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了解老师

一次,在办公室和同事聊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有一位同事曾感慨:

有些家长总说自己对孩子的学习很上心,但实际上呢?如果我们老师不主动去找家长谈一谈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有家长会主动来找老师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到底表现如何。

然而,孩子身上一旦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就会把责任全部推到老师身上,说老师对孩子不负责任,其实他们一点儿也不了解做老师的不容易……

听了这位同事的话,我也是感慨良多。的确,和身边一些家长接触时,我也切实感觉到了家长在这一点上做得不足:很少主动与老师沟通。

作为老师,我想要告诉家长的是: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主动与老师沟通这一环节,就很可能使孩子的学习陷于被动。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平时我们从来不主动找老师沟通,从不尝试对老师进行一下了解,那么,我们就会对老师、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也就不能很好地为孩子的学习把脉。

所以,在这里我要提醒家长的是:作为家长,要想对孩子的学习负起责任,与老师的沟通就必不可少,不管有事没事,家长都要主动和老师沟通。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如果家长对老师没有一定的了解,往往就会因为某些片面的言论或事情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一些偏见,这些偏见进而会影响到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学习生活。

就拿我认识的一个孩子来说:

男孩小强上课总是喜欢调皮捣蛋,经常影响课堂秩序,为此老师私下里说过他很多次,但小强就是不改。为此,老师让小强叫家长来学校谈。然而,小强回家之后却颠倒黑白跟家长说老师看他不顺眼、经常批评他。对老师没有任何了解的家长听了孩子的话,再看看孩子委屈的样子,也就相信了孩子。随后在跟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因为心里对老师有了偏见,对老师所说的话也就左耳进右耳出,敷衍了事,根本没有好好听。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孩子调皮捣蛋的毛病依旧不改,老师见劝说无效,就对其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

看到这种结果,家长会想些什么呢?是不是后悔自己没能及时帮孩子一把?是不是后悔自己没听老师的话?然而,我却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当孩子发展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时,家长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所以,在和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我才会一再告诫家长: 千万不 要对老师存有偏见,要公正地对待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与老师沟通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及时解决问题。

在我身边就经常有这样的例子: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整天都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干什么都没精神,跟老师一沟通才发现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无心学习;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经常撒谎要钱,跟老师一沟通,才了解到孩子养成了虚荣攀比的毛病。

……

这些家长在和老师沟通之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多都能把孩子的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

为什么在和老师沟通之后,就会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呢?正如我们在前面说到的,一天24小时,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与老师接触得最多,老师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点滴也都非常了解,能够掌握孩子最新的状况。家长根据孩子的这些状况与老师合作,采取相应的措施,孩子身上的问题解决起来相对来说也就容易得多。

第三,与老师勤沟通,是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在众多学生中凸显出来的方式。

我曾问过很多同行这样一个问题:“在班上你最容易注意到哪些学生?”这些朋友大多会回答:“表现优秀的学生!”“家长叮咛我多关照的学生!”

的确,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自己也经常会下意识地遵照这样一个规律:在课堂上找人回答问题的时候,我脑海中最常浮现出的名字,首先是那些平时表现特别优秀的孩子,其次就是那些家长特别叮咛要我关照的孩子……

对此,家长也不必感到奇怪或者心中忿忿不平。每一个老师每天要面对的学生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一个老师就算再尽职尽责,也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注意所有的学生。

所以,家长平时多与老师沟通,多在老师面前提起自己的孩子、介绍自己的孩子,其实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众多学生中凸显出来的一种方式。

十多年的教师身份和现在的家长身份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子的教育不是家庭或学校单方面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家庭和学校 共同努力。只有家庭与学校形成一股合力,教育才会更有成效。

因此,在这里,我建议家长们多抽出一些时间,去了解老师,与老师多做一些交流、沟通,这是保证孩子在成长、学习过程中能够一帆风顺的必要条件。

那么,我们需要去了解老师的哪些方面呢?

方法一:了解老师的教育观念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曾和各种类型的教师打过交道,其中对两位老师的印象尤为深刻:

教师甲是某所小学的资深教师,在他教孩子学汉字的过程中,经常是将一个汉字拆成一笔一画,让孩子们每一个笔画写10 遍、20遍,直至将这个汉字写得滚瓜烂熟。

教师乙则侧重于让孩子去理解汉字的整体意义,让孩子们从整体上把握汉字的构造,注重意会,引领孩子去领悟字义,在掌握汉字意义的基础上让孩子学会写汉字。

结果,教师甲教出来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总是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而教师乙教出来的学生往往并不出众。很多家长都一窝蜂似的要把孩子送到教师甲的班级,而不愿意送到教师乙的班级。

然而,实际上,教师甲教出来的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成绩非常不错,但是当他们升入中学之后,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就渐渐显出了弊端,很多孩子在升入中学之后都明显感觉到吃力和不适应。而教师乙教出来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养成了比较灵活的思维方式,不少孩子在上中学之后都慢慢跨进了优秀生的行列。

就两个人的教育理念我曾分别问过他们:“你知道自己的教学理念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利弊吗?”

教师甲回答我说:“虽然我知道我的教学方式有弊端,但是我只要管好现在就可以了,孩子在我手里能获得好成绩,能取得高分就好,以后怎么样,不是我能左右的。”

教师乙则告诉我:“我知道,我的这种教育观念常常不被家长们接受,谁也不会把中学之后孩子的优秀和小学阶段的教育联系起来,但是,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要对孩子今后的学习负责任。”

听我说完这两位教师的教育观念,家长朋友们可能会对第一位教师心生不满:作为老师怎么能对孩子这么不负责任?

其实,老师也有自己的苦衷。老师只重分数,而忽略其他,也是处于应试教育中的无奈之举,毕竟我们当前的考试制度依然是以分数定乾坤。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老师的教育理念,只有了解了老师的教育观念,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给予孩子相应的辅导。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互补,老师没做 到的,要在家庭教育中弥补。 例如:

◆如果孩子的老师重分数而轻其他,那么我们就要在私下侧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并在家里帮孩子减减压;

◆如果孩子的老师重视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那么我们就得在私底下让孩子在学习上多下点儿功夫。

人无完人,老师也不例外,总会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与其去挑剔和指责老师的不足,还不如多费点心思,去弥补老师的不足,为孩子今后的优秀铺平道路。

方法二: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老师,我经常会旁听别的老师讲课,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

有些老师讲课生动,妙趣横生,同学们就会神情专注,精神亢奋;

有些老师讲课枯燥乏味,干巴巴的没有味道,同学们就会瞌睡连连,一点儿精神都没有。

作为家长,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这些表现你了解吗?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你又了解多少?或许你会问:“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对孩子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呢?”

要我说,了解这些对孩子学习的帮助简直太大了。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偏于死板,孩子在这个老师的课堂上经常走神甚至是“私会”周公,孩子的学习状况还能好得了吗?相反,如果一个老师的讲课方式过于灵活,在课堂上总是讲一些课外的东西,孩子对此是会很感兴趣,但一堂课下来,对课程要点却并没有掌握多少,还能完成学习任务吗?

正因为如此,家长们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再根据老师的教学方法,在课下帮助孩子提前做一些功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这功课该怎么做呢?

◆如果老师习惯用教科书讲课,那就引导孩子做好预习工作。预习的对象,可以是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延伸知识。

◆如果老师侧重于教材知识的延伸,那就告诉孩子在课前详读课本。如果孩子在课前详读了课本,那他对老师将要讲的核心内容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听课的时候就有了大致的方向,就不会因为漫无目的地听而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

当然,不管老师的讲课方式怎样,家长都要向孩子灌输这样一种理念:高举手,积极回答问题。这是紧跟老师讲课思路的一种方法,思路跟上了,孩子才能听得懂,才能愿意听,也才能学得好。

方法三:听听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在和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我经常会提到这样一点:在家长与老师沟通时,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了解的一点就是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每当听到我这么说,家长都会表示疑惑:老师对孩子的评价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对此,家长不妨来看看一些孩子在获得老师的评价之后回家的表现:

男孩小辉在学校挨了老师的批评,回家后闷闷不乐,对家长一通抱怨,说老师严肃、刻板;

女孩小樱在课堂上表现良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回家后兴高采烈,学习的积极性似乎也高涨起来了。

看到这样两幅场景后,家长是不是已经意识到了了解老师对孩子的评价的重要性了呢?

如果是的话,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注意这样两个问题了:

我们如何知道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我们对老师给予孩子的评价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首先,对于如何知道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两个途径:其一,主动找老师了解情况;其二,通过孩子对老师的评价推断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关于第一种方式大家都很好理解,在和老师的交谈过程中,我们便能大体从老师口中得到一些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情况;对第二种方式,大家可能就会感到迷茫了:怎么能从孩子对老师的评价中推断出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呢?

其实,只要家长对孩子足够用心,这一点也很容易做到。小学阶段的孩子毕竟还小,有什么心事都藏不住,高兴或者不高兴都会表现在脸上。如果孩子对某个老师总是满嘴怨言,心存不满,大多是因为挨了老师的批评,或者说老师并不喜欢孩子;相反,如果孩子每次回家都是欢欢喜喜的,嘴里总是说着老师的好话,可能孩子就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很受老师喜爱。

明白了这样两种途径,我们下面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面对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家长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有这样一句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说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在对待老师给予孩子的评价问题上也是这样,家长要尽量做到“兼听兼信”。

这句话怎么理解?

作为老师,我很了解这种情况:一些老师因为某些孩子把他教授的科目学得好就对孩子喜爱有加,在评价孩子时褒大于贬;而对那些没有学好他教授的科目的孩子,可能就多少会有一些成见。

即使某个老师经常夸赞孩子,家长听了虽然高兴,但也不应该飘飘然,还应该从其他老师那里去多方面了解他们对孩子的评价。

如果某个老师对孩子有些不满,家长听了即使不快,也不要一下子彻底否定孩子,而要多了解一下别的老师对孩子都是怎么评价的。

在了解所有任课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之后,再加上家长自身对孩子的了解,我们就能在掌握孩子情况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判断:

◆对老师中肯的批评要仔细思量,看看孩子身上是不是确实存在这个问题,有则改之。

◆如果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失之偏颇,家长就要尝试着去改变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例如,老师因为孩子学不好他教授的科目对孩子有偏见,家长不妨下功夫帮孩子把这个科目的成绩提上去,同时,家长要多在老师面前说一说孩子的优点,让老师对孩子有一个全面公正的认识。 HsbhFYnKAQlvB6g4jgWYFBAwCM0bvcPJW7Un4oTVULYY/isGWH3w13gMYv+uZ2O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