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及鲜明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当前,在全球进入现代化的国家中,人口总量最大的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分别为3.33亿、1.25亿,而全球20多个现代化国家的总人口才10亿左右。中国有14亿多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8%。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来看,还没有哪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人口规模超过中国。

超大规模的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光是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还有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问题,哪一项解决起来都不容易,哪一项涉及的人群都是天文数字。 我国是一个有着960多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14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南北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国情十分复杂,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前所未有。以中国的体量,再大的成就除以14亿多人口都会变得很小,再小的问题乘以14亿多人口都会变得很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世界上没有外部力量、现成模式和成熟经验可依赖、遵循和借鉴的情况下,我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非凡成就。我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2%;形成超4亿人口的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即年收入在10万~50万元的群体);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3亿人口。

超大规模的人口基数这一具体现实,决定我国现代化的实现要保持“历史耐心”。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首先要考虑人口基数问题。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两个十五年” 清晰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对共同富裕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认识。第一,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富裕;第二,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或整齐划一的同步富裕,而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第三,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上的充裕,还是在“五位一体”上的全面跃升,既包括物质富裕,又涵盖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是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富裕;第四,共同富裕不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一大二公”和平均主义;第五,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济贫的共同富裕,也不是改变“两个毫不动摇”,通过侵蚀民营资本,或者产权侵犯而实现的共同富裕,而是依然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第六,共同富裕不是抛弃效率、只谈公平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石的共同富裕,是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是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共享的辩证统一;第七,共同富裕不是停留在物质财富结果上的公平,而是更多关注机会和过程上的公平,更多在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第八,共同富裕不是不计成本和无条件的共同富裕,而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第九,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共同富裕,而是要坚持循序渐进,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持续推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一个区域接续一个区域达到共同富裕,应当分阶段采取目标,分区域设定方案;第十,共同富裕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不能靠政府大包大揽,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使市场、政府、道德与社会体系都成为共同富裕推进的有效体系。

共同富裕是党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带领人民顺利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党的初心,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不仅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纲领,同时也根源于基本制度安排。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党要建立更广泛的政治支持,就必须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当前全世界面临的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难题;就必须在中美博弈中,通过解决西方社会的收入分配难题来不断彰显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通过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充分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浙江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的实践充分践行了“人民至上”的理念,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浙江示范。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021年6月,我国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在实践中,浙江各地积极行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10件民生实事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台州以股份制兴办文旅项目,带动村镇民众参与;黄岩等地探索“共富工坊”,在城乡之间连起信息网、建成产业链;等等。正因为共同富裕深得民心,人民群众才积极参与其中,不遗余力献计献策,涌现出各行各业的“共富带头人”。这些生动事例,既说明共同富裕真正惠及百姓、造福人民,也充分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 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到2025年,浙江要实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至1.5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以内;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群体比例达80%,20万元至60万元群体比例力争达45%;等等。共同富裕,从“浙”里探路,正在走向全国。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这一发展目标内在地规定着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只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得到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更加富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才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现代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关注物的全面丰富的同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人民物质富足的同时,还注重促进人的精神富有。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不断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而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面临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实战状态下的压力测试”时,我们仅用了10多天就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19个省(区、市)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数月之间,口罩日产能就从1 000万只提高到5亿只;在疫情威胁下,群众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工作有条不紊。同样在2020年,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之所以能够一边战“疫”,一边战“贫”,完成奇迹一跃,正是基于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人不仅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必然趋势。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只有首先满足了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才能进一步从事艺术、文化等精神活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辩证统一的。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西方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出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原因,见物不见人,重物质而轻精神,随之而来的是物欲横流和私欲膨胀、信仰缺失和精神贫乏、生活颓废和道德沦丧,社会上充斥着吸毒贩毒、卖淫嫖娼、枪支暴力、种族歧视、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美国非营利组织“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的大规模枪击事件数量显著增长,2022年枪支暴力致死43 341人,致伤37 763人,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636起,平均每天约发生两起。美国涉枪凶杀率世界第一。一份调查显示,2020年美国有5 930万12岁以上的人滥用毒品,其中4 960万人吸食大麻。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在遵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辩证统一和共同发展的历史规律前提下,在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实践发展证明,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必备条件。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牺牲资源、破坏环境的现代化。西方国家为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曾对自然资源肆意掠夺,对生态环境恶性破坏,采取杀鸡取卵、寅吃卯粮和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造成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我国人均能源资源禀赋严重不足,加快发展面临更多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这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的发展之道。我国的现代化,必将是立足基本国情,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经过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理念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绿色,是美丽中国最鲜明的底色;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自2005年8月15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至2023年首个全国生态日,18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绘就了美丽中国新画卷。例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富春山居图》诞生地富阳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在“颜值”与产值两方面实现提升。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应有之义。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2016年以来,我国已经陆续实施了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按照计划,2021—2025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不少于500亿元资金,支持实施至少25个新的山水工程。过去10年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累计完成治理修复面积530多万公顷,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物质基础的获得离不开生态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将致力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

中华民族向来热爱和平,注重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文明的基因。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列强侵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侵略者深恶痛绝,对受难者感同身受,深知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调整大国关系,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继续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促进世界发展方面,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大多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伴随着对外殖民掠夺和侵略扩张。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2019年6月的一次演讲中提到,美国在建国以来240多年的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仗,堪称“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援引美国传统基金会防务项目高级研究员达科塔·伍德的话说,美国平均每15年就卷入一场战争。 我们坚决反对走国强必霸、战争掠夺的老路,强调推进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中国积极组建多边金融机构,倡导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帮助众多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中国积极推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实施,已与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主要贸易伙伴关系。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同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以和平发展的方式超越了西方扩张掠夺的发展方式。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以互惠互利超越了零和博弈的丛林法则。中国式现代化以平等共存超越了国强必霸的传统逻辑。 OouNnq4KURVjnykCS+5Mn2mMWAl0PFoJMJiwK6S/ZIPUxtVh5PqrM9/3MviqOS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