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戏剧表演的启蒙

我的登台表演经历可以追溯到上幼儿园的童稚时期,但真正演戏、正儿八经地扮演一个角色、完完整整地演出一台剧目,那是1952年我进了复兴中学以后的事,所以,我认为自己的戏剧表演启蒙应该是在复兴中学。

据史料记载,复兴中学是上海的老牌学校,是上海共济会在1886年开办的,那时的校名为麦瑟尼克学校,还曾改名为上海公学。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英美的教会机构纷纷在上海开办学校、医院等,如南市的清心学堂、山东路的仁济医院等。1913年,美国驻沪总领馆利用麦瑟尼克学校原址办了一所男童公学。太平洋战争期间,学校又沦为日本人关押在沪英美侨民的集中营。直至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复兴中学,经过八年抗战,百废待兴,新校名也是体现了那时的民意和精神吧。我上的江湾路小学,原先名为复新小学,与复兴中学的创办好像有些关系,我记得原先的校长名赵鼎新。

我们上中学那会儿,学业压力不似今天,除了上课,作业压力也不大,课外兴趣活动很多。我进复兴中学后,校图书馆成了我下课以后的必去之地。那时我爸爸已去香港,他留在家里的书也都看得差不多了,课余时间去学校图书馆,就像“老鼠掉在米缸里”,一本接一本地借了还、还了借,不亦乐乎!那时的我,有了相对固定的阅读取向,似乎对世界名著的译作特别有兴趣。记得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时正值准备考试,本应收收心、集中力量备考的,但是玛丝洛娃的命运实在让我牵挂,只好看一段《复活》再翻翻复习功课,两头兼顾着,幸好最后没耽误自己的考试成绩。

那时复兴中学的课外活动很活跃。除了课堂上的基础知识教学外,课余活动对我们那代人的成长成材是功不可没的,不知现在学校是否还保留了这个传统。学校有适合理工男的业余兴趣爱好小组,譬如航模组、舰模组等,航模组有好几位同学,后来就考上了航空学院,真的成为飞机设计师了。喜欢运动的更是有各种球队、技巧队可以大显身手。像我这样喜欢文艺的,可以参加合唱组、舞蹈组、戏剧组等,学校经常举办各个班级的合唱比赛、朗诵比赛,差不多每个月学校都会举办各种不同主题的朗诵会。那时候,苏联的文学、戏剧、音乐对我们影响很大,《卓娅之歌》和马雅可夫斯基的诗篇都是我们学生中相当流行的诗歌。我们生活的社会,虽然有阴暗面,但是光明的东西还是占据主流的,尤其是在我上中学的20世纪50年代,大概因为刚解放不久,跟解放前的生活有个对比,总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新气象,充满阳光。同学们参加课余活动也是充满热情的。一生从事文艺工作的我,至今依然觉得,还是不要过多地给观众看人性当中的阴暗的东西,我所做的工作,不是为了让人觉得生活很阴暗、很可怕,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更需要明朗的、鼓舞人们向上的文艺作品。

上中学时,我们还排过一出戏,是比我高一班的同学祝希娟(中国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获得者)根据校园生活写的剧本,剧名叫《和解》,剧情是讲班上的男、女同学如何闹矛盾,后来又怎么和解了。这个戏参加了市里的学生戏剧汇演,还得了优秀创作奖。

我们还排演过一出苏联的多幕剧《米拉姑娘》,这是个反映苏联的中学生生活的戏,剧中的米拉姑娘在家里比较娇气,后来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克服了缺点,同大家一起进步。我演主角米拉,祝希娟演米拉的好朋友阿妞达。剧中“妈妈”“外婆”的角色都是由我们同学扮演的。我们的排演特别认真,服装、布景、道具都是自己缝、自己做。我跟祝希娟两个人,还特地从虹口跑到襄阳公园边上一个俄国人的学校去借校服。

这部多幕剧在学校的礼堂里演出了很多场,还特请学生家长们来观看。多少年以后,有一次我在一个剧场演出,谢幕后,有位观众跑到后台来找我,她说:“我老早就看过你演的戏了!在复兴中学,看《米拉姑娘》呀!”原来她是我中学同学的妈妈。可见我们学生时代演的戏还是给观众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业余的学生演员,那个时候我们排戏、演戏真的很认真很活跃!

复兴中学的学生戏剧活动能够搞得那么红火,还因为一个有利条件,当时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校址就在横浜桥,离我们学校很近。这所学校,就是小时候爸爸常带我去看学生毕业公演的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抗战胜利后,时任上海市教育局长的顾毓秀,接收了地处北四川路横浜桥的原日本国民小学的房产,给了戏剧家李健吾、顾仲彝等,支持他们创办了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洪深、欧阳予倩、熊佛西、曹禺、黄佐临等前辈都曾在该校执教。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改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把山东大学艺术系的戏剧科等并入,改名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其实与北京的中央戏剧学院并没有关系)。1956年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简称“上戏”)。无论校名怎么改来改去的,负责人都是熊佛西先生。我们复兴中学戏剧组排戏的时候,就请戏剧学院的学生当我们的辅导老师,上海戏剧学院57届毕业的王富民、姜波等,当年都做过我们戏剧组的辅导老师,有的后来还成了外省市话剧团的著名导演。

当时我们班上有同学是戏剧学院老师的孩子,所以学院的剧场上演什么剧目,我们消息很灵通,只要那里有戏演,几个喜欢看戏的同学放了学就会想尽办法钻进剧场去看。戏剧学院传达室的师傅见了我都熟了:“啊,你怎么又来了!票呢?”我们常“耍赖”说:“我同学家住在你们校园里啊,不能去串门吗?”师傅只好放我们进学校大门,我们就不去同学家、溜进剧场了。那时我在这剧场里真看了不少戏,对我以后从事表演专业大有好处。1957年秋天,我正式成了戏剧学院的学生,那时,学院已搬迁到华山路,传达室的门卫师傅见了我还认识,问:“你怎么又来啦!”他以为我追戏追到华山路来了。我笑着说:“我是学生啦!”师傅追着问:“校徽呢?”我很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地进出戏剧学院了。

我在复兴中学参加的各项课余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演话剧,认认真真地演独幕剧和多幕大戏。复兴中学出了几个有名的话剧演员,都是从中学话剧队开始走上话剧表演舞台,再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然后逐渐成名的。最有名的是祝希娟,比我高一个年级,在上戏上学时就被谢晋导演选中,在电影《红色娘子军》里扮演女主角琼花。曾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的俞洛生,中学和我是同一年级的,他曾是学校舞蹈队的骨干。

我们几个能考进戏剧学院,都与我们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朱健夫有关。朱老师酷爱戏剧,不清楚他以前是不是在专业剧团里面工作过,他是我们戏剧组的辅导老师,我跟祝希娟都可以说是他培养出来的。朱老师是北方人,身材高大魁梧,憨憨的,说的是与普通话相近的北方话,认真热情地组织我们学生创作剧本、排戏演戏。很不幸的是,1957年我中学毕业后,听说朱老师在那年的反右运动中被划成了右派。有一年我回复兴中学参加校庆,见他坐在门房间,原来被贬去看大门了。我见了他,高兴地上去叫他朱老师,他却装作不认识我,冷冷地说:“噢,你是来参加校友活动的吧,在那边操场。”我疑惑道:“你不记得我了?”他不接话茬,说,“你进去吧,同学来了很多了。”我当时觉得怪怪的,朱老师把我忘了?事后想想,他一定是怕牵连我!若干年后,听说朱老师得了癌症,我去医院看他,那时他已经右派摘帽了。他说:“曹雷啊,你知道吗,你的一举一动,你在报上哪怕有一丁点消息,我都知道,我都记得!”原来报纸报道我的消息,或我在报上写的一小篇文章,他都会剪下来保存,他心里从没忘记我。他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也永远不会忘记他、永远纪念他。 ggg68mExjOklu7kr7paq6dfRyhvGLAfx0lL8kPJBq59uu7vMpSl/NtV5cBDoqh3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