后接续,如《旧唐书·志第六》:“自魏、晋及宋、齐、陈、隋相承,始受命之君皆立庙,虚太祖之位。”

归纳起来看,“成”是主动促成,如“相辅相成”;“承”是被动接受,如“承前启后/承上启下”;二者意义完全不同。 jxRPTI0u1Uf9pw5VQtTQyEOtXYHerKxAZcLZNE5LqZXOclYiBego6+erdufb1IN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