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尧让天下 於许由 ,曰:“日月出矣,而爝火 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 ,其於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 ,而天下治,而我犹尸 之,吾自视缺然 。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 。吾将为宾乎?鹪鹩 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 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 不越樽俎 而代之矣。”

【注释】

① 尧让天下:“尧”,儒家理想的圣王。号陶唐氏(《汉书》臣瓒〈注〉:“尧初居唐后居陶,故曰陶唐。”)关于尧号陶唐,古来注解纷歧,近人更疑是战国儒家臆说,可参看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第九编(收入《古史辨》第七册)、童书业〈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古史辨》第七册下编)等文。顾颉刚不仅怀疑尧和唐的关系,且进一步认为“尧、舜、禹都是冥漠中独立的个人,非各装在一个着实的地方,不足以使得他们的地位巩固”。(见《古史辨》第一册)顾氏之言,引发了多人讨论。关于尧让之事,最早见于《尚书·尧典》,然近人多疑〈尧典〉为后儒托造。禅让之说,早自荀子已大加批评,今人疑风尤盛。

荀子说:“世俗之为说者曰:‘尧舜擅让。’是不然: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夫有谁与让矣!……夫曰尧舜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正论篇〉)

韩非子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说疑篇〉)案韩非以为尧舜只是逼伐,并非禅让。

顾颉刚说:“《诗经》中有若干禹,但尧舜不曾一见。《尚书》中除了后出的〈尧典〉、〈皋陶谟〉有若干禹,但尧舜也不曾一见。故尧舜的传说,禹先起,尧舜后起,是无疑义的。”(《古史辨》第一册,第127页)

童书业说:“尧舜禅让说经墨家的鼓吹,渐渐成熟,流入了儒家的学说中,儒家本来是富于整齐增饰故事的本领的,他们既漆出舜禹禅让的故事来,于是尧、舜、禹成为禅让故事中的三尊偶像。”(〈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古史辨》第七册下编,第22页)

② 许由:传说中人物。隐人,隐于箕山(《释文》)。箕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南。司马迁曾登箕山,上有许由冢(《史记·伯夷列传》)。

近人杨宽说:“〈徐无鬼〉篇云:‘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外物篇〉云:‘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此许由辞让天下之说,为前此载籍所不见。《庄子》寓言十九,论者以此为寓言,非事实。”(《中国上古史导论》第十三篇,见《古史辨》上编,第345页)

③ 爝(jué)火:小火。

陆德明说:“本亦作‘燋’,一云:燋火,谓小火也。”

④ 浸(jìn)灌:浸润渐渍之谓(郭庆藩说);灌溉的意思。

⑤ 立:即初文“位”字(马叙伦说)。

⑥ 尸:此处指空占其位而不干事。

⑦ 缺然:歉然(陈启天说)。

⑧ 名者实之宾也:名是实的宾位(张默生《新释》);指名是实的从属者。

⑨ 鹪(jiāo)鹩(liáo):小鸟(李颐《注》);俗名“巧妇鸟”(成《疏》)。

⑩ 偃(yǎn)鼠:一名隐鼠,又名鼢鼠,即田野地行鼠。

王叔岷先生说:“《初学记》二九引‘偃’作‘鼹’,‘鼹’即‘偃’之俗。”

⑪ 尸祝:对神主掌祝的人;即主祭的人。

⑫ 樽(zūn)俎(zǔ):“樽”,酒器。“俎”,肉器。“樽俎”指厨事。

【今译】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而烛火还不熄灭,要和日月比光,不是很难么!及时雨都降落了,而还在挑水灌溉,对于润泽禾苗,岂不是徒劳么!先生一在位,天下便可安定,而我还占着这个位子,自己觉得很惭愧,请容我把天下让给你。”

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安定了。而我还来代替你,我难道为着名吗?名是实的宾位,我难道为着求宾位吗?小鸟在深林里筑巢,所需不过一枝;偃鼠到河里饮水,所需不过满腹。你请回吧!我要天下做什么呢?厨子虽不下厨,主祭的人也不越位去代他来烹调。”

肩吾问於连叔 曰:“吾闻言於接舆 ,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 ,不近人情 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 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 若处子 ;不食五穀,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遊乎四海之外 。其神凝 ,使物不疵疠 而年穀熟。’吾以是狂 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 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 ,犹时女 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 ,世蕲乎乱 ,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 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 。”

【注释】

① 肩吾问于连叔:肩吾、连叔,古时修道之士。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人,已不可考。在庄子笔下出现的人物,都经他尽意刻画过的,或凭空塑造,或根据一点史实线索加以装扮。《庄子》这本书,“寓言十九”,举凡山川人物,鸟兽虫鱼,无一不是他手中的素材。许多历史名人都成了他导演的工具,例如孔子,这位儒家的泰斗,在庄子笔下却经常变成了一个道家的门徒(有些人还以为庄子在扬孔)。其实任何人、物都只是借来表达庄子自己哲学思想的传声具罢了!本书中的人名,仍依旧注略作简介,读者不必考虑他们的真实性问题。

林希逸说:“肩吾、连叔,皆未必实有此人,此皆寓言,亦不必就名字上求义理,中间虽有一二亦可解说,而实不皆然也。”

② 接舆:楚国隐士,〈高士传〉以为姓陆名通,字接舆。《论语·微子篇》曾录他的言行。这里作为庄子笔下的理想人物。

唐成玄英说:“接舆者,姓陆,名通,字接舆,楚之贤人隐者也,与孔子同时。而佯狂不仕,常以躬耕为务,楚王知其贤,聘以黄金百镒,车驷二乘,并不受。于是夫负妻载,以游山海,莫知所终。”

③ 大有径庭:太过度,太离题。

林希逸说:“‘径庭’,只言疆界遥远也。‘大有’,甚有也。”

清宣颖说:“‘径’,门外路也。‘庭’,堂前地也。势相远隔。今言‘大有径庭’,则相远之甚也。”(《南华真经》)

④ 不近人情:不附世情(成《疏》);言非世俗所常有(林希逸说)。

⑤ 藐:遥远的样子。

⑥ 姑射之山:神话中的山名。

⑦ 绰约:轻盈柔美。

⑧ 处子:处女。

⑨ 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谓与天地精神往来(陈启天说)。

⑩ 神凝:精神专注。

⑪ 疵疠(lì):灾害疾病。

⑫ 狂:通“诳”。

⑬ 瞽(gǔ)者:没有眼珠的瞎子。

⑭ 岂唯形骸有聋盲哉:《阙误》引天台山方瀛观古藏本“盲”作“瞽”(马叙伦说)。

福永光司说:“他们称肉体上视觉机能的障碍者为瞽,听觉机能障碍者为聋;但瞽与聋并不只限于肉体上才有,精神上也一样有,他们正是精神上的瞽者、精神上的聋者。……他们的精神对于至大的世界是瞎了眼的,对于根源的‘一’的世界是聋了耳的;因之,他们只能固执事象之表面的差别与对立,系情于词令之修饰等末端的变换。”(《庄子》第三章《迷惑的世人》,陈冠学中译)

⑮ 是其言也:指上文“心智亦有聋盲”几句话。

清武延绪说:“按‘其’字,即指上瞽聋云云而言。”(《庄子札记》)

⑯ 时女:“时”,同是。“女”,同“汝”,指肩吾。

林希逸说:“‘时’,是也。‘女’,与汝同。前后解者,皆以此‘时女’为‘处子’,故牵强不通其意。盖谓如此言语,岂是汝一等人能之。”

明焦竑说:“‘时’,是也。‘女’,即汝字。谓智有聋盲,即汝之狂而不信者是也。”(《庄子翼》)

近人奚侗说:“《释文》引司马云:‘时女犹处女也。’向云:‘时女,虚静柔顺,和而不喧,未尝求人而为人所求也。’两说皆谬。‘时’,借作‘之’,‘女’读为‘汝’,肩吾也。‘是其言也’,乃指上‘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之语,犹之汝也。‘之’为助词,谓是言乃似汝也。”(《庄子补注》)

王叔岷先生说:“《尔雅·释诂》:‘时,是也。’此谓〔心〕知亦有聋瞽,即是汝肩吾耳。”(《庄子校诠》)按旧注多误,以上各说为是。

⑰ 旁礴万物以为一:“旁”,字又作“磅”(《释文》)。吴澄《内篇订正》本“旁”亦作“磅”。“旁礴”,犹混同(司马彪说);一说广被之意(李桢说)。近人有以“旁礴万物以为一世”为读,“一世”连读,不妥。

奚侗说:“近人治《庄子》者,如李桢、王先谦均以‘一世’连读,而读‘为’为去声(宣颖亦如此读),然上文既言神人将为一世蕲乎乱,下文言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则上下文自矛盾矣。郭《注》:‘世以乱故求我’,《释文》出‘世蕲’二字为之音义,《文选·吴都赋》刘渊林注引《庄子》曰:‘将磅礴万物以为一’,可见古无有以‘一世’连读者。”按:奚说可取。《淮南子·俶真训》:“旁薄为一,而万物大优。”正引自本文“旁礴万物以为一”之语。

⑱ 世蕲乎乱:“乱”字,宜从郭《注》作常义解。近人多训“乱”为“治”,似不合《庄子》原意(陈启天说)。按近人姚鼐(《庄子章义》)、王先谦(《集解》)、马叙伦(《义证》)、于省吾(《新证》)、张默生(《新释》)等均训“乱”为“治”。然作常义解,于义为长。“世蕲乎乱”,意指世人争功求名,纷纷扰扰;党派倾轧,钩心斗角,所以说求乱不已。

⑲ 大浸稽天:大水滔天。“浸”,水。“稽”,及。

⑳ 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分分然”三字原缺,依《淮南子·俶真训》补上。

王叔岷先生说:“此与上文‘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对言,‘孰肯’下疑有捝文,《淮南子·俶真训》:‘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也。’即用此文,当补‘分分然’三字与上文句法一律。”王说可从,当据《淮南·俶真训》增补。

【今译】

肩吾问连叔说:“我听接舆谈话,言语夸大不着边际,一发议论便不可收拾。我惊骇他的言论,好像银河一般漫无边际;和常理差别太大,不合世情。”

连叔说:“他说的是什么呢?”

〔肩吾说:〕“他说:‘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了一个神人,肌肤有若冰雪一般洁白,容态有如处女一般柔美;不吃五谷,吸清风饮露水;乘着云气,驾驭飞龙,而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精神凝聚,使物不受灾害,谷物丰熟。’我认为是发诳言,所以不以为信。”

连叔说:“当然啦!‘瞎子无法和他共赏文采的美观;聋子无法和他共赏钟鼓的乐声。岂只是形骸有聋有瞎吗?心智也有的啊!’——这个话,就是指你而言的呀!那个神人,他的德量,广被万物合为一体,人世喜纷扰,他怎肯劳形伤神去管世间的俗事呢!这种人,外物伤害不了他,洪水滔天而不会被溺毙,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枯焦而他不会感到热。他的尘垢秕糠,也可以造成尧舜,他怎肯纷纷扰扰以俗物为务呢!”

人资章甫 而适诸越 ,越人断髪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 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 ,窅然 丧其天下焉。

【注释】

① 宋:今河南睢县。周初以其地封与殷之遗臣微子。

② 资章甫:“资”,货,卖。“章甫”,殷冠(李颐说)。

③ 诸越:今浙江绍兴一带。“诸”、“于”古通,越人自称“于越”。《御览》六八五引“诸”作“于”(马叙伦说)。

李桢说:“‘诸越’,犹云‘于越’。《广雅·释言》:‘诸,于也。’《礼记·射义》注:‘诸,犹于也。’是叠韵假借。”(见郭庆藩《集释》引)

④ 四子:旧注以“四子”为王倪、啮缺、被衣、许由(司马彪、李颐《注》)。这是寓言,不必指特定的人物。

李桢说:“四子本无其人,征名以实之则凿矣。”

⑤ 汾水之阳:汾水出太原,今《庄子》寓言(《释文》)。“阳”,指水之北。

⑥ 窅(yǎo)然:犹怅然(李颐说);茫茫之意(林希逸说)。

【今译】

宋国人到越国贩卖帽子,越人剪光头发,身刺花纹,用不着它。

尧治理天下的人民,安定海内的政事,往遥远的姑射山上,汾水的北面,拜见四位得道之士,不禁茫然忘其身居天下之位。 O3tC92LEVswTs9EVnPZhTe5dGv6fEPhvHYkaPHsOyUAHJ9585Yvp3mB5Gxk/eNV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