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山海”释义

《山海经》之名何时出现,已经不可确考。先秦文献中未见称引,其名始见于汉代文献。清代学者毕沅认为,《山海经》之名是汉代学者将《山经》与《海经》合称的结果 (《山海经新校正·南山经》“南山经之首”下注) 。日本近代学者小川琢治进一步认为,《山海经》的名称起源于秦汉之间,最迟至西汉中期 (《山海经考》) 。民国学者何观洲说:“《山海经》的名称究起于何时,不敢断言,总之先有《山经》,后合《海经》,而后有《山海经》之称,这是确凿无疑的。” (《〈山海经〉在科学上之批判及作者之时代考》) 他们都认为《山海经》之名的出现,是因为此书合《山经》与《海经》之故。

这些学者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说明人们往往因为《山海经》的结构,将“山海”理解为山与海,所以他们顺其自然地认为“山海经”这一书名,就是《山经》与《海经》合体的结果。然而,这其实是误解。

“山海”是泛称,指天下之山川。

《汉书·食货志》载大农奏盐铁丞孔仅、咸阳之言:“山海,天地之臧,宜属少府……浮食奇民欲擅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可见,“山海”泛指天地四方。《史记·吴王濞列传》说:“ (吴王濞) 能薄赋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所谓“山海利”指山川河泽湖海之物产,所以“山海”也可称作“山泽”,《礼记·曲礼下》说:“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山泽之所出。”“山泽之所出”即“山海利”。

《海经》分东、西、南、北诸经,记“四海”与“四荒”,而且每每出现“海外自西南陬至西北陬者”“东海之外”“西海之南”“大荒之中”等语,然而所谓的“海”与“荒”都不是实指。古人认为大地的四周被海洋围绕,所以用“四海”或“四荒”来表示远方异域。《九歌·云中君》说:“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四海”也就是“四荒”,《离骚》说:“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亦即“四极”,《离骚》说:“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明代学者李贽明确指出:“四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东南西北之海,而只是“据见在经历统理之地而纪其四至耳” (《焚书》卷四)

《左传·僖公四年》记载的一则故事很能说明问题。齐桓公会盟诸侯讨伐楚国,在击溃蔡国军队后,兵锋直指楚地,楚成王于是派人对齐桓公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成语“风马牛不相及”即典出于此,意即两国相隔遥远,毫无相互征战的理由。可见,“海”通常用以形容遥远。这类例证在文献中俯拾皆是,如《诗经》说: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商颂·玄鸟》)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商颂·殷武》)

殷商疆域千里,其势力范围仅局限于中原地区,但他们却宣称自己的疆界已经到达了“四海”或“四方之极”,应是合诸侯之地而言。显然,“四海”和“四方之极”都属于夸张的形容。正如清代学者崔德皋指出:四海非真以海为界,“四海云者,极言之也。” (《讷庵笔谈·书经辨说》)

《海经》中又有《海外经》和《海内经》之分,但所谓的“海外”与“海内”只是一种模糊的分野,相当于域外 (海外) 和域内 (海内) 。《诗经·商颂·长发》说: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这是赞美殷商始祖阏伯 (契) 之孙相土的诗句,意即相土的功名已经远播于海外了。但如前所说,商朝的疆域范围并不大,它在先公时代更只是一个小国。因此,我们只需稍加分析即可知道,这里的“海外”指的应是其原先统治区域以外的地方。《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说:“清静以公,神通乎六合,德耀乎海外。”这里所说的“海外”同样是泛指边远之地。因此,古人所谓“海外”的语义,与现代人所常用的概念是有所区别的。

“海外”也就是“海上”,《汉书·郊祀志》说:“于是始皇遂东游海上。”又说:武帝“宿留海上”。这里的“海上”自然不是指大海之上,而是指燕齐一带的近海地区。所以《汉书·郊祀志》又说:“海上燕齐之间。”并且,《海经》中海外诸篇每每说及夏后启、轩辕之国、祝融等,无疑都是本土神话,当然不可能是在异域。这些都可以证明,海内、海外并非实指内陆与远洋。

《海外经》和《海内经》均分为东、西、南、北四部分,体现的是古人“四海”的概念。《大荒经》也分东、西、南、北四部分,“四荒”的概念与“四海”相同。《尔雅·释地》说: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

郑玄注解《周礼·地官·调人》时也说:

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谓之四海。

可见,“四海”与“四荒”都是指蛮荒僻远之地。贾谊《过秦论》说:“ (秦孝公)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八荒”与“四荒”义近,他所说的“四海”“八荒”,其义引申为天下。

夏商时期有所谓“五服”,就是将四海之内的土地分为五等。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距离王城较近者依次分别为甸服、侯服、绥服,较远者分别为要服和荒服,前者属于诸夏地区或夷夏之交,后者则属于蛮夷地区。畿服制度至周代衍变为“九畿”,或称“九服”。根据《周礼·夏官·大司马》的记载,最为中心的地区为国畿,每向外五百里,各划分一个等级,依次分为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蕃畿。很显然,“九畿”制度的出现与周王朝势力范围的扩大有关。不过无论如何演变,畿服制度的目的都是区分远近以及夷夏。

《山海经》所谓“海内”“海外” (或“大荒”) 同样是为了区分远近,“海内”指诸夏地区,而“海外” (“大荒”) 则指蛮荒地区,义同《尔雅》所说的“四海”或“四荒”。 kApAB7nJSIURbpyojbWJvoMgkdbY1QD5niSZF6BRNp0yfgPwrcXkAzLCCO/xrr/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