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夫随其成心 而师 之,谁独且无师乎 ? 奚必知代 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 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夫言非吹也 ,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於 62.1 ,亦有辩 乎,其无辩乎?

道恶乎隐 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於小成 ,言隐於荣华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注释】

① 成心:成见之心。“成心”在〈齐物论〉中是个很重要的观念,物论之所以以自我为中心,引发无数主观是是非非的争执,产生武断的态度与排他的现象,归根究柢是由于“成心”作祟。然历代解者多误,或说“有此心天理浑然”(宋林希逸说),或释为“现成本有之真心”(明释德清说),或谓“成心之中有妙道存焉”(清宣颖说),或解为“真君所成之心”“天然自成之心”(近人蒋锡昌说),皆大误。以成《疏》为确。

成玄英说:“域情滞着,执一家之偏见者,谓之‘成心’。”

林云铭说:“‘成心’,谓人心之所至,便有成见在胸中,牢不可破,无知愚皆然。”

王闿运说:“成心,己是之见。”

② 师:取法。

③ 谁独且无师乎:“且”,句中语助 (王引之《经传释词》)。后文“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及“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且”字都作语助词。

④ 知代:“代”,指自然变化之相代。

林希逸说:“‘知代’,古贤者之称也。‘代’,变化也。言其知变化之理也。”

⑤ 今日适越而昔至: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就已经到了。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 这是惠子之说 (见〈天下〉篇“惠施多方……今日适越而昔来”),意在泯除今昔之分。而庄子则借惠子之说来比喻今日之有是非,正是由于成心在昔日已形成 (昔至);成心在昔日已形成,则今日的是非,不过是成心的表现而已。(二) 庄子认为“今日适越而昔至”是绝对没有的事 (是“以无为有”的),意思是说:没有成心是不会有是非的,即是说,人的是非,都是由于成心先已形成。

⑥ 言非吹也:言论和风吹不同。意指言论出于成见,风吹乃发于自然。

罗勉道说:“人之言,非如天籁之吹万物,一以无心也。”(《南华真经循本》)

释德清说:“谓世人之言,乃机心所发,非若风之吹窍也。”

王敔注:“吹无成响,言则因成心而立言。”

⑦ 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犹谓辩者各有所说,但其所说者尚不足为定准 (陈启天《庄子浅说》)。

“特未定”,不可为准(罗勉道《循本》);生是生非,未足据 (宣颖说)。

释德清说:“所言者,非任真宰,乃有机心之言,以任一己偏见之言,故其所言者,特未定其果是果非也。”

劳思光说:“此谓一言论重在其意义,即言之所指,即‘所言’。有无意义,乃决定一言论是否成为一言论。如离开‘意义’,则文字仅为一串符号,议论亦仅为一串声音。”(《中国哲学史》第四章〈道家学说〉,下引同)。

64.1 (gòu)音:“ 64.1 ”,初生之鸟 (陈寿昌说)。鸟子欲出卵中而鸣,谓之“ 64.1 音”(成《疏》)。

⑨ 辩:通“辨”,别。

⑩ 隐:隐蔽。

释德清说:“隐,谓晦而不明。”

⑪ 小成:片面的成就;指局部认识所得的成果。

成玄英说:“小道而有所成得者,谓之小成也。”

林云铭说:“小成,谓安于一察以自好。”

劳思光说:“一切理论之建立,皆必受一定之限制。无论思考中之解析,或知觉中之综合,皆为永不完成者。故任何一项知识,皆可为补充者,可修正者,亦即无绝对性者。故每一理论皆表一有限之知识,亦为一未完成之知识。依此,每一理论既有所肯定,有所否定,而本身又为未完成者,则此种肯定及否定亦依此有限而未完成之知识而安立。此种知识既无绝对性,则依之而立之肯定与否定自亦无绝对性。故任何一理论成立时,所显示之‘是非’(肯定与否定)皆不能与‘最后之真’相符。理论建立是一‘小成’,而如此之‘小成’,正足使心灵局限于此,而不能观最后之真或全体之真。此即所谓‘道隐于小成’。盖有一理论固是一‘成’,但由此生一局限;此局限即使‘道’蔽隐不显矣。”

⑫ 言隐于荣华:言论被浮华之词所蔽。

劳思光说:“所谓‘言隐于荣华’,意谓虚矫之言,因求粉饰而起;此点在理论上,似与‘道隐于小成’并非同一层次之事。因‘道隐于小成’可看作知识之不可免之问题。‘言隐于荣华’则至多只是一部分言论之问题。而是非之事,与巧辩伪饰之关系,似亦只在特殊条件下成立。但庄子否定认知活动之意义时,确对‘辩’甚为重视。此当与庄子之时代有关,盖庄子时,名家墨家之徒,皆喜用诡辩以炫其智。故庄子乃视‘辩’为一大智障。”

⑬ 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儒墨各家的是非争论,他们各从自己的主观成见出发,是对方的所非,非对方的所是(关说)。

蒋锡昌说:“此处儒墨,乃统兼其他各派辩士言之;以二派势力最大,可为各派之代表也。各派各有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故物论永不能齐焉。此句实为本篇所作之动机。”

劳思光说:“一切理论上之肯定与否定,皆无绝对性;故认为‘是非’皆属成见。儒墨等学派之学说,庄子认为皆属一定限制下之成见。‘所非’与‘所是’皆就主观成见而言。”

⑭ 莫若以明:不如用明静之心去观照。

王先谦说:“莫若以明者,言莫若即以本然之明照之。”(《庄子集解》)

宗白华说:“‘以明’,如实地反映多彩的世界。”(《美学散步》)

【今译】

如果依据自己的成见作为判断的标准,那么谁没有一个标准呢?何必一定要了解自然变化之理而心有见地的人?就是愚人也是同样有的。如果说还没有成见就已经存有是非,那就好比“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就已经到了”。这种说法是把没有看成有。如果要把没有看成有,就是神明的大禹,尚且无法理解,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言论并不像风的吹动,发言的人议论纷纷,只不过他们所说的却得不出个定准。这果真算是发了言呢?还是不曾发言呢?他们都自以为自己的发言不同于小鸟的叫声,到底有分别呢?还是没有分别呢?

“道”是怎样被隐蔽而有真伪的分别?言论是怎样被隐蔽而有是非的争辩?道如何出现而又不复存在呢?言论如何展现过而又不被承认呢?道是被小的成就隐蔽了,言论是被浮华之词隐蔽了。所以才有儒家墨家的是非争辩,他们各自肯定对方所非的,而非议对方所肯定的,如要肯定对方所非的而非议对方所肯定的,则不如以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本然的情形。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 。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 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 ,而照之於天 ,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 也。故曰莫若以明。

【注释】

①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物象,没有不是作为他物的“彼”,作为自己的“此”而存在的 (关锋今译);“彼”是“那方面”,“是”是“这方面”。凡物有“那方面”,即有“这方面” (蒋锡昌说)。

王先谦说:“有对立皆有彼此。”

陈启天说:“‘彼’、‘是’,犹言彼此,或人我,指相对之两方言。”

② 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是”众本原作“知”。依严灵峰《庄子章句新编》校改。

严灵峰先生说:“‘是’字原作‘知’。按:作‘知’于义不合。本节上下文并以‘彼’、‘是’对文,此不当独作‘知’。疑涉下‘知’而误。上句‘自彼则不见’,则下句作‘自是则知之’;‘彼’与‘是’对,‘见’与‘知’对,文法井然。因依上下文义臆改。”按观上下文,当以严说为是,可据改,唯作‘自知’解亦通。

陈启天说:“‘自是’原作‘自知’,兹依严灵峰校改。‘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谓自彼方则不见此方之是,自此方则知此方之是也。”

蒋锡昌说:“如从‘那方面’的观点去观察,则所见无非是‘那方面’;如从‘这方面’去观察,则所见无非是‘这方面’。见了那面,则不见这面。自己知道的一面,总认为是真的一面。”

③ 彼是方生:《说文》:“方,并船。”(马叙伦《庄子义证》引);“方”有“并”义,“方生”,两方并生(张默生《庄子新释》)。“彼是方生”,谓“彼”、“此”的观念是相对而生、相依而存的。

④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随起亦随仆,随仆又随起 (宣颖说);起灭无端 (马其昶《庄子故》)。此中“方”字视为进行时式之动词;盖谓:相反之理论有一面在生长中,则另一面即在消亡中;反之亦然 (劳思光说)。按这是惠施的哲学命题之一 (见〈天下〉篇),此处就相对主义的观点说明事物的相对转换。

王先谦说:“随生随灭,随灭随生,浮游无定。郭以此言死生之变,非是。”按:王说是。郭象《注》固非,旧注有以此为《庄子》含轮回思想,更误。

⑤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按“可”,即“是”;“不可”,即“非”。这命题说明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

⑥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谓是非相因而生,有是即有非,有非即有是 (陈启天说)。

王先谦说:“有因而是者,即有因而非者;有因而非者,即有因而是者。既有彼此,则是非之生无穷。”

⑦ 不由:指不走是非对立的路子。

宣颖说:“不由是非之途。”

⑧ 照之于天:观照于事物的本然。

蒋锡昌说:“‘天’,即自然。此言圣人不由‘彼’‘是’之途,而唯明之自然,亦可谓因自然而是也。”

王治心说:“‘照之于天’,鉴之于自然而不为世人之是非所混。”(《庄子研究及浅释》)

劳思光说:“‘照之于天’与‘莫若以明’相类。‘明’就自觉之朗照言,排斥成见之封闭性。‘天’则就超验意义之主体言,排斥人为之条件性。”

⑨ 亦因是也:也就因着 (顺着) 这样子。“是”,指上文“照之于天”。“亦因是”,即谓这也是因任自然的道理。

⑩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谓相对之双方可以互易,此方可为彼方,彼方亦可为此方。彼方有所是非,此方亦有所是非 (陈启天说)。

劳思光说:“一切理论系统相依相映而生,又互为消长,永远循环;如此,则理论系统之追求,永是‘形与影竞走’,自溺于概念之游戏中。倘心灵超越此种执着、而一体平看,则一切理论系统皆为一概念下之封闭系统,彼此实无价值之分别。故曰:‘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前二语表一切封闭性理论系统皆无上下之别;后二语补释之,谓其所以无上下之别者,因A概念下系统有一套系统内之肯定与否定;非A概念之系统亦复如是。”

⑪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彼”“此”不成对待,就是“道”的枢纽。“枢”是门轴,这里用来形容重要关键的意思。“道枢”就是指世界的实况、事物的本然。谓“彼”“此”、“可”“不可”的差别对立与纷争,乃是人的主观作用,并非客体的实在。

方东美先生说:“在这个一切的观点及角度 (all of perspectives) 里面,我们可以找出一个共同的焦点,再在这焦点上面,把一切思想对立的差异,统统汇集到此一共同焦点,然后从这个共同点再回看各种理论系统,而后发现:各种理论系统都有它存在的价值,都有它的相对理由,也因而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系统的见解。庄子从相对性看起来称之为‘两行’,从共同的真理焦点看起来,称之为‘道枢’。”

⑫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合乎道枢才像得入环的中心,可以顺应无穷的流变。

郭象说:“夫是非反复,相寻无穷,故谓之环。环中,空矣;今以是非为环而得其中者,无是无非也。”

蒋锡昌说:“‘环’者乃门上下两横槛之洞;圆空如环,所以承受枢之旋转者也。枢一得环中,便可旋转自如,而应无穷。此谓今如以无对待之道为枢,使入天下之环,以对一切是非,则其应亦无穷也。”(《庄子哲学·齐物论校释》)

劳思光说:“‘环中’乃喻语,表心灵在一切流转中,独居中心不变之地;‘以应无穷’则言心灵顺应一切流转之事象观念。”

⑬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指“彼”“此”人物、环象、事态的转换对立中产生无穷的是非判断。

刘武说:“世情之是非,两相倚伏;而循环相生。有是之者,则必有非之者;有今日以为是,而他日以为非者;今日以为非,而他日以为是者。故是之无穷,非之亦无穷也。”

【今译】

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不是“彼”的,也没有不是“此”的。从他物那方面看不见,从自己这方面来了解就知道了。所以说彼方是出于此方对立而来的,此方也是凭借彼方对立而成的。彼和此是相对而生的,虽然这样,但是任何事物随起就随灭,随灭就随起;刚说可就转向不可,刚说不可就转向可了。有因而认为是的就有因而认为非的,有因而认为非的就有因而认为是的。所以圣人不走这条路子,而观照于事物的本然,这也是因任自然的道理。

“此”也就是“彼”,“彼”也就是“此”。彼有它的是非,此也有它的是非。果真有彼此的分别吗?果真没有彼此的分别吗?彼此不相对立,就是道的枢纽。合于道枢才像得入环的中心,以顺应无穷的流变。“是”的变化是没有穷尽的,“非”的变化也是没有穷尽的。所以说不如用明静的心境去观照事物的实际。 71GkujX76UTrcg+0YrEhCg/ySIaOOJH/sc6CvATBzUZ3lqK3lspbjeW9GqecM+l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