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唐诗之路研究的进展与再思考(代序言)

卢盛江

《唐诗之路研究(第二辑)》,即“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研讨会、浙江诗路文化带高峰论坛论文集”出版,愿借此机会,对年会作一回顾,对相关问题作一思考。

2019年11月成立大会,到2020年11月首届年会,短短一年时间,研究会在全国范围内联络了更多的唐诗之路研究相关的学者。成立大会之后,很多学者都在积极进行相关的研究,或撰写著作,或发表论文,或申报项目。有的高校开展唐诗之路的其他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诗路研学考察等。浙江省内诗路沿线各地,正在按照省里的规划积极进行诗路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这次天台年会,国内各地学者有广泛的交流。

首届年会由台州市委宣传部、台州学院、台州市社科联、天台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台州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之地,天台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目的地。所谓目的地,就是说,唐代很多诗人游浙东,从萧山西兴沿浙东运河到会稽、山阴,经上虞入曹娥江,到剡溪,经唐代剡中,即今绍兴嵊县和新昌,最终而游天台。陈尚君教授在大会发言中,根据宋之问《灵隐寺》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勾画出浙东唐诗之路始发地杭州至目的地天台的路线图。当然,还有海上、浙西等多条诗路通天台。有的游天台之后,还继续往南游临海、永嘉。

台州以境内的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山是浙东名山,东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并序》称:“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山有华顶和石梁飞瀑,有隋禅师智顗所建国清寺。国清寺为佛教天台宗发源地,李邕为寺作记,柳公权书额,《方舆胜览》称“时以齐州灵岩、荆州玉泉、润州栖霞、台州国清为四绝”。唐代三朝帝师司马承祯在此修身悟道,“和合二仙”寒山隐天台寒岩,拾得为国清寺僧。

唐代诗人留下不少游山游寺的诗篇,著名的如孟浩然《寻天台山》、张祜《游天台山》、曹松《天台瀑布》、李绅《华顶》等。李白诗《天台晓望》写道:“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普照寺》诗又称扬:“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寒山有诗:“雄雄镇世界,天台名独超。”这些诗都指出宗教圣地天台山在唐代文化版图中的崇高地位。台州“和合圣地”“佛宗道源”“《徐霞客游记》开篇地”等美誉都源于这座文化名山。

后来经过考察我知道,天台还有灵溪驿,在天台县东30里。这是天台到临海诗路古道的重要驿站,顾况《从剡溪至赤城》诗写“灵溪宿处接灵山,窈映高楼向月闲”,其他著名诗篇有郑巢《泊灵溪馆》、许浑《发灵溪馆》、卢士衡《游灵溪观》、刘昭禹《灵溪观》、贯休《题灵溪畅公墅》等。

台州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办学体制的综合性普通高校。学校近年发展迅猛,2020年进入中国应用型大学排行榜前十强,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笃定地发展“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奋斗共同体”理念,深入实施“人文社科振兴行动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多个领域的研究蒸蒸日上。

台州市、天台县及台州学院高度重视地方文化的研究。早在1989年,就成立了台州市天台山文化研究会。2017 年,台州学院天台山文化研究所升格为“天台山文化研究院·和合文化研究院”。2018年,研究院下辖的“唐诗之路研究所”升格为“唐诗之路研究院”。

台州各界致力于唐诗之路的研究宣传与开发利用,于2018年召开“诗路遗产与魅力廊道——浙东唐诗之路国际学术会议”,这次又成功举办唐诗之路研究会首届年会,同时举办的还有“‘和合文化百场讲坛’走进上海——解码台州: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的文化魅力”“和合文化百场讲坛——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活动,将唐诗之路研究推向热潮。台州学院近年承担了天台山和合文化研究、司马承祯研究等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

台州学院和台州市、天台县地方,都出版了多部关于天台山和唐诗之路的文献整理和研究专著,发表了多篇论文。天台县重建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恢复桐柏山大瀑布,天台山、神仙居、临海府城相继成功获批国家5A级景区,为唐诗之路文化的宣传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台州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勠力同心,和衷共济,创造了政府、高校、民企共同打造诗路文化品牌的样板,为诗路遗产的推广与活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台县和台州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年会。天台县安排代表免费住进天台最好的温泉山庄。县委杨玲玲书记不但多次亲临大会指导,而且多次与研究会核心成员宴聚叙谈。台州学院崔凤军书记也多次亲临大会。天台县和台州学院都派出最强的会务团队会务,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各地学者克服疫情的困难,参加年会。陈尚君先生抱病而来,尤其令人感动。

各地代表提交论文八十余篇,还有几位现场发言。

论题是广泛的。如论文集末附《综述》和论文集编目所示,既有唐诗之路综合研究,主要诗人、诗歌与路线研究,又有唐诗之路沿线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研究;浙东诗路研究是一个重点,“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天台山文化研究有更多关注,同时也有西域、陇右与川蜀诗路,岭南、湖南诗路,乃至海外诗路研究;有诗路重要作家研究,诗路地域文化与综合思考,也有诗路问题考辨与析疑,诗路诗歌艺术研究,诗路上的佛道研究;提出诗路古道、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利用传统文化开发诗路文旅等问题;还有诗路学术史,研究诗路资源的学术地图。

论文都能从基本材料的清理入手,清理问题面貌:诗路演变发展、内涵特征,诗路文字书写的来龙去脉,其文学价值;诗路各类诗人各类其他人物,他们在诗路上的活动、体验、创作、思想,其时代特质,入于诗路的动因,如何在诗路上找到别样人生,对诗路有何贡献;诗路诗歌的特点及变化,诗路唱和面貌,诗歌如何描写和展现诗路,有何风格特征,诗路自然山川等如何化为文学意象和文化符号,诗路一些诗歌意象的形成及其特点,与整体唐诗发展有何关系,诗路年表的考订;诗路交通面貌。诗路文化的方方面面:佛教道教等宗教,宗教人物,他们在诗路上的活动,宗教等文化之演进,诗路传说文化和山水文化,诗路文化何以吸引诗人,诗路某一类文化如何影响诗路,其与诗路形成有何关系。追流溯源,系统清理,严谨求实,本色正路。很多学者对材料和问题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和思考。因此,一些论文写起来游刃有余,对相关问题的清理特别细致,面貌和线索特别清晰,能深入探讨一些问题。

着力解决具体学术问题。诗路诗人身世的考辨,诗路作品的系年,纠正或补证诗题舛讹和名篇误读,考订诗歌名篇诗旨和异文,考订诗路其他重要文献;对诗人诗路行迹、行踪某一计划、在诗路的事迹、某一时期活动空间、诗人诗路交游、诗路作家墓志、贬谪原委、某诗路出入的水陆路线、诗路某一胜迹的方位等问题的考订;对某一诗路的形成、诗人入于某一诗路的动因的考察。诗路诗歌重要词语、诗句的解释,等等。用实实在在的材料,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善于发现诗路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和新视角。一些诗路诗歌起伏变化很大,其原因是什么?考察诗歌的民族学价值。从宗教传道、求学角度,考察诗歌传播,提出另一种诗路形式。考察诗路诗歌刻石和金石遗存,诗路诗人墓志,通过诗刻景观,考察其所彰显的诗路文化。

突出诗路特点。不但考察诗路形成、诗路诗人创作等,而且细致考察交通这一“路”的基础问题,提出唐代交通与文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分析其特点;考察某一诗路的进出水陆游线。方法多样化。除传统的考订清理分析的方法之外,有的运用西方地理空间理论,分析诗路唐诗的空间想象;有的图像与文字结合,不同诗路旅途进行比较。

一些论文有大格局,有深度。论文着力于问题的系统清理,将问题充分展开,对诗人诗歌进行综合全面的研究。一些论题虽小,但内涵丰富,能因小见大,深入开掘,提出涉及全局和整体的大问题。有的联系宏阔的文化视野,包括疆域观念与文化胸怀等等。有的发掘诗歌内涵的多元文化建构,着眼整体诗路,着眼某地整体文化发展,考察诗路某点、某人,考察其地位、特色、诗中表现,考察诗路诗人创作变化。有的集中于一位作家而全方位研究观照各条唐诗之路。有的考察某一典籍,而研究诗路生成或唐诗接受的重要问题。有的在诗人生活的大背景下,深入开掘诗路名篇的情感内涵。有的系统分析某种制度。

一些论文和发言观察问题有理论高度。论述诗路诗人某类诗的生命意识及其心理基础。从理论的高度阐述唐诗之路的学术意义。前辈学者论文厚重,境界高,有高屋建瓴的气度。青年学者论文显出朝气和考虑观察问题的敏锐,而在重材料、求实求新方面丝毫不弱。

本论文集精选了会议部分论文。另有一些论文,因各种原因未能入集。要之,唐诗之路研究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研讨会气氛融洽,思想活跃,学术严谨,研究水平很高,很有成效。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唐诗之路的意义。

弄清诗路面貌,可以从一个侧面,进一步弄清整个唐诗发展的面貌,进而推进唐代文学的研究。

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唐诗内容变化和艺术发展的原因。唐诗繁荣,诗歌艺术成熟,与唐诗之路的兴盛是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唐诗繁荣和诗歌艺术成熟,使诗人们能够娴熟地运用诗歌这一文体,运用成熟的诗歌艺术,去表现诗路生活,描写诗路山水胜迹;另一方面,唐诗之路的出现和兴盛,使唐诗内容有很大变化,唐代山水诗形成诗派,蔚为壮观。唐代山水诗,很多就写在路上。唐诗内容和艺术变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很多就要从唐诗之路去寻找。

实地考察可以实地弄清诗“路”的面貌、古道的面貌。可以设身处地体会唐人诗路生活和创作状况,对一些唐诗描写的意境有更真切的体会,同时可以在学术上纠正一些错误。

可以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提出和发现很多新的学术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推动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比如,感觉文化区的问题,诗路地理意象的问题,弱文化区的问题。

当然,我们知道,唐诗之路可以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浙江是一个典范。其他地方,比如安徽,也有学者提出皖地四条诗路。

几年来,也可以说,自提出“唐诗之路”的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什么是唐诗之路?作为新的学术增长点,怎么做唐诗之路?

我们不要过于纠结于文字上的定义,我们的研究不应该从概念到概念。任何研究,都不应先有理论,才有实践。事物的界定和认识,应该在研究和实践之后,应该建立在研究对象实际的基础之上。就唐诗之路来说,看看诗歌的实际,就可以清楚一些问题。李白一生漫游,杜甫漂泊西南,基本上生活在“路”上。他们的大量诗歌,可以说百分之八九十的诗歌,都写在“路”上。其他诗人,宋之问、张九龄、孟浩然、柳宗元、刘禹锡、李绅、许浑等等,他们人生大量时光都在“路”上,大量的诗写在“路”上。就整个唐诗来说,至少一半多的诗歌写在“路”上。这就是我们研究的对象,这就是我们的研究实际。

如胡可先教授在台州首届年会所作学术总结所说,唐诗之路,学术上定位于“诗”“路”“人”“史”四个字,“诗”是核心,“路”是基础,“人”是主体,“史”是线索。

就“诗”来说,大量的诗写在路上,或者说,有大量诗路的诗。这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当然,是从诗路的角度去研究。一条诗路,有多少诗作?有哪些诗作?这些诗作表现了怎样的诗路生活?描写了怎样的诗路山水风物?这些诗歌因诗路而有新的内容,又因诗路有怎样新的艺术表现?诗路怎样影响这些诗歌的艺术风格?反过来,诗歌又给诗路风物带去了怎样新的文化内涵,赋予了怎样新的文化高度?诗路自然物,怎么化为诗歌审美意象?怎样成为诗路地理意象?诗路诗歌怎样影响局部或者整体诗歌史文学史的面貌和发展?

就“人”来说,诗是人写的,路是人走的,所以“人”是主体。当然,也是从诗路的角度去研究“人”。一条诗路,有哪些诗人走过?他们在这条诗路有怎样的生活?有怎样的创作?有怎样的文学活动?路怎样影响他们的思想心态?在路上,他们有怎样的交游?由个体的人,到群体的人,这条诗路,有哪些文人集团?这些文人集团是怎样形成的?有怎样的集团活动?走过诗路的,有人留下诗歌,也有人没有留下诗歌,有诗人,也有其他人物。这些“人”,对诗路,对诗路文化,对诗歌,有怎样的影响?

就“路”来说,作为诗人走向全国各地的交通,作为自然的“路”,包括水路和陆路,是怎样形成的?水路中的运河,是怎样被人工开掘出来的?自然形态的路,以及人工开掘的水路,是怎样形成为诗路的?路有官道和非官道的分别,“路”是什么时候成为官道的?一条路,是先成为官道,还是先成为诗路?为什么?诗人游走于全国,应该有相当一部分走的是非官道,或者他们行走的时候,这条路还没有成为官道,这个时候,路的情形如何?路是一条线,线是由点组成的。所谓点,就是行路途中的名山名水名寺名村,还有其他胜迹以及普通风物,当然还有沿途的驿站。西陵、会稽、山阴、云门山、东山、天姥山、关岭、天台山,都是浙东诗路上一个一个的点。点由路串连,就成为线,浙东诗路的浙东运河、曹娥江、剡溪、谢公古道、石桥溪、灵溪馆的古道等等、巴蜀则有巴蜀古道。点、线的展开或者幅射,就是面,也就是地域。一条诗路,总是在某个具体的地方地域,或者跨几个地方地域。这些点、线、面本身,诗路沿途的名山名水本身,诗路本身,诗路地域本身,诗路古道,诗路交通,诗路驿站驿传的考察考证,诗路沿途这些山水的变迁,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是诗路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就浙东来说,比如天姥山、天台山、四明山等等,它们的区域范围及其变化,诗人笔下描写的这些山水的范围与实际区域范围的联系与区别。这些诗路自然山水,是怎样被赋予人文内涵和色彩的,沿途有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路的自然环境变迁和兴废,路上人群的发展与流散等等,都与诗路有关,都可以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

就“史”来说,既是诗路的历史发展,更是作为大背景的社会历史。政局无疑是影响诗路的重要因素。就浙东来说,没有两晋之际政治格局的大变动,没有永嘉之乱后北方士族的大批南渡,没有会稽一带的名士云集,就不会形成越州的名士文化,就不会有浙东诗路的雏型。初唐浙东诗路虽有发展,但仍不如后来的盛唐和中唐,这恐怕又与初唐文人主要以宫廷为中心的士风政风有关。游浙东诗人和浙东诗歌在中唐达于高峰,这显然与当时不少文人因北方政局而避乱或漫游来浙东有关。就具体事件而言,一些诗路诗人往往聚集于开明有文化的主官周围,形成诗人集团。这也是政治的因素。影响诗路的还有经济。就浙东来说,已有学者分析,从东晋到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宜居宜游,显然是诗路形成的重要动因。当然还有文化,浙东的名士文化、佛道文化,都与诗路的形成和面貌有关。应该还有制度,如贬谪制度、任宦制度、驿站制度等等。这些,都是诗路值得研究的问题。

这应该是跨学科的研究。诗路研究的核心当然是文学,但同时要有一些基础研究。这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和开阔前景的研究大方向。

台州首届年会之后,我们得到新昌资助,在中华书局出版“唐诗之路研究丛书”。第一辑六部正顺利出版,正安排第二辑及以后各辑。我们的研究,要如“丛书”序所提出的,继续进行细致全面的资料清理和整理,继续弄清每条诗路的面貌,清理史料和面貌的同时,也提出、清理和研究问题,有科学严谨的主题界定,体现“诗路”的特点,有大格局,锐意创新,期待从理论的高度进行研究。

我们的研究还不平衡。已有的诗路研究问题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很多诗路很多问题还是空白,需要有人做起来。有学者提出皖地四条诗路,希望能把它做起来。此外就诗路而言,还有两京(京洛)、三晋、齐鲁、湖湘、湘粤、湘漓、岭南、荆楚、陇右等,就问题而言,壮游(漫游)、宦游、与诗路相关的唐代制度等,可以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还可以提出很多新的问题进行研究。

如胡可先教授在台州首届年会所作学术总结所说,唐诗之路研究要做到高校与地方的结合、基础与应用的结合、学术与普及的结合、文学与跨界的结合、国内与国际的结合。

我理解,我们既要基础研究,也要根据地方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的需要,开展一些应用研究,同时,努力让我们基础研究的学术成果,为地方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所用。我们既要学术研究,也要向大众普及,普及唐诗,普及诗路知识。诗路核心是文学研究,但如前所述,它又是跨学科的,涉及历史、地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等。多学科跨界综合,研究才能全面、深入。我们本来就有海外诗路。不论国内的诗路,还是海外的诗路,都要有国际的视野,借助国际的力量,吸收国外先进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

唐诗之路的研究,离不开地方的研究。唐诗之路不是书斋之路。实地的唐诗之路,总是在某个具体的地方,在浙东、浙西、陇右、西域、川蜀、巴渝、三晋、蓟北、宣歙、荆楚、湘漓、粤西、岭南、大庾岭、两京、齐鲁、大运河。浙东,又具体在越州、台州、明州、婺州(金华)、处州(丽水)、温州、衢州。越州,又具体在山阴、云门、上虞、剡县(今嵊州和新昌)。对“路”的情况,地方比我们在学院清楚。可能我们在书斋里查半天资料,到实地,地方的人一句话就可以解决。我们在学院看来可能是难题,在当地人看来,就是常识。书斋研究、学院研究,要和地方研究结合起来。很多问题,要虚心地向地方的同志学习。

当然,也有另一方面。地方的文史研究,也要有一些学院研究的经验和知识。比如,引文要注明出处,要核对引文。比如,要引用可靠的文献,最好引用权威版本。再比如,传说故事,常常在地方文史研究出现。传说故事有的可靠,有的不可靠。如何让传说故事成为可靠的史料,也要考虑。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记录下传说的来源。传说来自某地某村,最好记录下叙说这一传说故事人的身份、年龄、居住地、家族历史等,记录下这位村人是从何处听到这一传说的。这是记录口传文献的规范。如果能这样做,我们地方可以在记录传说故事方面做大量工作,可以保存下大量活的珍贵史料。

想补充的一点,是书斋研究和田野调查、实地考察相结合。我们知道,当年竺岳兵先生就曾前后7次实地步行考察,将其和学术研究及考证相结合,才首倡唐诗之路。在那前后,也有不少学者考察李白、杜甫和其他唐代诗人行踪,有的足迹遍及国内15个省市,有的行程数万里,有的出版了诗人游踪的考察专著。这是诗路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实地走唐诗之路,可以有各种目的。纯为旅游,是一个目的。有的是旅游兼学术考察。如何利用实地考察作学术研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简单地写写诗人一千多年前到过某个地方,今天我也到过,如果只是为了旅游,那是可以的;如果目的在学术研究,就不要满足于一般的游记和一般的行踪介绍。要考虑它的学术价值,注意利用实地考察解决学术问题,比如,补史之所阙,比如,因实地考察而对诗作内容有重要的新的理解,对诗人诗歌发展有新的认识,对诗人心态变化发展有新的看法。有意识地在实地考察中,体现“诗路”研究。通过行踪点的考察,说明“诗”的特色和发展、“人”的心态思想的发展,对已有学术问题作出新的判断。

唐诗繁荣、诗歌艺术成熟与唐诗之路的兴盛的互动关系,我们有的还没有认真研究。诗路对唐代山水诗有怎样的影响?诗路使山水诗艺术有怎样的变化?丰富多彩的诗路生活和创作题材,给唐诗艺术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丰富多彩的诗路生活和创作题材,怎样促使诗人更为细致深入地探讨诗歌艺术?给艺术表现带来了怎样丰富生动的空间?诗与路怎样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给唐诗带来了深层次的变化?

我赞成钟振振教授的看法,唐诗之路应理解为以唐诗为代表与典范的中国诗词之路。这是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更是一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宝库。发掘其丰富的学术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促进学术发展,促进地方文化建设,促进旅游开发,建设我们美丽的诗路大花园,我们应该共同努力!

2022.12.1 ZAwq3W7hFWa9MZYqTgN0ej+pfJ6XC89NBcRcXByhbh7/Ec7JwLZxLhGWPxGfKT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