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闭嘴,去计算!”

值得提醒读者注意的是,我彼时所熟悉的量子论形式系统是在距离当时不到40年前被发现的。我将在后续的其他章节中,再回到量子物理学诞生之初的爱因斯坦、玻尔和其他物理学巨匠之间的辩论。对该形式系统的诠释,以及试图将令人困惑的量子思想与经典物理的世界观联系起来的尝试,起初是物理学家思考的一个主要方面。但很快,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物理学界几乎全都在致力于利用该形式系统来理解微观世界和光的特性。量子力学诠释的问题被认为是徒劳无益的,从而退居后台。这种态度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被这种实用主义方法的成功所证明,因为它迅速揭示了原子、原子核和凝聚态物质的奥秘。它还阐明了电子和光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性质,从而促成了强大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的诞生。我在巴黎高师求学的那几年以及紧随其后的几年间,这种务实的态度和方法促成了场论与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的形成,后者至今依然是最成功的自然物理理论。当时占据主导的实践是直接使用量子理论而不对其诠释提出过多的哲学问题。而对于那些继续提出问题的人——其中最著名的有其时在美国的爱因斯坦和在法国的路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有一句著名的口号:“闭嘴,去计算!”

克洛德·科恩-塔诺季虽然很崇敬爱因斯坦,但他基本上还是坚持了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虽然他没有回避对理论的解释所带来的问题,不过这部分内容是一带而过的,他用了大部分的讲课时间将他的学生培训成为量子世界的优秀计算者。在我看来,他的观点是,发现自然界服从看似奇怪的规律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为此感到惊讶,但是,在用更多、更精确的实验结果来验证该理论,从而确认该理论的所有后果之前,对它提出异议并从别处寻求答案是没有必要的。

到了1980年代,也就是大约20年之后,人们对量子力学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关于理论诠释的问题重新回到前台,然而也并不影响实用主义的实践,后者一直持续证明着自己的效用。人们之所以又回到了这些诠释问题,原因在于量子物理学的那些奇怪的方面,那些对于我们作为宏观物体的经典物理世界的观察者来说最反常的方面,现在可以在人们操纵原子、分子或禁锢的光子的实验中引人注目地表现出来。

量子的奇异性,长期以来被隐藏在由大量粒子组成的物体之中,现在终于“跃入”了我们的视野之中。我将在后文中更多讨论这一量子物理学中关于诠释问题的“复兴”。但是,我很庆幸在DEA的课程中,跟着克洛德·科恩-塔诺季学习了这门物理学,而且没有花太多时间来思考关于诠释的问题。我知道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在教授量子物理学的时候,将诠释问题着重强调,先介绍给青年学生,但我不确定这种方法是否是最好的。我想,在试图解决可能永远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之前,先从“闭嘴,去计算”开始,无疑更有效,因为我们的大脑被达尔文的进化论所支配,能够直观地理解的是宏观物体的世界,而不是原子或光子所在的量子世界。 TxorF61X9lPXfNBUSOPlUN33SNTobTwPuDnfjdzLIy7Naz9/MgDUUq5f7ytEFZ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