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02年

3月 6日 (阴历正月二十七日) ,金石学家吴大澂在江苏苏州逝世,终年67岁。

吴大澂,原名大淳,避同治帝讳改,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江苏吴县人,生于清道光十五年五月十一日 (1835年6月6日) ,同治十年 (1871年) 进士,曾任陕甘学政、吉林防务督办、广东巡抚、湖南巡抚等职。中日甲午战争中,率湘军出征,兵败革职。精于金石文字之学,著有《愙斋集古录》《说文古籀补》《古玉图考》《权衡度量实验考》等书,对古文字学和古器物学研究卓有贡献。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考古学》卷“吴大澂”条)

8月 日本京都西本愿寺第22代长老大谷光瑞,由于留学英国期间受斯坦因中亚考察满载而归的影响,在由伦敦启程回国途中来我国新疆活动。同行者有本多惠隆、井上弘圆、渡边哲信、崛贤雄等。9月下旬到达喀什后,分成两队活动。一队为大谷、本多、井上三人,经叶尔羌、塔什库尔干,去克什米尔和印度,1903年1月大谷回国。另一队为渡边、崛贤二人,先是调查和田地区,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到阿克苏,于1903年4月对库车附近的克孜尔、库木吐喇等石窟进行粗略的考察,窃取了部分壁画、佛像和汉文写经;又曾发掘谷口西岸的夏合吐尔遗址,并推测其为唐代阿奢理贰寺。后经库尔勒、焉耆、吐鲁番、乌鲁木齐、哈密等地,于1904年回国。 (参看贺昌群:《近年西北考古的成绩》,见 《贺昌群史学论著选》第112页;梅邨:《日本大谷考察队在新疆的考察活动》,《文物天地》1988年第4期)

8月 德国派遣由柏林民族学博物馆印度部负责人格伦威德尔 (Grünwedel, A.) 率领的考察队,来新疆吐鲁番地区活动。此行得到西门子公司和军火大王克虏伯的资助。他们绘制多处石窟的实测图,进行一些发掘,攫取壁画、佛像和经卷等文物。1903年4月返程途中,又曾在库车附近的库木吐喇石窟作短暂停留,并割取壁画。此次考察共窃取文物46箱。考察情况出版为 Bericht über archäologische Arbeiten in Idikutschari und Umgebung im Winter 1902 - 1903 (《1902—1903年在高昌故城及其邻近地区进行考古发掘的报告》) (参看贺昌群:《近年西北考古的成绩》,见《贺昌群史学论著选》第107—108页;梅邨:《勒柯克在吐鲁番和龟兹等地的三次考察》,《文物天地》1988年第2期)

本年 留日学生汪荣宝用笔名“衮甫”发表《史学概论》,进一步介绍西方考古学思想。该文指出:“一般所谓考古学者,常分为书契以前与书契以后之两部。”将考古学与语言学、古文书学、地理学、年代学等并列,作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并且提到考古学的界说、目的和范围等等。这是第一次将“考古学”的学科名称引进中国 。(参看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西方近代考古学思想在中国的介绍和影响》,《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 LjZ3ILOLWB4KYXzvvxG7s9DZ8Srfa5eUtWRqQ9gHduCqBvkJ8TGI/EZLXKPLwfF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