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电影,这门因为技术而具有明确诞生时间的艺术,时间虽短却异常耀眼。她直接承接了戏剧的成就,有充分的包容性来吸收音乐、诗歌、美术、小说的精华,并且本身具有极大的娱乐性和普及性,成为现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形式。

电影的兴起和精神病学的兴起几乎重合。电影在探索人性的多样性中,不可避免会走入精神障碍的领域;大众对于精神障碍现象的兴趣和认识加深,也促使电影工作者主动拥抱精神病学题材;一些表现精神障碍的佳作,推动精神障碍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两者的连接和互相促进,在过去三四十年来尤为明显,表现为精神病学相关电影的加速出现和佳作的不断涌现,其中尤以好莱坞电影的成就和影响力最大。

这类“精神病学电影”可以说是“电影”和“精神病学”美好爱情的产物。一些现实中的精神障碍患者,为电影世界奉献了经典的人物形象,如《飞越疯人院》中的墨菲、《美丽心灵》中的纳什。一些与精神障碍相关的精神困境,也启发了不少用电影进行哲学思考的工作者,如《楚门的世界》。电影立体而形象的表现方式,是把精神障碍患者和精神病学呈现给公众的最佳途径,比如《雨人》让公众更加了解孤独症患者、《癫佬正传》对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做了深刻反映。

这类“精神病学电影”应该得到重视和深入探讨。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公众朋友借助精神病学知识更好地理解电影的主旨,并在此过程中接受精神健康科普、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既往精神病学电影的规律和得失,帮助编剧和导演们利用精神病学的一些元素,更好地创造人物形象和提出哲学议题。

本书将众多精神病学电影按照“病种”和“精神病学元素在电影中的功能”两种方式进行划分,并在“附录”中列举了本书还未详细研究过的影片。读者朋友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病种,先看电影,再阅读本书对精神症状和主旨的分析,再回过头看电影,看看自己对该精神障碍的理解增加了多少。读者朋友如果能够一边看电影,一边分析精神障碍元素在电影中发挥何种功能,并同时据此构思新的电影剧情,那就能更好地吸取本书的营养。当然,本书的分析都是一家之言,仅仅因为作者的精神科医师身份而略微有那么一点“权威性”,来自读者朋友们的批评、反驳和争鸣才能使这本书和这门“学问”有真正坚实的基础。

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瑰丽多姿的精神病学电影世界吧!

陈智民
2024年2月 JMTc5w+ETBZvmJRjtWO7UAxgiNWkPNA/NIoWMerYD4h1Dy00g9qUR7y05e58UUU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