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13年

1月 德国第四次派遣考察队来新疆活动,由勒柯克率领。此行主要在库车考察图木舒克和克孜尔的千佛洞,发掘苏巴什佛寺遗址,除继续窃取壁画外,还窃取了大批佉卢文文书资料。又曾在吐鲁番地区窃取壁画和文书资料。1906年和本年,该考察队仅在克孜尔石窟一地即窃取壁画达328.07平方米。1914年2月结束考察回国。考察情况出版为 Von Land und Leuten in Ost- turkistan (《新疆的风土人情》,1928年) (参看梅邨:《勒柯克在吐鲁番和龟兹等地的三次考察》,《文物天地》1988年2期)

7月 斯坦因第三次由克什米尔来我国西北活动。此次考察,以地理学方面为主要内容,着重于古代交通路线,并测绘地图。在前两次考察的基础上,测绘了47幅1:50万的地形图,包括范围经度不下28度、纬度不下8度,大都是过去未曾测绘的地区。同时,又在一些地方进行考古调查,继续窃取大批的珍贵文物。1915年7月离境去伊朗。1916年2月返回克什米尔。窃取的古代文物多达182箱,收藏在印度新德里新建的博物馆,部分标本送至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考察收获出版为 Innermost Asia: 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Kan-su and Eastern Iran (《亚洲腹地:中亚、甘肃和伊朗东部考察的详细报告》) 4卷 (1928年)

12月 斯坦因在和田附近的古城和其他遗址采集零星文物之后,对尼雅遗址再次进行调查,获得一批佉卢文木简和其他文物。 (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第243页)

本年 美国传教士叶长青 (Edgar, J. H.) 在四川境内的长江流域、岷江流域及川西高原采集较多打制石器,其中有些标本具旧石器形态。标本入藏华西大学博物馆 (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 。考察报告刊载于《亚洲文会会志》和《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会志》 Journ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 , Vo1.6, 1933-1934) 。这是最早见于记载的对我国史前文化的考察活动。 NeyansvpztLznYArnhA7ftggcK/mYTCdD4BtNiaKtzDRCadP6voyRs4UwPymcUM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