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改革内政

皇太极继位后,不失时机地对内政加以改革,以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发展和壮大后金政权。

1. 调整民族压迫政策

努尔哈赤晚年,对辽东民人抗拒者杀戮,俘取者为奴,汉人纷纷逃亡和暴动,社会动荡,生产萎缩,经济陷入困境。皇太极继位后,明确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他宣布,以前汉官、汉民欲潜逃或被人告发者皆赦免,“嗣后惟已经在逃而被缉获者论死,其未行者,虽首告亦不论” ,使汉官、汉民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几天后,他又谕令,以前因为修筑城郭边墙,劳民力役,如今修葺已竣,以后有颓坏者,止令修补,不复兴筑,以体恤民力,发展农业生产;村庄田土,八旗移居已定,今后不许更移,使各安其业。汉民无荒耕种,如各牛录所居有洼下不堪耕种,愿迁移者听之;“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努尔哈赤时期,实行编庄,汉人每十三壮丁编为一庄,按满官品级,分给为奴。而且,汉人与满官同处一屯,常被侵扰,多致逃亡。皇太极下令按官员品级,每备御止给壮丁八人、牛二头,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择汉官之清正者辖之”;禁止诸贝勒大臣属下人等私至汉官家需索马匹鹰犬,或勒买器用等物,及恣意行游。史称,“由是汉人安堵,咸颂乐土云” 。这些措施,解放了大量汉族农奴,使他们取得“民户”地位,成为后金政权下的个体农民。

努尔哈赤时规定,凡奴仆讦告诸贝勒如犯私通敌国,及谋害宗室兄弟罪,准许其离开主人,获得自由身份。以其他事讦告诸贝勒者,“俱不许离主”。天聪五年(1631)七月,皇太极修定《离主条例》,明确规定,讦告“私行采猎”、“私行隐匿”、“擅杀人命”、“奸属下妇女”等罪,原告准其离主。第二年三月,又对《离主条例》加以补充,宣布“凡讦告之人,务皆从实。如告两事以上,重者审实,轻者审虚,免坐诬告罪,仍准原告离主。如告数款,轻重相等,审实一款,亦免坐诬告之罪。如所告多实,及虚实相等,原告准离其主” 。《离主条例》的修订和补充,限制了满洲贵族的某些特权,使不少汉人奴仆成为自由农民,缓和了满汉民族矛盾。经过几年的努力,后金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对于汉族官员和明朝将领,皇太极也优礼有加,争取支持和归顺。如他对明将马光远以及祖大寿手下将领的争取,对毛文龙部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的厚遇,都收到很好效果,使他们死心塌地为其冲锋陷阵,成为后来八旗汉军的主要力量。这些调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满汉民族矛盾,对后金政权巩固和发展有积极作用。

2. 削弱诸贝勒旗主权力

皇太极继位初,四大贝勒联合执政。凡文武百官朝见,皇太极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受”,军政大事由四人轮流分值处理,俨然如四汗。三大贝勒虽然拥立皇太极为汗,但也经常自行其是,威胁皇太极的君主集权。俗话说,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作为一位强势英主,皇太极显然不能容忍。即位不几天,他就下令设立“八大臣”及两班“十六大臣”,八大臣“总理一切事务,凡议政处,与诸贝勒偕坐共议之。出猎行师,各领本旗兵行。凡事皆听稽察”;十六大臣一班“佐理国政,审断狱讼,不令出兵驻防”,另一班“出兵驻防,以时调遣。所属词讼,仍令审理” 。通过增加四十位“大臣”议政、稽察、审理词讼,皇太极分化了诸贝勒旗主尤其是三大贝勒的权力,加强了对他们的监督和控制。

尽管如此,但三大贝勒仍位高权重,国政由其“分月掌理”。至天聪三年(1629)正月,皇太极借口三大贝勒“分月掌理”国政,烦劳未便,命八大臣传谕,以后国政可令以下诸贝勒代之,倘有疏失,罪坐诸贝勒。三大贝勒无奈,皆称善。皇太极遂以诸贝勒代理直月之事,剥夺了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分月掌理”国政的权力。

其后,皇太极又先后诛革三大贝勒。他先向二贝勒阿敏开刀。天聪四年(1630)六月,因阿敏导致滦州失守、尽屠永平、迁安官民及遽然逃归,皇太极下令议罪。诸贝勒大臣揣得其意,罗列出阿敏十六条罪状,合词请诛。皇太极表示不忍加诛,下令从宽免死,加以幽禁。十年后,阿敏死于幽禁之所。莽古尔泰暴躁无谋,天聪五年八月,大凌河之战,莽古尔泰不听皇太极指挥,且拔刀相威胁。事后,大贝勒代善及诸贝勒等议准,莽古尔泰在御前露刃,革去大贝勒,降居诸贝勒之列。几个月后,莽古尔泰暴死。

天聪五年(1631)十二月,制定次年元旦朝仪,皇太极下令讨论贝勒莽古尔泰“可否仍令并坐”。诸贝勒集议后,“执不可并坐者半”。代善是个明白人,立即上奏说,我们与皇上并坐“甚非礼也”,“自今以后,上南面中坐,以昭至尊之体,我与莽古尔泰侍坐上侧”。奏闻,皇太极“从之” 。至天聪六年元旦,皇太极开始“南面独坐”,真正君临天下。代善宽柔谨慎,至天聪九年九月,皇太极终于也罗织出其四条罪状,众议革大贝勒名号,并削和硕贝勒职。皇太极命免革职,仅夺罚资产。代善经此打击,权势明显跌落。这样,威胁皇太极集权的三大贝勒势力基本消除。

3. 更定官制

皇太极还仿照明朝制度,更定后金官制。皇太极十分注意学习汉族统治经验,强调官制要按照《大明会典》而行。天聪三年(1629)四月,他下令设立文馆,翻译汉文典籍,记注本朝政事。皇太极又吸收汉族官员,如范文程、宁完我等入馆理事,并处理国书、奏章,参政议政。天聪十年三月,文馆改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学士,实际上发挥明朝内阁、翰林院职能。天聪五年七月,皇太极又接受汉官宁完我建议,仿照明朝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但稍有不同的是,六部由八旗贝勒分掌部务,对皇太极负责,具有旗、政双轨制性质。各部下设承政,相当于侍郎,各设满、蒙、汉复职。这些改革,无疑加强了皇太极的专制集权。

4. 建立蒙古八旗、汉军旗

努尔哈赤时期,八旗成员主要是女真人,故称满洲八旗。其中有少量蒙古人和汉人,分隶各旗之中。皇太极继位后,蒙古军民归附者不断增加。天聪三年(1629),在原来八旗满洲内蒙古军基础上,皇太极设立蒙古二旗。天聪九年,蒙古二旗扩充为蒙古八旗,旗色和建制同于满洲八旗,成为后金的另一支主要武装力量。

同时,皇太极着手建立汉军旗。八旗满洲开始主要倚重骑兵,长于野战。在攻城略地的战斗中,皇太极逐渐认识到西洋大炮(红衣大炮)的威力。天聪五年(1631)三月,皇太极新编汉军,操练火炮鸟枪,夺明军火器之所长以攻明军。至天聪七年七月,由八旗下抽调汉人为兵,正式设立汉军一旗。

天聪年间,皇太极建立蒙古八旗、汉军旗,扩大了后金军队的兵源,提高了战斗力。不仅如此,建立蒙古八旗、汉军旗,也打破了满洲八旗贝勒对军队的垄断,削弱了他们的权势,从而进一步巩固了皇太极的君主集权。 G8vR1OLTNCEp1HgY+aiwnJ0Wno1LN7npXAh6zYxKO20Gv8EcqS+6z4Is0NkQJZw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