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讲
老子

如果说孔子复杂,那么老子则是神秘。之所以神秘,一是因为他的身世不明,二是因为他的著作高深。

他的身世扑朔迷离。司马迁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并说孔子向老子求教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网),游者可以为纶(lún),飞者可以为矰(zēng)。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司马迁在同篇中还记叙了两个人名,一个叫老莱子,也是楚国人,也是道家,也与孔子同时代,还有一个是周太史儋(dān),他预言了在孔子死后129年周、秦分裂,有人说这个人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

围绕司马迁的叙事,有不同的理解。梁启超说,一个老莱子,一个太史儋,究竟与老子是一个人,还是二个人或三个人,连司马迁都搞不清楚。 冯友兰认为,老聃和李耳是两个人,前者是“古之博大真人”,后者是战国时期的“老学之首领”。 钱穆说,究竟有没有老子这个人,《道德经》究竟是谁写的,都不能确定。 而陈鼓应则认可司马迁的叙事,认为老子与孔子同时代,大约比孔子年长20岁。 李零说,老子和老莱子就是同一个人。

老子的著作就叫《老子》,或叫《道经》《德经》《道德真经》,《德道经》,现在通常叫《道德经》。全书分为81章,分为道篇和德篇两个部分,只有5 000余字。或许所用概念太过深奥,或许是叙事太过思辨,或许其他原因,而显得很高深。

与孔子简易的叙事不同,孔子是从共情的视角,用“仁”释“礼”,读者很容易理解,就像树上的桃子,摘下来就可以吃,老子不谈情,只谈哲理,而且按照设定的逻辑结构来谈,就像剥竹笋一样,只有一层层地剥去笋衣,才能看到笋心。

读者这时才会发现,其实老子关注的与孔子一样,也是政治和政治伦理,谈的也是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不同的是,孔子是周制度和周文化的维护者,并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救世,而老子则是周制度和周文化的否定者,是以导师的身份提出了批评并给出新的救世方案。那么老子是如何精心培育他的这棵竹笋,让它长得那么密密实实的呢?

一 何为道?

老子叙事非常独特,也非常独到,层层深入。他谈政治和伦理,不是就事论事,也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先讲依据,再讲过程,最后才讲重点,即人和政治,让读者跟着他的思路和逻辑思考,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老子的立论的依据是“道”。道既是老子叙事的起点,也是他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何为道?他开门见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凡是言语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亘古不变的道;凡是可以标注出来的名,不是亘古不变的名。这是一个总论,一个概述,他还是试图从多个层面描述这个道。

首先,道的状态如何?

也就是说,它是什么样子的?第二十五章中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认为,有个东西浑然一体(“有物混成”),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作道。为什么只能勉强叫它道呢?第十四章中说: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因为它无色、无声、无形,既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所以只能把这个看不见头,也看不见尾,没有形状的形态,没有物体的形象,叫作恍惚。那么恍惚又是什么呢?第二十一章中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的,看起来若有若无的样子,但是就是在这种恍恍惚惚中,它却有迹象(“其中有象”),就是在这种恍恍惚惚中,它也有实物(“其中有物”),深远暗昧中,它却有精质,这精质是真实的,也是可以信验的。

其次,道的地位如何?

也就是说,它与万物万事是什么关系?第二十五章说它“可以为天下母”,也就是说,它是万物万事的源头,是万物万事的本体。第一章中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说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五十二章中也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第四章中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是说道是虚空的,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的;渊深啊,它似乎是万物的宗主;幽隐啊,似无而实存;我不知道它从哪里产生,但可以称它为天帝的祖宗。老子还怕这样叙述不够清楚,便用比喻,来进一步描述。第六章中说: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即“谷神”)是永不停息的,这就是微妙的母性生殖系统,而这微妙的母性生殖之门,就是天地的根源。它绵延不绝地存在着,无穷无尽作用着。那么,这种作用的次序又是怎样的呢?第四十二章中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的一、二、三,是形容道创生万物的层次,以道为母体和源头,一层一层地向下推进,创生万物。道生成混沌未分的统一体,进而产生天地,天地生出阴阳之气,阴阳之气相交形成各式各样的新生体,而这些新生体所依据的规则又是怎样的呢?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也就是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从源头看,是层层下移,而从万物看,是层层上效。

最后,道的规律如何?

也就是说,道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规律运动的呢?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 这就是道的根本规律。老子的“反”,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反”的“反”,即相反对立;二是“复返”的“返”,即循环往复。

老子认为,所有事物都是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第二章中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中相互对立的事物比比皆是,如“牝与牡”“雌与雄”“黑与白”“陵与谷”“荣与辱”等,这些事物互为对立面,又相反相成,所以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美和丑、善和恶是相对而言的,说一个东西是美的,实际上是以一个丑的东西做对照的,如果没有所谓的丑,也就没有所谓的美,反之亦然。不但如此,这些相反对立的状态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第五十八章中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对立的情形下交互变化着,这种对立转化的规律不胜枚举,如第二十二章中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第四十二章中说:“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老子“反”的另一层含义是“返”。他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第六十五章) 意思是玄德好深好远啊,与事物复归到真朴,才能达到最大的和顺。这里的“反”,不是相反,而是回“返”,返回到道的本性,即回到“自然”。

二 何为德?

那么,什么是“自然”呢?“自然”,是道的本性,也是道总的特性。它并非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指万物万事的一种自然而然、顺应变化规律的状态。为什么要回到自然?因为“道法自然”,而万物万事又以道为法则。那么道究竟有哪些法则呢?第五十一章中说: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段话的意思是,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态,环境使万物生长。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没有不珍贵德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贵,就在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养育万物而不加以主宰,而是顺其自然。所以,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和保护。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养育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最深的德。

这里出现了第二个核心概念,德。何为德?德是万事万物依从道而应该有的样子,是万事万物应该具备的本性。道是源头,德是桥梁,连接道与万事万物。既然道的本性是“自然”,那么万事万物依从道应该成为什么样子呢?它们的本性又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一是“虚”和“静”。老子认为,“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 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

老子认为,要专心于“致虚”和“守静”。从万物生长中,他看到了万物循环往复的道理。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回到本根,叫作清静,清静叫作回归生命。回归生命就叫作认识自然(即永恒的规律),认识自然叫作明白。不认识自然,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认识道的常规,才能包容,包容才能公平,公平才能周全,周全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才能永久免于危殆。

第五章中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老子认为,天地之间,不就像个风箱吗?空虚不会穷尽,发动起来就会源源不断。在第四十一章中,老子又以山谷为喻,认为“上德若谷”, 山谷虽然虚空,却能汇集四面八方的水流。作为虚的反面,就是“盈”,第九章中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与其满溢,不如适时停止。而静的反面则是“躁”,二十六章中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帅),“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轻率就失去了根本,躁动就失去了主体)。

二是“柔弱”和“不争”。《吕氏春秋·不二》中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老子自己也说,“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 他认为,正是道所表现出来的柔弱这个特性,才使得万物没有强力的逼迫,而是自生自长的。在第七十六章中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所以老子说“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 他以水为例,做了形象生动的阐释,第七十八章中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水有两个特点,一是柔弱,水性至柔,但滴水可以穿石。水在柔弱宁静中,可以积聚强大的力量,冲破世界上的一切障碍。二是求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说:“水善万物而不争。”(第八章) 水的最高的德行就是“不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他认为,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的本性。因此,“上善若水”(第八章),水具有最高的善,是最高的“德”。

三是“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 老子认为,万事万物中,除了水,还有一个也最接近道的本性就是婴儿,也就是说,婴儿与自然状态非常接近。那么婴儿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第五十五章说: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chài)虺(huī)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ī)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

含德深厚的,就好比初生的婴孩。蜂蝎毒蛇不咬伤他,凶鸟猛兽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却握紧拳头。他还不知道男女的交合,小生殖器却自动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天啼哭,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元气醇和的缘故。老子认为,婴儿的状态——无知、无欲、纯净、真实,婴儿拥有“童心”和“赤子之心”。

老子问:“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十章) 他认为,“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 ,只要永恒的德性不要离失,就能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他说,“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 又说,“我独泊(bó)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第二十章), 意思是,我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嬉笑之声。

三 人何为?

说道也好,说德也好,其实都是溯源,都是背景,都是依据,也都是引子,重点还是说人。第二十五章中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把道、天、地和人四者并列,四者都大,都很重要,以衬托人的重要。道有本性,即自然,天、地、人都应有德,顺应道的本性而呈现出应该有的样子,这样才是域中万物原本的样子,才是完美的。但是天、地、人三者,天、地有德,因为天、地遵循道的本性;而人却失德,因为人违背了道的本性。第七十七章中说: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人世的行径却不是这样,要剥夺不足的,用来供奉有余的人。为什么人不遵循天道,而要与天道反着来呢?老子认为,是贪欲的缘故。第四十六章中说:

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

最大的过失是贪婪的欲望,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那么又是什么导致贪欲呢?第十二章中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列举了色(看的)、音(听的)、味(吃的)、猎(玩的)、货(用的)五样东西,实际上诱惑人的东西又何止这五种,由这五种,繁衍至百种千种,总之凡是能引起人感官欲望的东西,都容易使人上瘾,欲罢而不能。怎么办呢?怎么才能控制欲望,制止贪欲横流呢?老子认为,只有两个字,就是“无为”。

无为符合道的本性,是万物万事的德性,可是人却非要有为。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 天下的禁忌越多,百姓就越贫困;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混乱;技巧越多,邪风怪事就越发生;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增加。正是社会中的强者即掌权者的强作妄为,肆意地扩展自己的欲望,才使得人类社会背道而失德,第七十五章中说: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民众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才使得他们陷于饥饿。民众之所以难治,就是由于统治者强作妄为。民众所以轻死,就是由于统治者奉养奢侈,才使民众觉得命不值钱。正因为如此,政治败坏了,第五十三章中说: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朝政腐败极了,弄得农田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而掌权者还穿着锦绣的衣服,佩戴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这简直就是强盗头子。多么无道啊!既然把民众逼得无路可走,就到了物极必反的地步,所以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二章中说: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民众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那么更大的祸乱就要来了。不要逼迫民众不得安居,不要阻塞民众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民众,民众才不厌恶统治者。因此,知“道”的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但求自爱而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因此,第二十二章中说: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不自我表现,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能长久。这是无为的第一步,从此开始,节制私欲,第七章中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知“道”的人退在后面,反而能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吗?

所以老子在第三十七章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意思是,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 就是说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知“道”的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因此,为政之要就在无为,只有无为,政治才能清明,社会才能善治,从而最终实现他所憧憬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第八十章中说:

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如何实现这种社会理想呢?第五十七章中说: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论述了三个核心概念:道、德、人,预设了三种理想状态:自然、不争、无为,构成了极其思辨的哲学体系。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它的本性是自然;德是万物顺应自然的状态,它的主要特性是不争;人是万物之一,应有万物的特性,可是除了婴儿,这个特性灭失了。因此,人是万物中的例外。矫正这个例外,让它恢复万物的特性,回归道的本性,只能“无为”,别无他途。

图2-1 老子画像 (元代 赵孟頫 作)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什么是老子的“要”?什么又是他的“本”?“清虚”也好,“卑弱”也罢,就是要求统治者对被统治者不要逼得太紧,欺人太甚,掌权者对无权者要学会妥协,学会让步。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历代统治者和掌权者又有几人倾听过这位智者的声音,又有几人懂得收手? tz6IOO1ta97NY3pgofqm/YAlDPkE/c+qNRWjmZg5mPy2ToxPHiOeJl2e2DXutKe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