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关于“聪明但不用心学”

与儿时的伙伴一起聊天时,谈论起各自的现状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有一位总会感慨万分:“在咱们几个当中,我的头脑是最聪明的,就因为小时候没认真读书,现在一无所成。”

是的,在我们当中,他的确是最聪明的,总能发明一些新鲜的、好玩的游戏。不仅如此,别人出的任何一道脑筋急转弯题都难不住他……但遗憾的是,他的聪明并没有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了“旁门左道”上,比如耍花招不写作业、出馊主意跟老师作对……结果中考时作弊被老师发现便辍学了。

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 班上的很多尖子 生并不属于聪明学生的行列;而那些聪明的学生大多成绩平 平,甚至有些还是落后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

经过认真分析,我把原因归纳为这样几点:

第一,聪明的学生常常把聪明当成懒惰的资本。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还常常这样自我安慰:“这些知识对于我来说是小菜一碟,不认真听也能学会!”课下他们不认真写作业,对此他们的理由还非常充分:“我这么聪明,不写作业那些知识也能掌握!”因此,他们最后的结局都是相同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二,头脑聪明的同学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很多聪明学生的成绩曲线呈波浪状,这次成绩不错,下次成绩可能就降到了谷底,不用说,肯定是骄傲自满心理惹的祸。成绩不稳定,升降幅度过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多基础知识他们没有掌握,许多知识一知半解……长久如此,聪明学生变成落后生便成了正常现象。

第三,聪明的学生更易痴迷于与学习无关的事物。我认识这样一个孩子:

一款电脑游戏上市了,别的孩子过不了关,他说让他试试,结果他真的过关了。但从此以后,他的聪明几乎都奉献给了电脑游戏,学习成绩自然变得一塌糊涂。

就因为以上这几点原因,在中学生之中存在一大部分“聪明但在学习方面不得志”的学生。

如果你也属于这种类型的学生,那我请你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的头脑这样聪明,但在学习上却居他人之下,你甘心吗?我当然知道你不甘心,所以在这里我向你推荐一条快速成为优等生的捷径: 只把聪明用在学习上。

聪明的人爱卖弄自己的聪明,这是“小聪明”。例如,通过电脑游戏来显示聪明,即使你升的级再高、杀的“怪”再多,你所获得的威风也都只是暂时的,毕竟任何人都不会真心地佩服一个玩得很出色但学习成绩平平的人。

很多爱玩的学生告诉我,他们不想做书呆子,而是想成为一个有活力、有创新精神的聪明人。在这里,我想告诉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没有人强迫你做书呆子,也没有人阻止你成为聪明人,在学习方面显示你的聪明更有利于你成为聪明人。

一名对此深有体会的同学这样讲述自己的经历:

“在我非常小的时候,周围人对我的评价就是‘聪明’,因为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背会一首古诗,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做对算术题,并且总能发明新鲜的游戏与小伙伴们一起玩。在整个小学阶段,虽然我的成绩并不是最出众的,但我一直都是同伴们眼中的佼佼者。

“自从进入中学以后,所有的一切都变了:大多数同学在埋头学习,跟我一起探讨游戏的同学越来越少了。不仅如此,因为成绩一直都不是太出众,老师和同学们都不怎么重视我。为了展示我的聪明才智并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我改变了策略,不再通过游戏显示我的聪明,而是有意在学习方面显示我的聪明。例如:老师提问,我积极思考,争取做到第一个举手回答;不管是大考还是小考,我都认真对待,用出众的成绩让老师和同学们记住我的名字……”

这名同学是我曾经教过的学生,现在他已经考入了一所知名的重点大学。这番话是他悄悄对我说的,我在此公布他的秘密,是想给那些聪明但不用心学的同学以启示:当你的聪明通过正确的方式显示出来的时候,你才能得到老师、家长、同学以及其他人的认可。

那么,如何在学习中展示你的聪明呢?在此我教你几招:

(1)通过好成绩让老师和同学们记住你的名字。

我曾在班级中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每年新生入学之前,我先把班上的同学按入学成绩排名后发给各科老师,然后请他们讲出几名同学的名字。我发现大家记住的都是成绩最好的那几名同学的名字,就好像事先约定好了一样。把名单发给班上的同学看,点名时,我发现大家都在小声地嘟囔:“原来他就是× ×呀,咱们班成绩最好的那一个!”

是的,作为学生,能够使他人记住你名字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考出好成绩。我一直觉得一个聪明的孩子没能把聪明用在学习上真是太可惜了。因为聪明,有些人成为第一,做尖子生;而有些人却把聪明用错了地方,把机会拱手让人了。

于是我向很多聪明的学生做过这样一个保证:暂且把游戏、小聪明、小花招放一放,只把聪明用在学习上,我保证他们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保证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会记住他们的名字。事实证明,我的保证都变成了现实,把聪明用在学习上之后,这些聪明的学生真的成了优等生。

(2)课上积极活跃的同学才是最神气的。

一个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最神气?

有两种情况:一是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他取得了好成绩,二是他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

要求一个成绩一直不出众的同学在短时间内取得好成绩有很大的难度,但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却是可以轻易办到的。所以课上是改变个人形象的最佳时刻。

一位同学在网络日志中写了这样一篇《变形记》: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我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中学生,但我知道我的头脑并不比任何人笨。说实话,我非常不甘心做无人关注、无人重视的学生,我想取得好成绩,也想得到众人的瞩目。

“想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我开始实施‘变形计划’:

“第一步:听课时我不再像之前那样漫不经心了,而是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地思考;

“第二步:老师提出的任何问题我都踊跃地举手回答,因为我的思维比一般同学要快一些,我举手的速度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度都令同学们刮目相看;

“结果:我从没想过它会来得这样快——我的成绩在逐渐提高,我与尖子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读完这篇《变形记》,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名学生内心肯定特别自豪,他在课堂上肯定特别神气。是的, 把自己的聪 明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不仅可以得到老师的重视、 同学们的羡慕,而且还能使自己的成绩迅速地提升,这真是一 举多得的好事。 聪明的你,马上来试试吧!

(3)在中等难度的题目上多下功夫。

聪明的同学喜欢向难题挑战,有人曾这样说过:“大部分同学都不喜欢做难题。我却相反,越是有难度的题目,我越喜欢去探索,因为只有把难题做对,一个人的实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是的,很多学生喜欢以攻克难题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我要告诉这些同学的是:聪明的你走上弯路了。解出难题需要同学们具备对相关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但多数中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漏洞,这时向难题发起挑战,就像还没有走稳就想赛跑一样,是不是太急于求成了?

所以,我常常建议同学们不要一味追求解出难题,而是要在这些题目上多下功夫:课后练习题、老师指定的练习册上的题目、老师留的作业题等。

同学们多在这种类型的题目上下功夫,不但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而且能锻炼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常做这种类型的题目,你的成绩和能力才能快速提高。 MqPV8dBrZgOZCo+3OIeY9RrauTzdVgGCVJQp5y4JLzrGkSNpwoKVUgukDRs3VC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