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低分辨率

在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一部电影中,主角看起来是失焦的。 [1] 这不是技术问题造成的,而是像他患上了某种疾病:形象始终模糊不清。由于艾伦饰演的角色是一名演员,此状况变成了大问题:他找不到工作。不被视觉定义的特征由此转变为一个物质问题。焦点被认定为一种阶级地位,一种象征着松弛感和社会特权的中心位置。失焦则会降低人的影像价值。但是,当代影像的等级不仅取决于图像的锐度,更重要的是分辨率。只要看看任何一家电子产品商店,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在2007年一次著名访谈 [2] 中描述的系统就会立刻显而易见。在影像的阶级社会中,电影扮演着旗舰店的角色。在旗舰店里,高端产品只在高档环境中出售。相同影像的低价衍生品只能作为弱影像在DVD、广播电视或网络上流通。

显然,比起弱影像,高分辨率的影像看起来更出彩,更令人印象深刻,更接近真实、更具魔法式的吸引力、更可怕、更有诱惑力。也就是说,这类影像更加丰富(rich)。现在,即使是面向消费者的格式化作品也越来越适应电影爱好者和审美爱好者的品位,这些人坚持使用35毫米胶片来保证原始的视觉效果。在有关电影的话语中,几乎不分意识形态倾向,人们都坚持把胶片当作唯一重要的视觉媒介。高端电影经济制作的影片在结构上往往是保守的,因为其过去(现在仍旧)牢牢固定在民族文化、资本主义制片厂生产体系、对天才人物(大多是男性)的崇拜,以及人们对原版电影的执念之中。但是这些从来都不重要。分辨率才是人们的崇拜对象,仿佛削弱分辨率就等于阉割作者。对胶片尺寸的崇拜甚至主导了独立电影的制作。丰富影像(rich image)建立起自己的等级秩序,新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人们可以创造性地降低影像质量。

[1] 参见伍迪·艾伦导演的影片《解构爱情狂》( Deconstructing Harry ,1997)。

[2] 参见哈伦·法罗基与亚历山大·霍尔瓦特(Alexander Horwath)的对谈(“Wer Gemälde wirklich sehen will,geht ja schließlich auch ins Museum,” FrankfurterAllgemeine Zeitung ,June 14,2007)。 8JLq4QDxJVWwhY549QhczvHxHFUWg0dsuGsrN/yZuOlUyMB/FRLbgq//xZSJDPm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