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中国革命博物馆

中文名:中国革命博物馆
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
内容简介:

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是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遥相望,是为庆祝建国十周年而兴建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成立于1950年3月。筹备处最初设在北海团城,不久后迁入故宫西华门武英殿。1958年10月开始在天安门前修建新馆,1959年8月落成。1960年8月定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同时撤销,于1961年7月1日正式开放。2003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重组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的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展厅数量为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整体规模在世界博物馆中位居前列。

主要景点:
一、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陈列展出文物2026件,包括一级文物521件。陈列以王朝更替为脉络,以珍贵文物为核心,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展示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陈列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8个部分。各部分的介绍与重要展品如下。

远古时期

观众可以看到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文物与复制品。打制石器、猎物残骸、用火痕迹、骨针、兽牙贝壳装饰品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内容与审美情趣。从八千年前的稻谷到六千年前的母系氏族村落模型,表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农耕技术的提高催生了手工业、文字、文化艺术和宗教,社会开始发生分化。

夏商西周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态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王权政治得以强化并不断完善。青铜铸造技术达到鼎盛阶段,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铭文与甲骨文表明汉字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西周时期的统治者推行礼制,重在彰显、维护等级秩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青铜爵:二里头文化(夏代)。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之一,为商周青铜铸造的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

青铜镜:齐家文化。已知时代较早的青铜镜之一,奠定了中国古代青铜镜的基本形制。

乳钉纹青铜方鼎:商代。商代前期青铜器,证明其出土地郑州曾是商代都城。

妇好三联甗、妇好鸮尊、妇好青铜偶方彝、商后母辛青铜觥,皆出自商王武丁时期的妇好墓,造型皆前所未见,华美瑰丽。

龙虎纹青铜尊:商代。纹饰繁缛华美,集线雕、浮雕技法于一身,反映了商文化对淮夷部落的影响。

四羊方尊:商代。可能是三苗部落受商文化影响的产物,羊首造型独具一格,分铸技艺复杂,蜚声海内外。

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以来的礼制分崩离析,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民族间相互融合,华夏民族主体形成,整个社会在征战兼并中逐步走向统一。

王子午鼎:春秋楚国。器身上的龙形怪兽饰物是中国最早的失蜡法实例之一,在长篇铭文中使用鸟篆体也十分罕见,因此被誉为楚式鼎之冠。

吴王夫差鉴:春秋吴国。器主为一代名主吴王夫差,因在山西出土,故是研究吴晋关系的重要资料。

朱绘陶兽耳方壶:战国燕国。造型与纹饰均仿青铜器,以陶土为材质极为少见。

秦汉时期

中国进入大一统时代。琅琊刻石、阳陵铜虎符、秦兵马俑等文物表明秦始皇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汉兵马俑、绿釉陶楼、五铢钱纹铜鼓、扶风纸等则展示了西汉的强盛、东汉豪强势力的扩张、各民族联系的加强、中外交流的空前发展及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

琅琊刻石:秦代。秦始皇曾东巡留下刻石七处,现仅存两处,琅琊刻石为其一,是秦始皇统一功绩的珍贵例证,石上小篆文相传为李斯所书。

杨家湾彩绘陶兵马俑:西汉。陶俑描绘精、数量多、配套全、品种繁新、步武严整,为汉代出土文物所罕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陶文武官俑、陶牛车、陶骆驼表现了民族融合的进程。青瓷与黑瓷反映了中国瓷器的新成就。社会的变革、中外文化的交融则通过《职贡图》卷、邓县画像砖等文物体现出来。

陶院落:三国吴。如实表现了厅堂、正房、厢房、前后门、门楼、角屋等建筑,有可能是孙吴宗室特有的随葬品。

陶耳杯:三国魏。出土于曹植墓,墓内随葬品多为陶器,反映了这位历史名人的凄凉晚景。

青瓷羊形烛台:三国吴。瓷羊形体雍容,釉色匀净,色泽淡雅,是早期瓷塑精品。

隋唐五代时期

中国历史进入全面繁荣的新阶段。无论是隋唐前期的鼎盛局面,还是唐朝后期至五代十国的社会变革和发展转折,其宏大的格局、开放的气势、壮阔的场面,均为前代所无法比拟。当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和周边民族的关系更加密切,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国许多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代。生动塑造了一头骆驼与五名男子的形象,巧妙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釉色鲜明润泽,代表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钱鏐铁券:唐代。“丹书铁券”的珍贵实物,作用相当于“免死金牌”,是中国最早也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件御赐铁券。

彩绘浮雕武士石刻:五代。造型生动,色彩艳丽,形式罕见。原物有一对武士,各肩负一青龙和凤鸟,早年被盗出国,后追回凤鸟件,美国收藏家安思远得知后将所藏青龙件捐赠国博。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中国从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走向统一。宋元名窑瓷器反映了手工业的重大发展,纸钞的应用表明商品经济愈加活跃。城市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联系不断加强。

鎏金鹿纹银鸡冠壶:辽朝。带有明显唐代金银器特征,又保留契丹民族的造型特色,是存世仅见的银质鸡冠壶。

《中兴四将图》卷(复制品):南宋。传为刘松年作,所绘人物比例准确,姿态自然,是南宋肖像画中的杰作。

绿釉鸱吻:西夏。古建筑正脊两段的构件,釉面光亮,造型威猛,是西夏皇陵出土的最大、最完整的建筑构件。

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王朝体系的最后阶段,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京城规划图、景德镇官窑瓷器等文物反映出超越前代的繁荣。但是,中国这一农业文明古国正与后起的工业文明大国悄然拉大差距,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郑和铜钟:明代。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前为祈求平安铸造的铜钟,是郑和一生壮举的见证。

开荒执照:清代。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云南地方政府颁发给丽江府鲁甸人沙立目的土地凭证,附有1915年云南财政厅颁发的验契,证明这块由沙家开垦的土地一百多年间一直在沙家名下。

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清代。景德镇御窑专为圆明园海晏堂烧制的陈设品,海晏堂即为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的安放处,1860年惨遭英法联军焚毁,海晏河清尊因此愈显珍贵。

徐扬《乾隆南巡图》卷:清代。描绘乾隆十六年(1751)清高宗第一次南巡江浙的历史画卷,共12卷,分为纸本和绢本。绢本已散佚,纸本全12卷皆藏于国博。

二、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展览的近代部分以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图表、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展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当代部分则与近代部分衔接,反映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

门 票: 凭有效证件免费领票

开放时间: 9∶00—17∶00(15∶30停止售票,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loO8aE5KB1bjqHlfuLkj/XYzTv6xFatum/OiKd2JrrCMdtt2mTLIkrTV80CWB8t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