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而篇第一

共十六章

1.1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注释〕

① 子曰:夫子说,本书中即孔子说。子,古代男子的美称。 ② 时:时常,按时。习:温习,践习。 ③ 说(yuè):同“悦”,愉悦。 ④ 朋:志同道合者。 ⑤ 乐:快乐。朱熹《论语集注》:“‘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 ⑥ 愠(yùn):怨怒。 ⑦ 君子:有德、有爵者之称。

〔今译〕

孔子说:“勤学并时加温习,不也是很愉悦的吗?有志同道合者从远方来相会,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为人所知,而并无怨怒,不也符合君子之道吗?”

〔解读〕

温故知新,学有心得,则内渐自足而无待于外。知音者闻风相悦,讲论切磋,相期以道,相辅以仁,则更为人生快事。

此为孔子一生进德修业之写照,但未必为晚年之语,很可能是中年退而不仕的自白。

1.2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注释〕

① 有子:孔子弟子,鲁国人,姓有,名若,小孔子四十三岁。 ② 也:句中表停顿。孝弟(tì):爱亲为孝,敬兄为弟。③ 鲜(xiǎn):少。 ④ 作乱:悖礼叛乱。 ⑤ 务:勤敏。本:根本。 ⑥ 为仁:行仁。与(yú):同“欤”,疑问语气词。

〔今译〕

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好犯上,这是很少见的。不喜欢犯上,却悖礼作乱,也没有这样的人。君子勤敏于根本的培植,有根本后自立,方能步入大道。孝悌之德,是行仁道的根本吧?”

〔解读〕

《泰伯》篇,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儒家认为爱亲敬兄是人的良知,也是仁义之道切实而基础的体现。

1.3 子曰:“巧言令色 ,鲜矣仁。”

〔注释〕

① 令:善。

〔今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好脸色,这种人身上缺少仁德呀。”

〔解读〕

《公冶长》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卫灵公》篇,子曰:“巧言乱德。”《礼记·表记》篇,子曰:“君子不以色亲人。”

1.4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注释〕

① 曾子:孔子弟子,鲁国人,姓曾名参,字子舆,小孔子四十六岁。 ② 三:三件事。或解为虚数,多次。省(xǐng):内省,反思。 ③ 忠:尽心竭力。 ④ 信:诚信。 ⑤ 传(chuán):传授。

〔今译〕

曾子说:“我每天反思三件事:受人之托是否尽心竭力?对待朋友是否讲信用?老师传授的内容有没有明辨且复习?”

〔解读〕

焦循《论语补疏》云:“己所素习,用以传人,方不妄传,致误学者,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

〔注释〕

① 道(dǎo):治理。千乘(shèng)之国:能出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乘,一车四马,战士二十五人(甲士十人,步卒十五人)。 ② 敬事而信:敬慎国事,诚信待民。 ③ 节用:节约用度。人:与“民”相对,官员。 ④ 以时:适时。时,农时。

〔今译〕

孔子说:“治理一个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须敬慎国事,诚信待民,节约用度,爱护百官,差使百姓做事亦须适农时而为。”

〔解读〕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曾子曰:“使民不时,失国。”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

〔注释〕

① 弟子:晚辈。 ② 谨:寡言,不轻言。 ③ 泛:广。亲:亲近。 ④ 余:余裕。 ⑤ 文:《诗》《书》等典籍。

〔今译〕

孔子说:“年轻晚辈在家孝养父母,在外尊重兄长,言必有信,博爱众人,亲近仁德之士。行此几事之外,尚有余力,则研习《诗》《书》等典籍。”

〔解读〕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1.7 子夏曰 :“贤贤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① 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小孔子四十四岁。 ② 贤贤易色:尊重贤德之人能改易容色,言其诚发自内心。贤贤,前一个“贤”作动词,尊重,后一个“贤”作名词,贤人。易,改易。 ③ 致:委。

〔今译〕

子夏说:“尊重贤德之士能发自肺腑,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公门之事能委身尽责,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虽自称未学,我一定认为他学了。”

〔解读〕

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易色,言以好色之心好贤,则善也。”此据孔子所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见《子罕》篇、《卫灵公》篇),亦备一说。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注释〕

① 重:庄重。威:有仪表。 ② 固:固弊,固陋无礼。③ 主:尊崇。 ④ 如:类似,即志同道合。 ⑤ 惮:畏惧。

〔今译〕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仪;如能好学,就不会固陋无礼。心存忠信,不和道不同者为友,犯了错不要怕改。”

〔解读〕

礼文容止与忠信之德密不可分。《礼记·礼器》:“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注释〕

① 终:父母之丧。追:祭祀以追怀。远:祖先。

〔今译〕

曾子说:“父母之丧须慎重,祖先之祭必虔敬,百姓感化其礼,德行自然归于淳厚。”

〔解读〕

《大戴礼记·盛德》:“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注释〕

① 子禽:孔子弟子,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卫国人,小孔子三十一岁。 ② 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③ 闻:参与谋议。 ④ 抑:表推断。与:主动给予。 ⑤ 温:温和。良:心善。恭:庄敬。俭:节制。让:谦逊。 ⑥ 其诸:齐鲁方言,表揣度。

〔今译〕

子禽问子贡:“夫子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参与谋划那个国家的政事,是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知的呢?”子贡回答:“夫子凭着温和、善良、肃敬、节制、谦逊获得的。即使夫子有所求取,也应和别人求取的方式不一样吧。”

〔解读〕

虽然孔子没有辉煌的政治生涯,但他的政治思想、礼乐观念影响深远,此必得益于其辗转列国政坛的闻见与思考。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注释〕

① 三年:虚指较长时间。道:父辈所传家训、宗风等。若为世袭卿大夫,则亦含政教之方。

〔今译〕

孔子说:“(了解一个人是否孝)他父亲在世时,可观察其志向;父亲去世了,则须观察其行为。如能长期不轻易改变父辈所传的门风家训,就可以称得上孝了。”

〔解读〕

《子张》篇,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注释〕

① 和:中和。 ② 斯:指代“礼之用,和为贵”。 ③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皇侃《论语义疏》云:“若小大之事皆用礼而不用和,则于事有所不行也。”由,用。之,指用礼。或将“小大由之”连上句“斯为美”读,今不取。 ④ 亦不可行:皇氏《义疏》引沈居士云:“上纯用礼不行,今皆用和,亦不可行也。”

〔今译〕

有子说:“礼的运用,贵乎以和相济。先王政教,其美正在于此。大事小事纯用礼,难免有行不通的时候;明白和之为贵,却一味求和,不用礼来节制,也不能畅行无弊。”

〔解读〕

“礼”指向制度和规范,“和”常体现为人际情感的和谐,如何平衡二者,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 ,亦可宗也 。”

〔注释〕

① 义:合宜。 ② 复:兑现。 ③ 远:避免。 ④ 因不失其亲:所依不失为可亲之人,指尊贤亲仁。因,依赖。亲,亲近。 ⑤ 亦:表加强语气。宗:崇尚。

〔今译〕

有子说:“与人约信,当合乎道义,所言方能兑现。(与人相处)恭敬而节制有度,则不致遭受侮辱。所依赖尊敬者不失为可亲之人,无疑是值得崇尚的。”

〔解读〕

因不失其亲,或有不疏宗族之义。《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有若问于孔子曰:“国君之于同姓,如之何?孔子曰:‘皆有宗道焉。故虽国君之尊,欲百世不废其亲,所以崇爱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① 无:不,不暇。 ② 敏:勤敏。 ③ 就:接近。正:匡正。

〔今译〕

孔子说:“君子,吃饭顾不上饱足,居住不贪图安逸,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亲近贤人以匡正自己,这样可以称作好学了。”

〔解读〕

《里仁》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注释〕

① 谄:谄求。 ② 骄:骄纵。 ③ 可:还行。 ④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以工艺制作比喻君子进德修业、自我磨砺的过程。“切”为切割开料,“磋”为粗加磨砺,“琢”为镌刻雕凿,“磨”为打磨光滑。 ⑤ 诸:之。往:过往,指已知之理。来:未来,指未知之理。

〔今译〕

子贡说:“清贫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矜,这样如何?”孔子说:“还行吧。但是不如安贫乐道,富而好礼。”子贡说:“《诗》篇里说‘如同制作骨、角、象牙、玉石等工艺品,从开料、粗磨、雕凿、打磨,一步步精益求精。’您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和你一起讨论《诗》了。告诉你一个道理,你马上就能发挥,举一反三。”

〔解读〕

《庄子·让王》篇,子贡曰:“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一也,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注释〕

① 知人:识人,辨别贤愚等。

〔今译〕

孔子说:“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的是自己没有了解别人的能力。”

〔解读〕

能知人,必能视人如己,此亦仁恕之道。 iqflsdpK7acpHh5hABJdQdpANWWYyJEo7YPTgghHESdfl2LSc5eiuc0MkaXTry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