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宋代以前

[西周时期]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分康叔以大路、少帛、 茷、旃旌、大吕……;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 (《左传·定公四年》)

[春秋战国]

前5世纪初 孔子在陈,辨识肃慎氏楛矢、石砮。 (《国语·鲁 语下》)

前3世纪 韩非子记述“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铏”等情况。 (《韩非子·十过》)

[汉代]

前2世纪末 司马迁游历各地,寻访古代史迹。 (《史记·太史 公自序》及有关列传)

前134年稍后 “(李)少君见上,上有故铜器,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已而按其刻,果齐桓公器。” (《汉书·郊祀志》上)

前100年前后 “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 (《汉书·艺文志》)

前58年 汉宣帝神爵四年,“美阳得鼎,献之。……张敞好古文字,按鼎铭勒而上议曰:‘…… 梁丰镐之间周旧居也,固宜有宗庙坛场祭祀之臧。今鼎出于 东,中有刻书曰:“王命尸臣:‘官此栒邑,赐尔旂鸾黼黻琱戈。’尸臣拜手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此鼎殆周之所以褒赐大臣,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于宫庙也。’” (《汉书·郊祀志》下)

52年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袁康、吴平著《越绝书》,述及吴、越两国的城郭、宫苑、陵墓。

100年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许慎著《说文解字》成书,书中载有丰富的古文字资料。

[魏晋南北朝]

约241年 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用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将《尚书》《春秋》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后世称之为“三体石经”或“正始石经”。其中的古文,对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价值。 (参看马衡:《魏石经概述》,见所著《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1977年)

274年 晋武帝泰始十年,荀勖根据古器校正尺度。所据古器有:姑洗玉律、小吕玉律、西京铜望臬、金错望臬、铜斛、古钱、建武铜尺。 (《晋书·律历志》)

281年 晋武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冢 (或言魏安釐王冢) ,得竹书数十车,束皙、荀勖等整理、编次,内容有《纪年》《易经》《国语》《穆天子传》等。 (《晋书·束皙传》《荀勖传》)

5世纪前期 南齐时,襄阳有盗发楚王冢,所获竹简经王僧虔辨识,内容为《考工记》。 (《南齐书·文惠太子传》)

6世纪前期 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40卷,书中对各地的古城、古冢、碑刻等遗迹多有较为详细的记述。 (参看陈桥驿:《水经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

6世纪前期 梁顾烜著《钱谱》一卷,这是见于著录年代最早的古钱学著作。 (该书已佚,见《隋书·经籍志》)

[隋唐五代]

7世纪前期 唐太宗贞观年间,吏部侍郎苏勖在石鼓文打本卷首留下题记。这是石鼓文发现后的最早记载。 (《元和郡县图志》 卷二)

653年 敦煌石窟发现唐太宗李世民撰书《温泉铭》拓本,剪装为卷,卷末有“永徽四年”题款。这是现存年代最早的石刻拓本。 (据张政烺:《中国考古学史讲义》,见《张政烺文集·古史讲义》第341页,中华书局,2012年)

670年 唐高宗总章三年,碧落碑立于绛州 (今山西新绛) ,碑中文字保留较多古文字形体。 (参看于省吾:《碧落碑跋》,《考古社刊》第5期)

8世纪后期 封演著《封氏闻见记》10卷,多条述及古代文物。又著有《续钱谱》6卷。 (见《新唐志·艺文志》)

10世纪中期 五代后周世宗时,参知政事王溥荐向拱镇守长安故地,着向拱为其搜集碑刻拓本,得3000余种,编撰为《琬琰集》100卷。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二《韩持国》条) 8rFnL10wgNOYQQOGPzwF0CglWT6RNHosOC8xV7QsCj784TRcV4ypaTRkUjIovoA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