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吴子使札来聘 1
《公羊传》

导读

《吴子使札来聘》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者公羊高创作的一篇散文。针对《春秋》原文中的一句话展开讨论,阐述这几个字中的微言大义。《春秋》的文字虽然非常简赅,但人们都认为孔子在其中寓有褒贬之意,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称赞其说“约其文辞而指博”。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后人不断揣摩这种笔法,或用事实加以阐述,或用义理加以发挥。《公羊传》中的这段文章就是用这两个方来进行论述的。文中的季札、季札的三位兄长、阖庐等人在大量的对话中构成了强烈的对比,鲜明生动的形象呼之欲出。文章一开始以三问三答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引出“季札让国”的事迹,中间写吴王阖庐弑君,将王位交给季札,季札不肯接受,最后以评论作结,回应篇首提问,阐明《春秋》之义,高度赞扬了季札的美德。季札兄弟让国,古时传为美谈。但所导致的结果,仍然是一场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这也反映了单靠一两个人的品德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矛盾。

吴无君无大夫 2 ,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 3 也。何贤乎季子?让国 4 也。其让国奈何?谒 5 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

〔注释〕

1 吴子使札[zhá]来聘:这是《春秋》的原文。聘,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问的一种礼节。 2 吴无君无大夫:因为儒家学者认为吴为夷狄,不懂君臣之礼,在《春秋》记载时,只称为“吴”,不记它的国君、大夫的名字。 3 季子:季札,春秋时期吴国贵族,吴王寿梦幼子,吴王诸樊、馀祭[zhài]、夷昧之弟。 4 让国:辞让国君之位。 5 谒 [yè]:吴王寿梦的长子,又名诸樊。寿梦死后即位。死后传位其弟馀祭。馀祭死后传位其弟夷昧。夷昧死时打算传位其弟季札。谒、馀祭、夷昧、季札兄弟四人都是吴王寿梦正妻所生,故下文称“同母”。

曰:“今若是迮 1 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 2 于予身。”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 3 焉。僚 4 者,长庶也,即之 5 。季子使而反 6 ,至而君 7 之尔。阖庐 8 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僚恶 9 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 10 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弑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 11 ,终身不入吴国 12 。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

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 13 ,此何以名?许 14 夷狄者,不壹而足 15 也。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注释〕

1 迮[zé]:仓促。 2 悔:灾祸。 3 使而亡:出使在外。亡,外出。 4 僚:吴王僚,吴王夷昧之子。夷昧死后,立为国君。 5 即之:即位为君。 6 反:同“返”。 7 君:用为动词,把……看作国君。 8 阖庐:又作“阖闾”。吴王谒之子,即公子光。 9 恶[wū]:疑问代词,怎么。 10 专诸:春秋时吴国堂邑(今江苏南京六合区西北)人,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吴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公子光。相传他把匕首(鱼肠剑)藏在炙鱼腹内端进宴会厅中,乘机刺死吴王僚,自己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 11 延陵:春秋吴邑,为季札封邑,在今江苏常州。 12 国:国都。 13 名:用为动词,称名。古代人往往名外还有字或号,不称名,称字或号表示恭敬。 14 许:称赞,赞许。 15 不壹而足:不是做好了一件事就算完美无缺了。与今义不同。

〔译文〕

《春秋》不承认吴国有国君、大夫,此处为什么又称君、又称大夫呢?这是为了赞美季子贤良。为什么要赞美季子?是因为他让国啊。季子让国又是怎么回事?谒、馀祭、夷昧和季子,是同母所生的四兄弟。季子年少而有贤才,兄长们都喜欢他,都想立他做国君。谒说:“现在如果仓促地把国家传给季子,季子还是不会接受的。我想我们不要将君位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弟兄依次为君,最后把国家交给季子。”兄弟们都说:“好的。”所以这几个做国君的都勇敢而轻视死亡,每次饮食前必定祷告说:“上天如果要保有吴国,愿尽快把灾难降到我身上。”所以谒死后,馀祭继位;馀祭死后,夷昧继位;夷昧死后,那么国君的位置应该传给季子了。当时季子出使在外。僚,是(夷昧的)庶长子,即位做了国君。季子出使回来,一到国内就把僚当作国君看待。阖庐说:“先君之所以不把国家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都是因为要传位给季子。假如遵从先君之命,就应当把国家传到季子手中。如果不遵从先君之命,那么就应该我做国君,僚怎么能当国君呢?”于是派专诸刺杀了僚,而将吴国交给季子。季子不肯接受,说:“你杀了我的国君,我接受你夺来的国家,这就是我与你一起篡位。你杀了我兄长的儿子,我又杀了你,这是父子兄弟之间互相残杀,一辈子也没有停止的时候。”于是季子离开去了延陵,终生没有再回过国都。所以君子以季子不接受吴国国君之位当作是义,以季子不杀阖庐看作是仁。

称赞季子贤德,那为什么又说吴国有国君、有大夫呢?承认季子是臣子,那就应该有国君。“札”是什么?是吴国季子的名。《春秋》不称贤者之名,此处记载为何称名?赞许夷狄,不能因为他们有一件事做得好就认为他们完美了。季子被认为是贤良之人,为什么还认为他达不到完美呢?因为《春秋》在赞许臣子时,就要从臣子的地位去称赞他,称赞人子就要从人子的地位去称赞他。 sVwGJO8vuHcb7W4LmnPYTpRmK8TMmmDTe0ipCkGzaW0u4tViP88ggJr/8XoL2oQ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