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陈智民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在这本书里,他研究了包含精神病学内容的电影,称为“精神病学电影”。这类电影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受欢迎,促使更多的电影人从精神病学、心理学的角度去找题材、找灵感。

好的电影影响力很大,能发挥很好的科普作用,帮助公众直观地了解精神心理疾病,并且也是展现精神行为症状的媒介,有时还可作为精神病学的教学素材。另外一方面,许多精神心理现象本身也是很好的创作素材,书中研究的不少精神病学电影还是名作。

陈智民愿意去关注这个交叉领域,把精神病学和电影艺术结合起来,这样的志向值得鼓励。一般来说,精神病学涉及大脑高级功能的异常,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艺术家可能不容易弄清里面的“门道”,而医生普遍缺乏研究艺术的兴趣和能力,这就使得这个很有趣的交叉领域没有得到充分关注。

在我看来,他写的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下了苦功夫。研究了50多部电影,把每部电影中出现的精神症状一一挑出来,指出哪些表现贴近临床而哪些表现不贴近,相当于接诊了一位首诊患者,再做了一个疑难病例讨论。

第二是保持了专业性。对电影的分析包括指出电影中的症状、指出电影表现了哪些病情特点、是否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等,反映了其具有良好的精神医学临床能力。陈智民医生很喜欢参加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每次都积极发言,看来他把这个习惯带到了本书的撰写中。不过,这样或许会给阅读带来一些困难。

第三是具有趣味性。他花了比较大的精力去研究精神病学元素在电影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观众看了电影再来看这些分析,能对电影的主题和构思有更好的理解。对于如何利用精神病学元素进行创作,他在里面还写了不少建议。有几部电影,一般不容易想到与精神病学有关,如《海上钢琴师》和《楚门的世界》等,他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表相关述评,颇有见地。

总之,这本书的专业性、知识性比较强,比较有深度,而趣味性有所欠缺。陈智民医生开展精神医学与文学艺术之间关系的探索研究,我是很鼓励的,愿意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病临床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肖世富
2024年2月 B6a7MtxruJPKXdTq+rfq9cNvanHSsQG9MzUa7LyHeC9m9CP2rdfwkHP1OVpmBRG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