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领地的概念与基本类型

一、领地

领地是指个体或群体认为属于自己的有形或无形的空间。领地性是一种传达和主张对领地的所有权的倾向。领地性可以从领地行为中推断而得,例如,标记领地的边界或抵御领地入侵者等领地行为均表现了领地占有者的领地性。领地性将个体所处的环境与其行为和社会交往联系起来,包括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Edney,1974)。领地性吸引了动物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Edney,1974)和政治地理学(Sack,1983)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者的兴趣,这些研究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对动物或人类的领地性进行分析。

对人类领地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领域对城市中社会群体功能的研究(Altman,1975)。早期的社会学家持续性地观察到城市生活中领地的存在(Altman,1975);比如,一些街区仅有特定的群体居住其中,并很少有其他群体的成员进入(Sommer & Becker,1969)。有关人类领地的研究表明,人类围绕领地行事,且会像动物一样采取领地行为,由此也引发了关于领地性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习得的讨论(Altman,1975)。

为了区分人类领地性与动物领地性,有学者总结了人类领地性的八个主要特征:①人类对空间的使用比动物更多元;②领地和攻击的关联性在人类中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却是动物界的根本特征;③领地不仅仅用于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④人类可能同时维护多个领地(如家、工作场所和储物柜),但动物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只使用一个领地;⑤临时领地的分时共享在动物间极为少见,但在人类社会中却非常普遍;⑥人类会遇到领地遭到全面入侵的情况,动物则鲜少碰到这种情况;⑦人类是唯一可以在不非法入侵他人空间的情况下发动领地战争的领地生物;⑧人类可以在不表现出敌意的情况下,在自己的领地上例行地招待他人。根据以上特点,该学者认为动物领地性至多只是可以与人类领地性类比,但无法用来解释人类领地性(Edney,1974)。虽然研究人员在领地性究竟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习得这一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他们都认为,人类领地性是个体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值得学术界关注的独特现象(Altman,1975;Brown et al,2005)。

表2—1中列出了七个关于动物领地或人类领地的经典定义。两组定义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个体或团体对领地的使用和防御在定义中均有所体现,这表明对人类领地的研究是在对动物领地的理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动物领地与人类领地定义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领地对动物的实用功能,而后者强调领地对人类的心理价值。可见,任何关于人类领地的理论研究都无法忽视人类领地所蕴含的心理意义。

表2—1 领地的定义(Altmanm,1975)

续表

注:中文为笔者翻译。

二、领地类型

研究人员根据自我与领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几种领地的分类方式。有学者从自由进入的机会和领地相关行为两个维度将领地划分为四种类型:公共领地、家领地、互动性领地和身体领地。公共领地是那些虽然需要遵守某些社会和行为规范,但个体可以自由进入的区域;家领地是对居住者而言“具有相对的行为自由、亲密感以及控制权”的区域;互动性领地是进行社交聚会的地方,其界限通常是脆弱且流动的;身体领地则是“人体所包围的空间和身体的解剖学空间”(Lyman & Scott,1967)。身体领地的概念与个体空间的概念交织。个体空间指“个体周围的、在他人进入时会感到受侵犯继而表现出不满甚至回避的空间”(Goffman,1971)。也有学者根据占有者的控制程度、对领地的使用方式以及对主张空间的相对时间长短提出了另一种划分领地类型的方式。这种分类方式将领地划分为首要领地、次要领地和公共领地。首要领地对占有者而言至关重要,并且通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占有者相对完全的控制之下,家就是一个典型的首要领地,人们对家都有着深深的依恋和强烈的控制欲。和首要领地相比,次要领地的重要性、普遍性和排他性均较低,要求占有者对领地有一定的控制权、所有权和监管权。以社区酒吧为例,常客将其视为自己的次要领地,他们对社区酒吧的心理所有权和占有感甚至可以延伸到特定座位或桌子上。公共领地是一种相对临时性的领地,人们只要遵守社会规范和规则就可以自由进入和使用空间,公共图书馆、公园和高速公路就是典型的公共领地(Altman,1975)。这种将领地划分为首要领地、次要领地和公共领地的分类法得到了一项实证研究的检验。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邻里感知相似性、领地类型(即家、家附近和街区以外的地方)以及社区收入水平对领地认知的影响。他们发现,无论是生活在城市环境还是郊区环境的个体,都区分了自己的首要、次要和公共领地(Taylor,Gottfredson & Brower,1981)。

一项近期的信息技术文献提出了另一种领地分类方式,这种分类方式聚焦了不同领地类型中的隐私控制机制。学者们认为电子传感器(例如全球定位系统、Wifi和蓝牙)创造了一个无处不在的互联环境,使得保护用户隐私成为挑战(Könings & Schaub,2011)。以此为背景,一种适用于技术应用的不同情境的领地划分方式被提出,并将领地划分为物理领地、私人领地和延伸领地(Könings & Schaub,2011)。物理领地是用户所处的具有墙壁或门等物理边界的环境(例如一座房屋或一个房间)。延伸领地是通过通信技术联结的用户所处物理领地的虚拟延伸。私人领地是用户的延伸领地中除去那些不受欢迎的参与者的部分(Könings & Schaub,2011)。尽管本研究并不涉及虚拟环境与物理环境的融合,但这种基于隐私控制机制的领地分类方式也与本研究存在一些关联,这是因为这种领地分类方式表明,同一物理空间中多种类型领地的边界是可以交织在一起的。

三、领地的心理价值

领地对人类的益处至少可划分为三个层面:社区层面、人际层面和个体层面(Edney,1976)。在社区层面,领地可以带来地理方面固定性的价值,领地中的资源具有可预测性和易组织性。此外,共享领地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感知相似性,这有助于增强社区纽带和发展群体认同感(Edney,1976a)。在人际层面,由于占有者和访客的角色是社会建构的并且在无野蛮入侵的情况下是受到彼此认可的,领地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秩序与结构(Edney,1976a)。在个体层面,身处自己的领地可为人提供安全感、自我决定感、控制感、连续感和认同感(Edney,1973;Edney,1974;Edney,1976b;Stodolska et al,2013)。

实证研究证据支持了身处自己的领地对人的积极作用(Brown & Baer,2011;Harris & McAndrew,1986)。例如,与说服相关的文献证实人们往往会对进入其领地的访客展示领地统治行为。即使访客数量高于领地居民人数,或领地居民并不扮演主导者角色,领地居民依然可以对其访客施加影响(Taylor & Lanni,1981)。具体而言,当领地居民的意见与访客的意见相左时,领地居民比访客在彼此的谈话中表达得更多并更多地表现出对谈话的控制;当领地居民和访客持有相似的观点时,领地居民会倾向于让访客更多地表达,并对他们的谈话进行控制(Conroy & Sundstrom,1977)。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当人们身在自己的首要领地时,会更少地顺从那些与自己实际态度相悖的请求。对大学生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大学生身处自己宿舍时的顺从程度低于其在非领地(如在校园里走动时)和公共领地(如在图书馆的一张桌子旁学习时)的顺从程度(Harris & McAndrew,1986)。这种主场优势也存在于分配性协商中:当参与协商的双方就如何分配具有固定价值的分配物展开竞争时,领地居民总比访客得到更多(Brown & Baer,2011)。

领地居民和访客对一个领地的评价以及他们与领地相关的空间行为也有所不同。与访客相比,领地居民在领地中有更强的控制性,认为空间更不拥挤,对个人空间的需求也更低,而且还会对领地做出更加积极的评价(Edney,1973)。曾经身处某个空间也会影响人对环境的感知和评价。一项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与事先短暂进入过一个房间的人相比,不熟悉该房间的人会认为房间的面积更大,而事先短暂进入过房间的人会认为这个房间更加温暖、怡人(Edney,1972a)。未来会进入空间的预期与空间是否已被占有会交互影响人的空间敏感性;对未来可能使用空间的预期足以使一个原本无关的人变成一个空间侵入者(Edney,1972a)。领地居民和访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归因:领地居民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更多地归因于他们所拥有的领地,而访客则倾向于将他们和居住者的行为归因于个性(Edney,1975)。

四、领地侵占

领地侵占包括侵犯、入侵和污染三种类型(Lyman & Scott,1967)。领地侵犯是指对领地的不正当使用或进入。例如,未经允许进入兄弟姐妹的私人房间可能会被视为领地侵犯。领地入侵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持久性的。当侵犯者越过领地边界并中断、停止、接管或改变领地的社会意义,即构成领地入侵(Lyman & Scott,1967)。污染是指使个体的领地成为不洁的空间。例如,当酒店顾客发现客房毛巾上有一根陌生人的头发时,可能会认为自己的领地(即酒店房间)遭到污染。

领地可以为占有者提供很多心理益处,而领地侵占则可能会对占有者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领地侵犯的后果既可以体现为负面的情绪,也可以体现为一系列的行为反应。领地侵犯对情绪的影响包括短期的影响(例如使人变得痛苦和脆弱)与长期影响(例如安全感降低)(Brown & Harris,1989)。一项对旅游团领地性的研究表明,入侵他者领地会导致领地持有者感到烦恼与不适Andereck (1997)。有学者指出,领地入侵带来的行为反应也各不相同,这些反应可以是很微妙的,比如隔绝或言语性的共谋,也可以是强有力的防御。隔绝是指在领地占有者和潜在入侵者之间设置障碍。言语性的共谋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通过这些过程可以重申一个群体的领地完整性,并将入侵者标记为局外人”(Lyman & Scott,1967)。当领地占有者无法容忍入侵者,就会采取防御行为。 poNDuaWf1YgR9UPDV6xR4KD628vgMZSbBV789gceK30EMCiALJ94URfYmOFYa++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