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先行篇
冰山理论

提到原生家庭,总有说不尽的故事。

我有一个很严厉的妈妈和一个不苟言笑的爸爸。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我没有被培养出幽默的特质,就只是按部就班地读书、接受教育,之后成为一名教师。

一天,出门去学校前,我看到院子里荷花缸中的荷花快要开了。但我不能在家里等着花开,就骑上摩托车去上班了,下班回来后,荷花谢了。它开过,而我完全错过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可以让我获得很多,也会让我错过很多。后来,我一直在想,或许我可以辞去现在的工作,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于是,我辞去了稳定的教师工作,成了一名心理教育工作者。这可以说是我的人生转折点。

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都非常深远,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家”带来的阴影。如果我没有辞去那份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可以预见,退休后我的生活无非是含饴弄孙,又或者成为一名志愿者。当然,这样的生活也是充满乐趣的,但是,和现在“跑江湖”,到处开课演讲相比,我更喜欢现在的生活。

2019年,我在壹心理与兹维公司的协助下,录制了29堂音频课,听众反响强烈,表示期待音频课的内容以书的形式呈现。于是,我在原来实践练习的内容中,添加了理论方面的论述,便有了眼前的这本书。

自我的内在系统:萨提亚的冰山

我有一个比我小四岁的弟弟,还有一个比我小十岁的妹妹。他们小的时候我都带过,把弟弟带得大一些了,妹妹又出生了,于是我继续带妹妹。妈妈忙的时候,我背着他们,给他们洗澡、洗尿布……俨然是“代理父母”。那时,我的年纪也不大,觉得可以帮上父母的忙,自己好像很“有用”,很有价值。

我读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背着妹妹去同学家玩。妹妹那时才几个月大,我出门时,妈妈说:“背好妹妹,别让她摔了。”那时,我想:“如果妹妹摔了,那说明我自己也摔了,为什么妈妈没有关心我?”虽然心里这样嘀咕,但我还是按原计划,背着妹妹去同学家玩。

表面上,我没说什么,背着妹妹出去了,但其实我的心理经历了一层又一层的变化。那时我还小,当然不懂这些,长大后,学习了萨提亚的内在冰山,我开始梳理这个心理变化过程的内在机制。

我听到妈妈说,别摔着妹妹。     (行为)

我不高兴。             (感受)

我觉得自己不应该不高兴,感到羞愧。 (对感受的感受)

因为懂事的孩子不可以这样。     (观点)

我期待妈妈也关心一下我。      (期待)

我渴望得到妈妈的认同。       (渴望)

但我不想给妈妈添麻烦。       (期待)

所以我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自我)

我什么都没说,背着妹妹出门了:讨好的应对方式。

重新梳理童年的心路历程,我发现了那个小小的自我有多么渴望被妈妈看到。小时候我经常因为无法理解父母的辛苦而自责,现在我理解了那个自己的内在,与自己达成了和解,也不再责怪自己。看清自己的内在很重要,而运用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进行自我梳理,会对看清自己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想要超越原生家庭,活出全新的自我,就必须以整个家庭为单位进行心理治疗,即进行家庭治疗。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是家庭治疗的先驱,提到家庭治疗,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她。在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中,冰山理论是非常重要的。萨提亚的大部分心理咨询技术都可以在冰山理论(见图0-1)的不同层次中找到对应之处。最初,萨提亚在开展实际的心理治疗工作时,并没有把冰山理论整理得很清晰,是约翰·贝曼(John Banmen)博士将冰山理论整合出来的。

冰山理论把人的体验分为行为、应对、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八个层次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只有一角,即行为层面的自我,而更多、更大的内在自我掩藏得很深,它们就像海平面下的冰山,他人甚至我们自己也并不了解这些自我。

这座“自我”的冰山是一个人的内在系统,系统的每一个层次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一个人如果不理解自己这座自我的冰山,冰山就是不稳固的;如果不理解对方自我的冰山,就容易与对方产生各种冲突、误解。

图0-1 冰山理论模型图

第一个层次:行为

行为即一个人外显的言行举止,是看得见且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例如,对方大吼一声“干什么”,我们能听到他说话的内容、声音的大小、语调的高低。我们能看到他的表情,比如眼睛有没有瞪大,看向什么方向,嘴角向上还是向下,还有头、身体、手的姿势。这些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都在这一层。

从观察自己的角度来看,在面对具体事情时,你的反应,你显露在外的语言、动作、表情,例如动手打人,哈哈大笑,皱眉不语……都属于“行为”这一层。

这些外显的言行举止不是孤立或无缘无故出现的,而是内在冰山各层次推动的外部表现。它们只是冰山一角,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了解海面下更大、更深的冰山。

第二个层次:应对

应对也称为沟通,萨提亚总结出五种沟通姿态。

想了解沟通姿态,首先要了解沟通形态。萨提亚说:“‘沟通形态’这个概念,是某一天我在思考各种沟通应对方式时形成的。此前,经过多年观察,我已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案例,结合对这些案例的思考,我大脑中出现了四种不良的行为表现。表现出这些行为的人其实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是为了生存才这样的。一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外在表现可能并不一致,我称这种情况为不一致的沟通形态。这并不是新观点,但是为了更直观,我给这些不一致的表现搭配了标志性的身体姿势。

“我认为,身体姿势往往能比言语更有效、更清晰地表达真实感受,于是提出了‘沟通姿态’的概念。我发现,特定类型的语言通常也会伴随特定类型的身体姿势和情感。我只是扩展了这些动作,让其变得更加夸张。例如,抑郁者的姿势是,头向上看,肩膀弓着,笨拙地好像要失去平衡一样站着,仿佛在乞求拯救,也似乎只有这样,他才能生存下去。”

萨提亚常说, 自我价值感 会影响沟通,此外, 压力 也会影响沟通。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情况会给人带来压力,例如:和人吵架;一个项目已经临近最后期限,但你还没有完成;经济困难……萨提亚发现,通常因为有压力的刺激,所以人们在沟通时才会以不良的沟通姿态应对。这种反应是 自动化 的,而不是大脑经过思考做出的选择。当恐惧、愤怒激发体内的压力时,身体都会自发以这种姿态应对,经过多年的积累,身体已经形成习惯,而自己根本意识不到。

引发不良沟通姿态有三个重要的条件。

1. 对方是重要的他人。 比如,对方是你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你的伴侣、好朋友,你的上司、下属……此外,还有一些你不一定很熟悉的人,他们也许是陌生人,但他们说话的样子,比如体态姿势、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都会引起你的注意,激发你的反应,所以他们也算是重要的他人。

2. 感受到了压力。 比如,面对妈妈,常想到小时候被她训斥的情景;面对孩子,脑中浮现管教孩子时公公婆婆的指责;面对权威人士,比如面对领导,觉得他很像初中老师,和他交流很有压力;面对下属,觉得他讲话的样子很像自己的爷爷,互动时感觉很不自在。

3. 自动化的反应。 面对压力时,没经过大脑分析,就自发地做出的反应。这时的反应,其实不是在应对当下面临的状况和问题,而是在应对压力。我们对压力的反应,转移了我们对问题、状况的注意力,使我们失去了焦点。

下面介绍四种不良沟通姿态与一致性沟通姿态。

婴儿离开妈妈的子宫来到人世间,因为太过弱小,在成长的过程不免会感觉受到威胁,比如感觉失去父母的爱。婴儿会因此发展出一套用于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也就是沟通姿态。这些沟通姿态是基于生存的本能形成的,因此也被称为生存姿态。为了寻求生存和发展,婴孩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调整,最终拥有属于自己的沟通姿态。为了应对现实世界,每个人都需要不停地学习,掌握自认为最佳的生存法则,不良沟通姿态就是这样形成的。而原生家庭是婴孩最早的生存环境,他们必须适应父母确立的家庭规则,因此不良沟通姿态的形成与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

之所以会呈现以下四种不良沟通姿态,是因为面对压力时,每个人内心的忧虑和恐惧都不同,为了避免被拒绝,掩盖自己的软弱,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防御机制。

为了从原生家庭的伤害中解脱,完成自我解绑,我们有必要了解这四种不良沟通姿态。以不良沟通姿态进行沟通的人,都聚焦于应对压力,而忽略了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达不到沟通应有的效果。为了让沟通更有效,我们要先认识并辨识自己的不良沟通姿态,然后有意识地调整、改善,并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

我们先一起讨论一个案例。

小红是家里的独生女。有一天,小红上班时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妈妈说:“你下班后赶快回来,隔壁的小明刚拿到考试卷,成绩很不好,从今天起你每天给他辅导一会儿功课。”

第一种回应如下。

小红:“好的,好的,我下了班马上过去!”实际上,小红正处于生理期,身体不舒服,本想下了班就回自己家休息,但是她不敢违抗妈妈的“旨意”,即便很不舒服,也选择赶回娘家给隔壁的小明辅导功课。

第二种回应如下。

小红:“妈妈,隔壁家的小明考试考得怎样,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就是这样爱管闲事,你也没问一问我,我到底有没有空?你只关心别人,不关心我!”面对妈妈的要求,小红很有压力,并以强势的姿态反抗,但她没有关注妈妈的情况。

第三种回应如下。

小红:“妈妈,现在的小孩太依赖别人的辅导了,根据教育专家的说法,要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我们应该让小明自己发现学习的乐趣。”小红用权威掩盖了自己的不情愿。

第四种回应如下。

小红:“妈妈,我正要给你打电话,你就打来了!最近有一部剧很火爆,休息的时候同事们都在聊。你也去看看吧,真的很好看!”小红选择逃避,她既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也没有回应妈妈的要求,而是干脆提了一个不相关的话题。

第五种回应如下。

小红:“妈妈,我知道你是看着小明长大的,很关心小明,而且小明妈妈平常也帮了你很多。我也知道,这次小明考得不好,如果我给他辅导功课,正好是一个回报的机会。但是,很不巧,我来例假了,身体不舒服,今天我想先回家休息。过两天我直接和小明妈妈联系,看看我可以帮忙做些什么,你看怎么样?”这样回应妈妈的小红,考虑周全,真正维护了自己的感受,也兼顾了妈妈的需求。

看了有关这个案例的五种回应,你不妨思考一下,在生活中,你的沟通姿态比较接近哪一种?你原生家庭中的家人比较符合哪一种?这五种不同的回应,对应的正是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一致这五种不同的沟通姿态,也是我们介绍的萨提亚的沟通姿态。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行为、语言、情感(主要感受)、自我概念、生理症状、资源、内在世界这几个方面认识沟通姿态。在解释沟通姿态时,萨提亚用到了身体雕塑,她认为肢体表达比言语更有效、更清晰,所以用雕塑展示出所谓的沟通姿态。她发现,特定类型的语言会伴随特定类型的身体姿势和情感。在通过雕塑表达时,可以对这些语言进行扩展,让它们变得更加夸张,以便大家更直观地体会这些沟通姿态带来的影响。

第一种:讨好型沟通姿态

常以讨好型沟通姿态示人的人,容易对他人表示同意,他的身体是一副讨好的姿势,表情与声音总是很无助,内心深处总想着“没有人喜欢我”“我是没有价值的人”。讨好者总是用一种逢迎的方式,试着取悦他人,或向他人道歉,这种沟通姿态的特点见表0-1。

表0-1 讨好型沟通姿态的特点

(续)

讨好型沟通姿态的雕塑: 一只手向上伸出,象征给予,另一只手紧紧捂住胸口(见图0-2)。她好像在说:“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看到我正在保护自己的心脏,你也许就不会杀死我。”

图0-2 讨好型沟通姿态的雕塑

这样的身体姿势与相应的讨好型沟通语言搭配,例如“这都是我的错”“不要把我丢掉”“我只想要让你高兴”“我只在意你喜欢什么”……

找一个小伙伴,按照这个雕塑姿势做做看。一个单膝跪地扮演讨好的人,另一个站着扮演被讨好的人,再搭配讨好的言语。两个人面对面练习五分钟,看看有什么感觉?五分钟后,再互换角色体验一下(之后的所有雕塑姿势你都可以试着体验)。

是不是觉得做出讨好的姿态很累?实际上,讨好他人的确是很辛苦的。身体哪里最有感觉?内在经历了什么?很多人在经历了这样的体验后,觉得身体很累,尤其是跪下来的膝盖容易发疼,脖子特别酸,仰人鼻息的感觉很强烈。当自己很想以低姿态赢得对方的同情时,内心就会觉得特别委屈、无助,觉得自己软弱,还有一股被压抑的愤怒。

看着眼前的人以这样的姿态哀求自己,有些被讨好的人会心软,很想把讨好的人扶起来;但也有些被讨好的人会对此感到厌烦、气愤,很想一脚把人踢开。

有些人以讨好的沟通姿态示人,是想通过哀求获取对方的怜悯,有时候确实会如此,但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

第二种:指责型沟通姿态

常以指责型沟通姿态示人的人所说的话通常在表示“不同意”,他们处处质问他人,身体摆出批判、责骂的架势,显然就是要告诉大家:他就是老大。但他的内心深感寂寞与挫败,一直在说“我很孤单、很失败”。这种沟通姿态的特点见表0-2。

表0-2 指责型沟通姿态的特点

指责型沟通姿态的雕塑: 摆出批判、责骂的架势,挺直脊背,一根手指笔直地指向他人,一只脚向前伸,以达到唬住别人的目的,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另外一只手放在腰际。眉头紧皱,脸部肌肉紧绷(见图0-3)。

图0-3 指责型沟通姿态的雕塑

这样的身体姿势和相应的指责型沟通语言搭配,例如“这都是你的错”“你到底在做什么”“如果不是你,我们就不会陷入麻烦”……

同之前一样,重现这个雕塑姿势,问问做出指责沟通姿态的人,以指责姿态示人的感觉怎样?是不是觉自己气势凌人、不可撼动?自己的权威有没有得到维护?身体哪里最有感觉?有没有感到空虚、害怕?

以指责姿态示人的人,用先声夺人的气势掩饰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并保护自己的感觉怎样?如果保持指责的姿态,很快就会感觉那只伸出去的手很沉重,进而产生无力感,身体容易失去平衡;会脸红脖子粗地想要压住对方,所以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呈现这种姿态的人不信任任何人,他们的内心充满愤怒与挫折,对很多事情不满,感到孤单和孤立无援,他们的外表很强势,但内在很空虚,特别害怕失去控制。

被指责的人一般有两种反应。一种是,你在打压我,在无理取闹,我不服,我要为自己争取权力,同样以指责回击;另一种是,你这么强势,我无法说服你,干脆屈服吧!

表现出指责沟通姿态的人,在潜意识里希望通过指责对方,让对方产生焦虑,进而屈服。但实际上,并不是每次指责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更经常发生的是,对方因为不满而产生更多的冲突。

第三种:超理智型沟通姿态

以超理智沟通姿态示人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讲道理、解释与分析,他们就像计算机一样严谨、刻板,总是表现出一丝不苟、权威、稳定、冰冷与镇静的样子。但是,他们的内在却表达了“我很容易受到攻击”“容易受伤”“我不能表现得太感性”等感情。超理智的人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们身材较瘦、声音单调、话语抽象。这个类型的人习惯性地“论事不论人”,焦点都放在事情本身,他们会因关心是否符合规矩,是否有道理,而忽略自己和他人。这种沟通姿态的特点见表0-3。

表0-3 超理智型沟通姿态的特点

超理智型沟通姿态的雕塑: 身体笔直僵硬,给人的感觉就像计算机一样板正,胳膊交叉抱在胸前,脖子僵直,仿佛套了个带铁领子的铁圈,一副一丝不苟、权威、稳定、冰冷镇静的样子(见图0-4)。

图0-4 超理智型沟通姿态的雕塑

与这样的身体姿势搭配的超理智语言为“我们要采取有理论基础的做法,这方面我有研究”“不要感情用事,要理性思考”“人一定要讲逻辑”……

同之前一样,重现这个雕塑姿势,问问做出超理智沟通姿态的人,以超理智姿态示人的感觉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头很涨,身体很僵硬?有很多扮演超理智姿态的人会感觉身体硬邦邦的,血液好像都停止流动了。因为一直在思索有理有据的论据或权威的观点、说法,所以大脑要不停地运转。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头脑发涨,很不舒服。虽然这类人说的话都很有道理,但他们仍然担心失去控制,内心感到很孤单、孤立无援。

与超理智的人沟通就会发现,虽然对方说的都是各式各样有道理的话,但对方并不关心“人”,只关心事情,和他交流会感觉很无奈。你既无法与他产生共鸣,也无法与他交换意见,因此感觉与对方的距离很远!

超理智的人内心很空虚,他们用充满智慧、很有学问的方式与人沟通,试图掩饰自己的脆弱,但结果往往是把对方推得更远。

第四种:打岔型沟通姿态

以打岔型沟通姿态示人的人说话不切题、没有意义,表达混乱、抓不到重点,身体姿态很不自然。他们的内心深处很恐慌,认为“没有人在乎我、关心我”,会用打断别人、言不及义引起注意。其实,他们的内在资源是有趣、自发、有创造力的。这种沟通姿态的特点见表0-4。

表0-4 打岔型沟通姿态的特点

打岔型沟通姿态的雕塑: 大腿至膝盖紧靠在一起,小腿向外呈“八”字,上身向不同的方向扭曲,动作夸张,很难停下来,回避别人的眼神交流。像倾斜的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不知道要转到哪里(见图0-5)。

图0-5 打岔型沟通姿态的雕塑

这样的身体姿势搭配的打岔语言有“没有人关心这个”“没有属于我的地方”“我们谈些有趣的事情吧”“给你讲个笑话”……

同之前一样,重现这个雕塑姿势,问问做出打岔型沟通姿态的人,以打岔的姿态示人感觉怎样?很多人在扮演后都觉得头晕目眩,脚下空荡荡的,好像没踩在地上。内心空虚、孤独,经常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一种迷失感!

与表现出打岔姿态的人沟通,会觉得摸不到对方的“边”,几乎无法与他对焦,感觉对方一直在摆龙门阵,说话像捉迷藏。虽然偶尔会觉得很有趣,但是这样的沟通无法实现真正的交流。

这样的人早就计划好如何面对压力事件:故意岔开话题,回避有关压力事件的沟通。这种方法的确可以躲避一时,但问题只是被搁置了,并没有真正解决,而且这样做很可能会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机,所以是得不偿失的。

第五种:一致性的沟通姿态

一致性沟通姿态的人,语言中的信息和对方的交流更契合,朝着同一方向,他的言语和表情、身体姿势及声调是协调一致的。以这样的姿态沟通,对方会感到很舒服、很真诚,会有彼此认可对方价值、彼此尊重的感觉。这种沟通方式可以弥合人与人之间的裂缝,建立真诚放松的互动。这种沟通姿态的特点见表0-5。

表0-5 一致性沟通姿态的特点

一致性沟通姿态的雕塑:我以具体的语言引导读者们掌握这种姿态。

关于一致性的沟通姿态,下面有一段练习的引导语,你可以与一个朋友组成一个练习小组,互相配合、分享,也可以自己练习,自我引导!

请你站起来,慢慢地将身体移动到一个让自己觉得舒服的位置,保持身心放松(如果是一个团体,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距离)。轻轻闭上双眼,或将注意力专注于某件事……达到稳定的状态后,将注意力转移到你的内在。首先让双腿稳定地站着,双脚平稳地踩在地面上……体会脚底传来的感觉,内心升起来自脚底的踏实的安稳感……这种感觉会帮助你更稳定地站立在那里,也会帮助你开启更细微的知觉。也许你会开始感受到脚底的温度,还能感知到一些小小的骚动。深入这些细微的知觉……此时此刻,你对脚下温度的感觉越来越清晰。在这种清晰感的引领下,请你想象这些感觉是从地球的中心传来的,地心的吸引力正吸住你,稳稳地、很牢靠地支持你,此刻这些感觉就是地心引力给你的回应。你独立地站在那里,地球的吸引力让你安稳地立于大地之上。

保持这个感觉!

现在,把注意力转移至呼吸,慢慢地体验细微的一呼一吸。就是这种呼吸支持你的生命延续到此刻,并在未来继续支持你……

接着,把注意力转移至心跳,感受自己心跳的节奏,体会心跳的韵律中蕴含的无限能量,这种能量可能来自天上……也可能来自地心……也可能来自你与周边的人的一些交流。你不是在宇宙的溪流中流浪,而是在这个交流中找到归属……这种心跳会一直陪伴你,它是你与自己的联结,有时给你灵感,让你迸发创造力!

现在以欣赏的语气对自己说:“我是独一无二的,我要珍惜自己、爱自己。”

我们继续。

现在,请在头脑中想象,你正在和一个人发生争执,他动作夸张、言语激烈。可是无论对方怎么攻击你,你有什么感受,都请快速将焦点转移到自己身上。在和对方互动时,一方面你应继续尊重自己内心的感觉,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怀有期待。打开自我深层的知觉,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深深地尊重自己。

这样的互动保持大约一分钟,你的知觉会变得更加敏锐。这时,请你保留你们之间的争执,保留彼此的互动,让这些争执与互动停在这一刻。接下来,问问自己:“我要的是什么?”如果答案符合内心的真实,就说“是的”;如果答案不符合更深的期待,你可以说“不是”……

在与对方的争执中,如果你做错了什么,请真诚地为此道歉。在适当的时候做些解释,开些玩笑,展现自己有趣的一面。

现在,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来,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要靠近自己时,碰到任何的伤害时,你都可以觉察自己的呼吸,同时更敏锐地觉察自己内在的感觉、想法,并联结自己的自我价值感。

每个人内在的力量都值得尊敬,你也拥有很深的渴望。你的行动,你的感觉,你的能力……是相互交流的。现在请想一想,它们有没有带给你快乐,你是如何让自己快乐的……

再想一想自己的事情,你是怎么与人互动的……请进行自我觉察,在很真诚地说话时,你是如何表达的?会说些什么?感觉如何?

请慢慢地回来,完全回来时,轻轻地睁开眼睛,你会发现周围的空间变得更开阔了……

第三个层次:感受

萨提亚有一个比喻:“感受好像温度计。通过看温度计,我们知道气温的高低,由此判断应该穿什么衣服。而感受则会告诉我们自己内在处于什么状态,并帮助我们决定如何应对和表现。”

新生儿不会表达,只能通过感受与外界交互,因此无论有哪些感受,比如肚子饿了、尿布湿了、冷了、热了,他们都会直接表现。但在成长过程中,在主要照顾者的教导和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他们会渐渐混淆感受与想法。例如:很多男孩子从小就被教育“男儿有泪不轻弹”。于是,当他因被伤害很伤心时,关心他的人问他:“你现在感觉如何?”他的回答并不是阐述他的感觉,而是:“我觉得那个人太霸道了。”

他与自己的感受失去了联结,无法触及自己的感觉。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为了取悦父母而无视自己的感觉。我们很少被鼓励要珍视自己的感觉,创造性地使用感觉。大部分人至今仍然遵循一条禁令:不要在意身体的感觉,不要看“不应该”看的,不要谈论“不应该”谈论的。

实际上,我们的耳朵负责听觉,鼻子掌管嗅觉,嘴巴控制味觉。这些感觉将体验、情绪和智能刺激的感受传递给身体,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我们的身体是由感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共同掌控的,就像一辆有“三个头”的司机在驾驶的车。感官接收信息,神经系统提供体验,大脑负责加工、转换信息。

最理想的状态是,感官、神经系统和大脑这三者彼此了解、协调一致,接受并重视各自的存在。

萨提亚用泉眼的形象来展示这三者的整合:视线、声音、气味、味道和思想不断进入我们的大脑,和谐交融,让我们可以毫无障碍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一个自我整合得较好的人,可以自在、坦然并且准确地表达他看到、听到、想到与感受到的一切。

如果这三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我们可能会关闭感觉通道,忽视或否认自己的感觉。

有一段关于杰夫与萨提亚谈感受的对话,很有意思。

杰夫:“人们怎么样再次建立自我和感受的联结?”

萨提亚:“觉察自己的感受,让它觉醒。同时告诉自己,感受不是用来决定什么事情应该发生的,感受就像体温计、温度计,它是在向我们展示事情是什么样的。实际上,身体的其他部分也参与了我们做决定的过程,但很多人说,感受会左右你的决定。”

杰夫:“这时候做的决定通常都很糟糕,要立刻停止做决定,完全切断感受。”

萨提亚:“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认识到 感受就像将身心融为一体的汁液, 它让我们能看到更多,思考得更清楚, 感觉更敏锐。 我们需要掌控自己的情绪,如果你产生了某种情绪却不能掌控它,并因此说‘我没有情绪’,你的能量就会因此流失,你会处于无法了解真实自己的状态。不能说那样的你就不是你真实的样子,但关键是,如果你没有这样做,只是说,这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比如,你明明很生气,嘴上却说,‘不,我不生气’,或者某件事明明令你很兴奋,你嘴上却说,‘我一点儿也不高兴’。你看,这些都是情绪谎言,这些谎言会偷走我们的能量。”

很多时候,我们此刻的感受是被当前的事件激发出来的,我们也常常用自己长期积累的感受做出反应,感受总是很依赖过去的经验。

下面我们继续探索冰山的下一层——感受的感受。

第四个层次:感受的感受

一般的心理学会探索到感受的层次,而“感受的感受”不常被碰触,不常被提及,也容易被忽略。但萨提亚流派理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对“感受的感受”的探索与觉察。

所谓“感受的感受”,是指如何看待、对待自己的感受,对于自己的感受有什么判断和评价,能否接纳自己的感受,能否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感受。当然,在此之前,一定要先觉察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进一步探索感受的感受。例如:生气时,不能接纳自己生气,认为我不应该“生气”,进而对自己的生气感到“羞愧”,这时的“羞愧”就是感受的感受。

上文提到,感受常常受过去积累的经验的影响,感受的感受更是如此。例如:有的人会对自己的生气感到“羞愧”。这可能是因为他从小被教导“不可以生气”“有什么可生气的”。于是,在觉察到自己生气时,他会产生“羞愧感”,因为觉得自己违反了“不可以生气”的规则。当一个人认为生气是令人羞愧的情绪时,他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会刻意掩盖这种真实的情绪,无法做到一致性沟通,从而表现出不良的沟通姿态。

第五个层次:观点

我们的信念、主观认识、立场、假设、认知往往是在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分析中形成的……观点是我们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和出发点,常常与我们对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两者的联结十分牢固,难以拆分。

例如:一位男士从小被教导“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深信,男孩子必须要坚强,疼爱他的爷爷去世时,他心里明明很不舍、很悲痛,但是他不敢表露出来。

年幼时,我们掌握的知识极为有限,也往往只能依据这些极为有限的知识进行判断。例如:妈妈告诉我们,她和爸爸在房间说话时,不要进入他们的房间。这时,我们可能会由此得出“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的结论。但事实上,他们可能仅仅是想享受一会儿亲密的二人世界。

在“观点”这一层次,我们要谈谈家庭中的潜规则。家庭中的潜规则很可能在孩子还没学会说话时就已形成。我们刚出生时,没有办法分辨事情的正误,难以靠自己做判断、做决定,所以会模仿爸爸妈妈的做法,久而久之,这些做法就成了家中的潜规则。

家庭是每个人生活、成长的地方,家中的潜规则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它如空气般自然,以一种非常隐蔽的方式发挥作用,我们身处其中,难以辨识这些潜规则。如果想要判断自己是否受家庭中的潜规则影响,可以从一些对自己提出要求的言语开始,比如,你会对自己说:“我应该……”“我不应该……”“我必须……”

萨提亚认为,随着不断成长,我们的心智也不断成熟,我们会意识到家中的某些潜规则已不再适用,这时我们可能认为家庭潜规则对我们的影响会渐渐减弱。但是,事实不一定如此。这种长期且潜移默化地形成的家庭潜规则,往往会让人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即便已经明显不再适用,很多人成年之后还是难以摆脱这些潜规则,并且毫无知觉地被影响着!

例如:一个女孩工作多年,已经晋升到管理层,收入颇丰,但每每遇到商家打折,她都会买很多比平时便宜的东西。有些东西买完从来没有用过,但她就是改不掉这个习惯。原来,她小的时候,家里很清贫,买东西时妈妈总是叮嘱“一定要买便宜的”,久而久之,“买便宜的东西”成了刻在她潜意识里的潜规则。即便她在经济上已经很宽裕了,却依旧摆脱不了这条规则的束缚,看到便宜的东西就想买。

第六个层次:期待

人们普遍渴望获得亲密感、亲密关系、完美、自由、兴奋感和创造性。这些渴望往往通过各种期待表现出来。小时候,我们主要依赖他人生存,长大后,其实我们仍像童年一样,期待别人向我们提供资源,满足我们对外在世界的需求。

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也会发展出期待。例如:我的同学们都已经买房了,我也想买一套房。之所以有这种期待,其实是因为人们认为,拥有一套房子可以提升自我价值感,获得别人的肯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买房子只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不会提升自我价值感。

大部分期待都源于过去的经历。如果童年的期待未得到满足而积压在心里,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衍生出怨恨情绪。如果这股怨恨不能被疏导,将对我们成年后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去满足过去的需求,我们能做的是承认有个期待确实没有被满足,然后放弃它,不再纠结那时没人满足自己的需求,把更多的心力放到现在,考虑在当下如何实现自己的渴望。

例如:庆华六岁时,很希望妈妈陪他玩拼图,但是妈妈总是很忙,这个期待一直没有被满足。面对童年未被满足的期待,庆华可以告诉自己,我拥有一个未被满足的期待。我的确拥有这个期待,它属于我。现在我可以放弃它,并且不再因这个期待没有被满足而责怪妈妈。我无法回到童年去实现那个未被满足的期待,我接受这个事实。但是,我还有机会实现当前的期待。

期待在生活中很重要。期待能带给我们生活上的挑战,让生活变得有趣、有活力。有了期待,我们也会产生很大的动力。期待有三种:对自己的期待,对他人的期待,他人对自己的期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有很多期待,只是很多期待来自潜意识,所以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来自潜意识的期待如果没有被满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我们很多精神和能量来“接受”“处理”它们。

对自己的期待

要评估对自己的期待:是不是能力所及,只要努力就可以达成?或者,这个期待非常重要,我们愿意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对他人的期待

人们常常会对他人有所期待,例如庆华小时候对妈妈的期待。成年后,我们同样会有很多对他人的期待,例如:期待孩子有好成绩,期待伴侣体贴,期待老板加薪……当自己的期待没被满足时,人们可能会产生怨恨,抱怨别人。其实,那是因为,在你心里,是别人在主导这个期待,是你自己削弱了自己的重要性,强化了别人的重要性,这不是一件好事。

这时,你可以释放对他人的期待。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别人不会为了满足你的期待放弃自己。与其把精力都放在别人身上,不如放弃这个期待,转而思考如何实现对自己的期待。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有时很明确,例如父母希望你成为一个律师;有时别人没明说,但是你知道,例如父母一直提起别人家的孩子。我们猜测,父母这样做是希望自己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每次考试都考第一名。

上文提到,自己对他人的期待不一定会得到满足,同样,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期待时,你也要衡量与考虑,如果超出能力却仍然接受,那就成了“讨好”的模式。

第七个层次:渴望

渴望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例如渴望被爱、被接纳、被尊重、被肯定、爱人、自由、有意义、有价值等。未被满足的期待与普遍存在的渴望是相互影响的,期待的底层是渴望。期待是具体的,具体到某一情境;渴望是抽象的,在不同情境中有不同的展现。例如:庆华期待妈妈和他一起玩拼图,他幼小的心灵会认为,妈妈肯放下手中忙碌的事情来陪他,就表示妈妈是爱他的。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没有那么容易发现自己的渴望,何况当时年纪还小,对自己的觉察也不够深刻,就更不容易了。于是,直到我们长大成人,未被满足的期待仍一直缠绕着我们。

了解了“期待的底层是渴望”的概念后,我们可以重新看待自己的期待,同时将这些期待与潜在的渴望联系起来,根据期待探索对应的渴望。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在当下以现实的方式满足内心的渴望,同时转化过去的经历带给我们的阴影,让我们在现在的生活中拥有更多新的选择。例如,成年的庆华意识到自己渴望拥有妈妈的爱,便明确地向妈妈表达:“妈妈,我要到国外出差了,半年后才回来,我希望得到你的祝福,你在家也要好好照顾自己。”这种表达就属于一致性的沟通。

如何将期待与渴望进行联结?如何将期待底层的渴望探索出来呢?这里有一个可操作的方法,我们可以运用一个神奇的问句:“这会为你带来什么好处?”“这会为你带来什么更重要的东西?”

用这样的问句联结期待与渴望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小锦早就考到了驾照,也曾找教练陪他练车,但考完驾照后就没再摸过车。退休后,她希望自己可以经常开车回老家看望妈妈(这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但她太久没开车了,很生疏。

我问小锦:“自己开车去看妈妈这件事,会为你带来什么好处?”

小锦:“我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哼着歌,亲眼看到妈妈好不好,而不是在电话里听着她和我说她很好,实际上她却已经感冒了。”

我:“听起来,知道妈妈是否真的很好对你很重要。知道妈妈真实的情况是否很好,会为你带来什么更重要的东西?”

小锦:“我会知道,我为妈妈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我:“你渴望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小锦:“对!”

我是这样带领小锦根据期待探索对应的渴望的。你也可以这样探索,自问自答,一边问,一边记下探索的历程。可以从具体的期待探索至抽象的渴望,比如被爱、被接纳、被尊重、被肯定、爱人、自由、有意义、有价值……这些都是渴望。

第八个层次:自我

像“我是谁”这样的自问,以及自我价值感、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认同,都在“自我”这个层次。此外,“自我”也是个体存在的核心,与高层的大我联结、生命力、本质……相比,“自我”是冰山的最底层,是抽象、属于精神层次的。

自我环(自我曼陀罗)是萨提亚的核心概念之一(见图0-6),以八个圆环代表自我的八个资源。

萨提亚说:“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我从来不会问自己‘是不是正在寻找某些我从未发现但普遍存在的东西’,从来不会!但是,我会寻找各种各样的变式,也总是知道什么是事物的核心。”萨提亚一直都知道,一个人的核心是“我是”,这个“我”代表每一个人,代表神圣而有尊严的自我。

“自我环”的八个圆环分别代表了个体普遍存在的资源。

图0-6 自我环

第一个圆环:身体。不论肤色、性别、信仰和文化背景,每一个“我”都居住在一座圣殿,即“我”生存的地方——身体。身体包括所有物理的部分。

第二个圆环:智力。“我”被配置了一个大脑来承载智力。这个圆环,指对思维、组织、逻辑的使用,以及大脑的情绪、创造力和感性的部分。

第三个圆环:情绪。每一个“我”都拥有情绪。

第四个圆环:感官。所有人类个体都拥有感觉,提到感觉通道,我们也许会想到眼睛、耳朵、嘴巴、鼻子、乳头、肚脐、生殖器和皮肤。人类的皮肤上有几百万个被称为毛孔的小孔,每一个小孔都能够接收和发送信息。

第五个圆环:互动。即“我—你”维度,用于交互作用。自从出生之后,人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我们身处各种关联中,“我—你”的交互总会存在。当女性的卵子和男性的精子结合,创造出一个新的自我时,一种交互作用,一个“我—你”事件也就发生了。

第六个圆环:营养。指我们身体吸收的所有液体和固体。

第七个圆环:情境。它通常总是存在于“现在”,包括空气,也包括光线、声音和某种空间,还包括特定时间、运动、颜色和温度。它是唯一一个让我们直接体验“此刻”的圆环。其他圆环都属于记忆或幻想。

第八个圆环:灵性。它是我们的生命力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量,它让我们可以与其他人、与整个宇宙的能量联结。

萨提亚认为,这八个圆环的价值是同等的,它们彼此影响、联系和依赖。萨提亚建议,根据上述八个圆环分析任何行为或生理症状,包括个体针对以下各方面问题的表现。

·他是如何生活的?(是不是像25个人挤在一间没有空气和色彩的黑暗屋子里一样生活?)

·他吃些什么?

·他和哪些人有联结?

·他会去看哪些东西,从而激发出想象和梦想?

·他对自己的感觉如何?

·他的身体怎么样?(他为保养自己的身体做出了哪些努力?他是怎样与自己的身体联结的?他是否给自己设立了许多禁忌?他是否将自己的身体当作需要关怀、需要用心爱护、需要了解、需要爱和尊重的圣殿来对待的?)

·他是如何思考的?(他是否只想找到“正确的方式”,他是否想要给自己一个使用创造力的机会?)

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当我们了解并接纳了自己所有的部分时,也就拥有了由这些部分通过交互作用产生的灵性。只要记住它们是互相联结的,就会使自己受益。

因此,当某件事发生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有关那八个圆环的问题。比如,我有多么爱我自己,爱我的生命力量?我是如何吃饭、思考和感受的?我的身体在做些什么?我是怎样与其他人进行互动、交流的?

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表现。如果我们正在忽视、否认或拒绝任何一个圆环,那就表明我们很可能正在经受某种压力。这是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我们可以借此理解所有这些圆环之间的关系,重新看待自我、寻找自我、调整自我。

下面是探索自我冰山的问句,供大家参考。

一、行为(行动、故事内容)

1.发生了什么?

2.多说一点儿!

二、应对(沟通)

1.怎么应对这个状况?

2.我发现你这样应对……

三、感受

1.你现在感觉如何?

2.你对于……有什么感觉(感受)?

3.你怎样表达你的感觉(感受)?

4.你怎样处理你的感觉(感受)?

四、感受的感受

1.你是否接纳自己这样的感受?

2.对于这个感受,你觉得……

3.所以,长期以来,你用……方式对待自己……

4.你如何评价你的感受?

五、观点(信念、主观认识、立场、假设、认知)

1.在这件事情上,你觉得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3.你想到什么?

六、期待(对自己的期待、对他人的期待、他人对自己的期待、未被满足的期待)

1.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期望?什么期待?

2.关于自己或对方的……你有什么期待?

3.别人对你的期待是……

七、渴望(被爱、被接纳、有意义的等)

1.你发现自己有什么深层的渴望吗?

2.谈到这里,我发现你渴望……是这样吗?

八、自我(生命力、精神、灵性、核心)

1.你的生命力如何帮助你……

2.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如何帮助你面对……

在超越原生家庭、活出自我的过程中,在需要与家人互动时,你可以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自问自答,试着梳理自己的想法,探索自己有关这件事情的内在经历。或在想起小时候的某件事,觉得委屈、不满、很受伤时,你也可以运用这些问句探索自己的内在冰山。当你能熟练地用这种方式探索自己的内在冰山后,你也可以试着探索对方的冰山。这样做不但可以让你理解自己,也可以让你理解对方。

例如,上文提到,有一次我背着妹妹去同学家玩,出门时妈妈说:“把妹妹背好,别让她摔了。”那时,我心里想,“如果妹妹摔了,那说明我自己也摔了,为什么妈妈没有关心我?”虽然心里有这样的嘀咕,但我还是按原计划,背着妹妹去同学家玩。在这件事情上,我整理了自己的内在冰山,同时也试着站在妈妈的角度,整理妈妈的内在冰山(见表0-6)。

表0-6 我与妈妈的冰山层次

这是一件过去发生的事情,我只能通过猜测梳理妈妈的冰山,梳理完之后,我发现妈妈之所以叮咛我不要把妹妹摔了,只是因为担心,并不像我小时候认为的那样——妈妈不关心我。这么一来,我心中的结就解开了,心结解开了,与妈妈的联结自然更深了。

了解了内在冰山的系统后,我们可以再来观察这本书与冰山系统的关联,以便大家练习时,心中有一幅冰山系统的图形作为对照,更好地理解我们与内在的关系。 4Lms73lpU3vz5loOwrmmRhDHMTl3x7Gt4d35BW5Sa4lhjXE9P3wi0pmaJtI1Y4K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