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政事第三

导读

政事意为布政治事。主要记述居官任职者的政务才能、德才业绩、从政方略。他们大多能勤政爱民、以德化民。庾冰、何充勤政,陶侃勤于事善用物,王濛宽严相济,更有王导等大政治家为政风格及施政风范,亦有不务政事的清谈者。阅读时,注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并思考政事里面隐含着的任职者的道德观念及内圣外王的思想追求,以及对我们做人处事的启发。原书本篇共26则,本书节选2则。

3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 ,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 (suí)之以德 ,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 ,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 ,孔子亦不师周公。”

圣贤像赞·孔子像

〔注释〕

① 贤家君:敬称别人的父亲。 ② 绥:安抚。 ③ 周旋:揖让。这里指古代应酬时揖让进退动作。动静:泛指言行举止。 ④ 周公:又称周公旦、叔旦、周文公,姬姓名旦,周文王 姬昌 第四子,周武王 姬发 的弟弟。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制礼作乐,主张“明德慎罚”,以“礼”治国。贾谊评价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见袁公。袁公问他:“令尊在太丘做官时,远近的人都称颂他,他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老父在太丘时,对于强者用恩德安抚他们,对于弱者用仁惠抚慰他们,让他们都能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愈来愈敬重他。”袁公说:“我过去曾经做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处理事的。不知道是令尊效法我,还是我效法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出生在不同的时代,虽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应酬举止却是一致的。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

〔助读〕

互不相师。元方捷悟,两次机智捍卫父亲光辉形象。一次以“仁德”二字高度凝练、精准概括父亲为政的原则特点;一次以“周公、孔子”为喻,机敏妥帖, 落落 大方,不卑不亢,客观公正,不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照顾了对方欲攀附其父的虚荣与颜面,表现了夙慧的少年老成及家学涵养。这种对待处理矛盾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5 丞相末年,略不复 (xǐng)事 ,正封 (lù)诺之 。自叹曰:“人言我愦 (kuì) ,后人当思此愦愦。”

〔注释〕

① 略:全。 ② 正:只。箓:文书。诺:画诺。在公文上签字,表同意。 ③ 愦愦:糊涂。

〔译文〕

丞相王导到了晚年,几乎不再处理政事,只是在要封存的文件上画诺。他自己感叹说:“别人都说我糊涂,后人一定会怀念我这种糊涂。”

〔助读〕

丞相愦愦。看似自我贬损的嘲讽慨叹,实际上是无为而治、难得糊涂的政治智慧,当然这也是特殊历史阶段下不得已的一种英明的施政方式,“当”字亦显大政治家对自己愦愦为政的自信。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东晋初年,既欲笼络孙吴之士族,故必仍循宽纵大族之旧政策,顾和所谓‘纲漏吞舟’,即指此而言。王导自言‘后人当思此愦愦’,实有深意。江左之所以能立国历五朝之久,内安外攘者,即由于此。故若仅就斯点立论,导自可称为民族之大功臣,其子孙亦得与东晋南朝三百年之世局同其兴废。岂偶然哉!” CnHnHT6hkyZUmkco4Ab/oQRMoprE09Zsbx1p2QxP7jIn7S879zzUMf1+0PXTn+V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